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今年38岁的陈法庆是位有二级听力残疾的农民.他关心环保等公益事业超过了关心自己的钱袋.他在持续不断地与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成为一名不是执法者的公益执法者。  相似文献   

2.
寻访宋学义     
1951年10月下旬的一天,县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在转业、复退军人中查找一下沁阳是否有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我接受任务后,一方面布置在全县各乡镇挨村排查,一方面亲自在县直机关访查,经过一段紧张工作,终于在残疾军人名册中发现了宋学义的名字。 宋学义家住北孔村,此村离县城十多里。我和另一位同志经过1个小时的徒步跋涉,来到北孔村。 一位农民听说我们是来找宋学义的,说:“宋学义是我们村的农会主席,我领你们去!”他一边走一边说:“宋学义回来这几年,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谁家有了困难,他都主动登门帮助解决。他的残疾金,大部都救济了困难户,弄得他家的生活比全村最困难的人家还紧张。要说他是一般的残疾军人,哪来那么好的高贵品质?”这位农民的一番谈话,曾使  相似文献   

3.
冯成 《当代贵州》2006,(9):24-25
一个自身残疾需要别人照顾和帮助的人,却义无反顾地到贫困山区开展“支医、支教”的志愿者;一个大胆上书省委书记,呼吁关注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一个被中国教育电视台邀请专访而感动全中国的志愿者;一个考取全县教师第一名,本可以进城工作却执意留在偏僻的山乡支教的志愿者;一个被老百姓誉为“苗族群众的贴心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的志愿者。他,就是西部计划残疾志愿者——谌永业。  相似文献   

4.
他自幼双腿残疾,身高不足60厘米,是个用手走路的“两尺汉子”。 他是偏僻山乡的名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新社等众多媒体都报道过他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昆明市,张正祥一次次投书举报破坏西山、滇池环保的违法行为。随着重重黑幕被揭开,打击报复接踵而至:两任妻子因遭到恐吓离他而去,儿子被人逼疯,他本人断了右腿,瞎了右眼,重度残疾……  相似文献   

6.
他的首创惠及亿万农民,得到伟大领袖的赞赏和批示,《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 他只读过3年私塾,却由一名农民“赤脚医生”破格提拔为省卫生厅副厅长; 他当了几个月厅长便辞官还乡当农民,作为平民百姓又当面进言省委书记;他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几度出国访问,连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被新华社记者誉为“中国合作医疗之父”的——覃祥官。  相似文献   

7.
刘辉 《当代党员》2006,(4):46-47
去年夏天,由市妇联、市教委等9单位联合主办的重庆市首届“十佳好家长”评选揭晓。来自梁平县文化镇合家村四组的农民唐刚明捧得了闪闪发光的奖状。他很欣慰,感到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残疾儿子袁洪相(唐刚明由袁家过继到唐家,故姓唐,儿子继承他本来的姓)从自卑走向了自信,登上了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冠军领奖台。  相似文献   

8.
他,虽名不见经传,但他的事迹却感动了山里山外许许多多的人。他“,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黄文明,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用至诚的爱心诠释了“奉献”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采由山西省侯马市的农民.王跟命能在北京一个“国”字头的协会里当个贸易委员会的主任。已经算是“高级农民”了。可是他并不知足,还想给自己扣上一顶“厅级”官帽。弄个高级别的领导干部当当,还要泡上几个名模佳丽当情人。却最终被模特们“拖”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10.
杨平 《廉政瞭望》2010,(11):50-51
在云南昆明市,张正祥一次次投书举.报破坏西山、滇池环保的违法行为。随着重重黑幕被揭开,打击报复接踵而至:两任妻子因遭到恐吓离他而去,儿子被人逼疯,他本人断了右腿,瞎了右眼,重度残疾……  相似文献   

11.
“咱老百姓的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李克才从不爱在办公室“坐以论道”,他总爱往乡下跑,往农村跑,往农民家里跑。他本身就是工农干部,在很多人眼里往往不像个“官”,倒更像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夏天,李克才戴个草帽;冬天,他又戴个皮帽子。推门进屋,他从缸里舀一瓢...  相似文献   

12.
1918年10月,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从湖南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没有听说他办过什么“暂住证”之类的东西。今天,一个湖南韶山的农民,到北京谋生,他的当务之急就是把暂住证办下来。因为……  相似文献   

13.
人不可貌相     
《党课》2010,(2):91-91
清代的一次科考中,来自江西萍乡的刘凤诰考取了殿试第三名。看到他是个独眼的残疾人,皇帝就有些犹豫了,于是就出了一个上联让他作答。皇帝出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既不客气地指出了刘凤诰的残疾,又写出了自己不打算让他中榜的心思。  相似文献   

14.
周兴荣的身份很简单,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裤腿上一辈子也甩不脱泥巴”的农民。周兴荣的身份又不简单,他是全国先进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省九、十届人大代表。今年64岁的他,当了22年的村支书。他带领村民改天换地,将一个极为贫  相似文献   

15.
在长白山脚下的安图县小沙河乡,有一位极其平凡朴实、但在农民中有口皆碑的乡镇机关干部,农民朋友称他是俺们的贴心人,乡领导则说他是本乡的一笔“财富”。他,就是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省优秀共产党员李洪洲。 李洪洲是“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起就投身于粮豆品种的改良试验,曾担任过全县第一个村级农科站的站长。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他又独自  相似文献   

16.
赤子的追求     
黎震中是一位残疾老人,然而,谁又知道这位平易近人的残疾老人,会在数十年饱经政治磨难后仍矢志不移地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直到去年“七·一”党的生日这天终于实现夙愿。他的举动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还是在学生时代,身居南京城的黎震中便被人民  相似文献   

17.
黄禹康 《党建》2009,(3):58-59
“你们一年给我写两封信,反映一下乡里的情况” 195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刘少奇交代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位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  相似文献   

18.
约见家乡农民代表成敬常,刘少奇说:“你反映的情况很好,每年负责向我写一二封信。” 1953年7月,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少奇侄孙刘正山回乡度暑假。离京前,刘少奇交代刘正山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个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里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刘正山回乡后,  相似文献   

19.
“你们一年给我写两封信,反映一下乡里的情况”1953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刘正山(刘少奇大哥的孙子)回乡度暑假,离京前,刘少奇交代他一项任务,回乡后为他找几位农民“秘书”,经常向他反映农村的情况,,刘少奇希望他的农民“秘书”是真正的翻身农民,种田的行家里手,又敢于讲真话的老农。  相似文献   

20.
在白银区一提起魏公河的名字, 没有几个农民不知道。长年在户外工作,强烈的紫外线将他的脸照成了酱紫色,单薄的身材、朴素的衣着,使貌不惊人的他走在街上显得有些“不起眼”。但就是他,给白银区7万农民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