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尚处于一个较薄弱阶段,法律缺乏详细规定,仅有的少数几个涉及到证据的条款分散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因而实际工作中不得不照抄比较完善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复议作为区别于行政诉讼的救济和监督体制效能的发挥,也不利于整个行政程序法证据制度的建设,亟待明确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用以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行政复议同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两者如何衔接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作为解决行政争议和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既有许多相同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二者在互动发展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中的诸多原因,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制度脱节严重,影响了相对人的权益保护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从制度设计与实践操作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脱节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4.
证据交换制度在行政诉讼中具有特有的功能,合理的证据交换制度能有效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虽然我国司法解释已涉及行政诉讼证据交换的规定,但规定得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有必要对行政诉讼证据交换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军事行政救济制度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国家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军事行政管理手段、保护军事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依法治军的需要来看 ,建立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十分必要。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基本内容包括军事行政复议、军事行政诉讼、军事行政赔偿三大部分。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整体上适应国家有关救济制度的法律规范 ,同时必须根据国家军事机关的特点 ,对军事行政救济制度中的军事行政复议、军事行政诉讼、军事行政赔偿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国家当前面临着各种必须及时依法解决的社会矛盾。本文提出了以建立科学、有人权关怀、切实可行的法律政策为目标,修改现行法律和政策,制定化解社会矛盾亟需的法律和政策并使之成为体系;修改法律强化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制度解决社会矛盾的功能;政府机构作出影响被管理者权利的行政决定前实行“听证”制度;在中央和省级设立“委员会”审查现行法律法规提出修改方案;设立国家信访复议局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将近期内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数量和升幅作为行政和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7.
王时霞 《工会论坛》2009,15(1):131-13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现代行政救济的两项重要制度,两者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在二者的关系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了五种衔接方式。现行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我们应该立足国情,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衔接方面的立法,以实现公民权利的有效救济。  相似文献   

8.
行政复议制度既是一项快捷、及时的救济制度,亦是一项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刑事诉讼中也有类似的刑事复议制度,但是存在很多缺陷,应模仿行政复议制度尽快加以完善。当然与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前置程序的特点相比,刑事复议是在刑事诉讼中进行的,有很多不同之处,其完善也应符合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认证是对证据能力和证明效力的审查判断,在证据规则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现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对行政诉讼认证问题只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行政诉讼认证制度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六项证据认证规则的确立,完善了我国行政诉讼认证制度,必将对行政审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救济的两种主要途径,二者理应取长补短,良性互动。然而,由于立法理念、立法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未能各自发挥真正的救济作用,而且两制度也未有效衔接起来。本文从比较的视角出发,主要从制度层面探讨二者衔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诉讼纠纷日益增多,但是目前的行政法律理论和行政法律制度都已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关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但是都不足以解释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中的事实关系.而现有法律规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不能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这也给实践中妥善解决高校教育诉讼带来了障碍.目前虽有部分司法案件对这种制度缺陷有所突破,但是还需要通过立法的手段为其确立明确的依据,以此完善高校管理制度,并使学生能够通过行政诉讼的手段维护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行政法治背景下,行政诉讼证据补充规则存在立法零乱和理论研究分散的问题,具有完善的必要性。补证规则应当对诉讼中的各类主体进行分类剖析,将公正、公开、公平的程序正义理念一以贯之,在“先取证、后裁决”的程序规则下细化各类诉讼主体的补证权,从而实现各方补证关系的和谐配置。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一直是困扰行政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错误地把行政主体资格作为认定行政诉讼被告的条件。事实上,从便于诉讼的角度出发,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完全可以简单化。值此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参照世界各国行政诉讼的被告资格制度,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范式,对于正确发挥行政诉讼的应有功效,理顺行政组织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公益诉讼已成为当前我国法学界的一个热点论域。行政公益诉讼概念有四个方面的涵义。我国的社会实践呼唤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 ,同时 ,我们也已具备了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条件。本文从受案范围、受案标准、举证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构筑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缺陷及其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主体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的,其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和行政主体的多元化,行政主体范围过窄、不利于相对人诉讼等理论弊端不断显现,已经明显落后甚至阻碍了司法实践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重构行政主体理论,弥补其缺陷,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和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6.
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不仅缺乏独立性,也未顾及行政诉讼的专业性要求;建立行政法院, 改革行政审判体制既可弥补行政诉讼专业性的不足,也有利于提升行政审判机关的独立地位;这同时构 成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司法机关整体实现独立的必要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究其原因,既有行政诉讼法本身的不完善,也有传统法律文化观念上的障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行政审判体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1条的规定存在诸多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在分析被告改变原行政行为利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9.
学界曾围绕我国能否实行或确立行政判例制度展开过不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我国究竟适合建立怎样的行政判例制度。我国行政诉讼中建立行政判例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但需明确该制度在行政诉讼中的性质、创制主体及效力上的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行政诉讼功能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通过对<中国法律年鉴>1989年至2004年行政审判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我国行政诉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行政与救济权利的功能,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监督行政的功能.行政诉讼的实有功能、设计功能与应有功能出现偏差.修改我国行政诉讼法应正确认识行政诉讼的功能,合理定位立法目的,选择与行政诉讼性质和立法目的相匹配的制度,使行政诉讼发挥立法者所预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