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虽然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在行政法规中归于"准金融机构",但在刑法上应属于"其他金融机构"之范畴。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的行为,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构成贷款诈骗罪;如果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构成骗取贷款罪;如果以转贷牟利为目的,转贷他人,则构成高利转贷罪。由此引申,在判定小额贷款公司"其他金融机构"的刑法性质之后,刑法有关对金融机构保护的法条规定也可适用于小额贷款公司,由此构筑起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行为的刑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潘潇 《法制与社会》2013,(20):235-236
本文在分析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现实问题以及给予其金融机构身份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相关立法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案例启示:小额贷款公司能否被认定为刑法上的"金融机构",骗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是否构成骗取贷款罪。在具体适用骗取贷款罪时,需要结合金融机构的具体特征、骗取贷款罪设立的立法背景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4.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权构成为“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久、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扮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村镇银行的最大股东或者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且该银行的持股比例不得少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除主发起银行外,其他单个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倒不能超过10%.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不同的股权构成决定其不同的经营方式.股权结构决定其不同的治理结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过程中需充分吸收两种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4日,国家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该意见的指导下,重庆、浙江、云南相继出台本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陆续建立。作为一个与银行不同也与一般公司有较大区别的公司法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困惑。本文从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身份、现状角度出发,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与制度。  相似文献   

6.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一种,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支持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本身存在的一些体制上和运行上的缺陷将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将总结这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供决策参考及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丽爽 《法制与社会》2011,(16):107-108
随着第一批7家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成功运作,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之后,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但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本身的性质,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规定等原因,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内涵分析其法律困境,提出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若干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目次一、涉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纠纷特点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产生原因解读三、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防范的建议四、结语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非正式金融组织,其成立的正当性依据最早可追溯于2008年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部不具有法律性质的政策性文件正式开启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自此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各地声势浩大地发展起来。据央行公布  相似文献   

9.
浅议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国中小企业资金荒的大爆发、对民间信贷正规化的长久呼吁、一纸试点指导意见……诸多因素将小额贷款公司推向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风口浪尖。本文立足时代背景,对小额贷款公司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客观审视隐忧及小额贷款公司成长的复杂环境,愿能够以所思所想为它的未来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浅见。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兴的信贷机构,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基于法律制度的研究视角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定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的问题;在运营方面,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缺乏,贷款利率限制严格,缺乏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在改制与破产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较为困难,而其破产制度应提高标准,保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市场退出监管的制度建设尚处于探索初期,在实践运行中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因此,在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背景下,对比总结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与资金互助社在经营管理和支农方式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差别化的市场退出监管制度设计,无疑对回应新世纪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实践、完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远 《财经法学》2020,(2):43-53
在日本设置监查委员会等三类委员会的公司中,监查委员会和会计监查人为公司财务监督的最终把门人。日本立法者虽然给予了这两大监督机构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东芝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却反映出这两大机构背后的许多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证券法》对公司财务监督的有关修改难以解决民营上市企业的财务造假问题。在我国,作为民营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督把门人的审计委员会和日本的监查委员会一样,有着交叉任职和缺乏专业性的问题,这使得聘任财会专业的专职审计委员显得有所必要。同时,类似于日本的情形,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的强制轮换制度缺失和时间压力是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外部财务监督把门人时所面临的问题,对此可采取的改革措施有赋予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事务所的选解任权和报酬决定权、限制每年年初前4个月签字会计师审计的公司数量等。  相似文献   

13.
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为中国船舶融资租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一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扩大了航运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的机遇;二是中国政府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金融租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可见,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潜在需求为船舶融资租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但与此同时,也应清楚认识船舶融资租赁中的种种风险。首先简单介绍船舶融资租赁的概念,通过一个图标详细列举船舶融资租赁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其次对船舶融资租赁中的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险逐一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上述风险的具体对策,并对中国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当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融资问题。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不仅有金融体系的缺欠问题,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的诚信问题,更有法律法规政策等大环境的因素。因此,解决吉林省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金融机构、民营企业都应积极创新融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律师在解决吉林省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连和 《金陵法律评论》2005,22(4):40-45,62
当前中国融资实践中存在着"三大反悖"现象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多头困境".其根源不是民营中小企业固有的内生缺陷,也不是国有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上的"规模偏好"和"所有者歧视",而是融资制度过剩与融资制度短缺并存的双重"制度性壁垒".解决的途径是创新一个"政府强制推动"与"市场诱致深化"相结合的制度性金融安排,即包括内生性民营融资制度在内的多元化市场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ools that are us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legal requirements with regard to anti-money laundering (AML) and combating the financing of terrorism (CFT). The fight against money laundering and terrorist financing is a two-stage procedure, where state authorities outsource a major part of their task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private entities. The bulk of the task falls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ich have to monitor the transactions of their customers pursuant to international, European and national laws as well as internal policies. To comply with the legal requirements, they use sophisticated surveillance software and collect large amounts of personal data. The European Union introduced two Proposals (COM(2013) 45 final and COM(2013) 44 final) to update the European Union's AML/CFT regime. Even though the Proposals have not yet become legal acts, it is quite obvious that new tools to suppor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ill emerge. The amendments foreseen by the Proposals as well as already existing tools, which will remain relevant, shall be examined and privacy consideration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融资难日益成为困扰其发展的瓶颈.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不足所致,又有金融机构运营机制和政府职能缺失的原因.要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转变融资理念,创新融资方式;加强立法和执法,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搞活金融市场,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空间;加快中小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建立融资补偿机制,完善各种优惠政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弥补自身融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李裕琢 《行政与法》2013,(11):122-126
融资难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而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应从完善融资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小型融资机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实施差异化金融监管、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等方面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蒋大兴 《现代法学》2013,35(1):71-84
在中国目前法律实践中,有限公司如欲成为上市公司或行使公开融资的权利,需先透过"公司改制"环节,成为股份公司,再以股份公司身份申请公开发行。显然,目前公开融资的权利是根据企业组织形态来进行配置的。可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很少仔细去思考——企业公开融资的权利到底应当如何配置?在中国,有限公司占据公司数量的绝对多数,目前盛行的"先改制,后发行上市"的法律安排,存在诸如"引发上市包装"、"导致纠纷隐藏"、"引发PE腐败"、"不当增加企业融资成本"等弊端。"改制上市"并未有效地改观公司治理,反而无谓地增加了企业融资困扰,影响了企业的公平发展权。无论是从资金融出方还是融入方观察,公司组织形态都不是配置融资权利的核心要素,融资权利的配置应当交给投资者,主要根据是否有"合适的项目"去判断。现行的企业改制发行方案,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企业真实状况,极易推动形成"融资骗局"。因此,应当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相关规定,摒弃改制上市的习规,让有限公司乃至合伙企业等各种企业组织形式可以直接公开发行上市,在公开发行成功之后,直接变更/转换为股份公司。根据"好项目",而非"好的公司组织形态"配置融资权利,可以节省企业融资成本,加快融资过程,公平地实现"企业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a sample of 972 listed companies on the Shanghai Stock Exchange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in China in 2003. Various theories, namely, the trade-off, pecking order and agency theories, are deployed to explain and predict the signs and significance of each factor identified by Ragan and Zingales (1995) and Booth et al. (2001). Furthermore, we include 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s, including state agency shareholdings, state-owned shareholdings and privately owned shareholdings,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variable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structure on the debt financing behaviours. As well documented, we find that profitability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capital structure at a high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size and risk of the firm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debt ratio – but only in term of market value measures of capital structure. The years of the companies being listed on stock market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capital structure, indicating the access of the firms to debt finance is more easily judged by book value. Tax is not a factor in influencing debt ratio. Ownership structur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apital structure. The firms with higher 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s tend to avoid using debt financing, a behaviour that can be explained by entrenchment effects. A further classific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reveals tha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of institutional shareholding, the state institutions, including state agency and state-owned institutions, were more averse to debt financing, particularly for state-owned institutions. There is no strong evidence indicating debt-averse behaviour by domestic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