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未建成,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国家法律体系正在加快推进,其中有必要制定《反腐败法》作为反腐败法律体系内的"基本法"。制定《反腐败法》是制度反腐的现实需求,有利于零散反腐败文件的系统化、法律化,保持惩治腐败、预防腐败以及反腐败国际合作上的长效和稳定。《反腐败法》的核心价值表现为权力监督,这是腐败犯罪源头治理的必然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反腐败基本原则、反腐败专门机构、预防利益冲突、行政公开、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举报人保护等。在反腐败具体法尚付阙如的情况下,《反腐败法》的作用路径表现为:确立反腐败评价要素及标准等共性因素;直接确立一些反腐制度;通过顶层法律设置为具体法的制定施加压力与激励,为具体法的修定提供基本要求或框架。因此,反腐败法制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更应当制定一部《反腐败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法治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完善军事法治反腐败的建设体系.目前,军队反腐败已经成为我国一项艰巨而又长久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军队反腐败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坚持我国依法治国的原则、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机制建设、提高反腐败的工作效率.而其中的重要一项工作就是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反腐败刑事法治,实现反腐败斗争与刑事法制建设的良性互动,从而将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的发展阶段.同时还要保证反腐败斗争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以及政治效果.军事法治反腐败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事关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以及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军事法治反腐败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本文主要从当前我国的军事法治建设入手,简要阐明了军事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在分析我国军事法治对军队反腐败问题的意义和军事法治反腐败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军事法治反腐败的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军事法治反腐败的建设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国际反腐败法律制度表现出立法的综合化、机构设置的专门化、职权的广泛化和国际合作的多样化等显著特征。而我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与国际反腐败司法制度尚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对我国反腐败刑事司法制度进行改革。应采取全方位综合性立法的思路,制订反腐败法或修订刑事诉讼法,加强反腐败专门机构建设,提高反贪污贿赂局的法律地位,建立专门审判机构,赋予反腐败机构具有秘密侦查权等更广泛的职能,并参与国际追赃机制,扩大反腐败国际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新时期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面临的形势,以廉洁指数较高的国家为例,从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教育预防、制度保障以及舆论监督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反腐败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即以吸收廉洁指数较高国家的公众参与反腐败的长处来弥补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的不足,进而促进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腐败问题也呈跨国化、国际化趋势,反腐败需要国家之间和国际的合作。目前,随着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日渐增多,反腐败国际合作任务越来越重,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新课题。一、搞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机构体系建设和运行制度建设。目前,国家层面上建立了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实施机制、防止违纪违法国  相似文献   

6.
中欧反腐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欧共同面临着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都建立了相对健全的反腐败法律体系和反腐败工作机构。但是,二者在反腐败斗争的主导力量、斗争方式、配套制度、媒体的作用和地位、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当前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法治研究》2016,(3):88-94
制定严密统一的国家反腐败法,是实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的必要条件。当前,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有利于提高反腐败法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强化反腐败的国家顶层设计,树立清晰的反腐败目标,彰显鲜明的国家反腐败决心,进一步震慑潜在腐败分子。推进反腐败立法亟需破解一些现实难题。当前有必要进行前期制度梳理,完善反腐败“制度清单”。科学的反腐败立法应当涵括健全完善的公务员管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的财产申报制度;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政务公开相关制度;财政预算公开透明相关制度;金融监管系列制度。  相似文献   

8.
新规     
《法人》2004,(1):11-11
中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墨西哥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0日,正在墨西哥梅里达出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于2003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书,确立了被转移他国的腐败资产返还的原则,为国际反腐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
论市场经济发展中反腐败机制的完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发展中,反腐败机制性障碍,严重影响着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效果。当前,反腐败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社会心理的某些错位;二是政府权威失落;三是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四是反腐败专门机构之间的不协调;五是惩治机制的弱化;六是预防制度不完善。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反腐败态势,消除反腐败机制性障碍,完善反腐败机制,以保证反腐败斗争健康、有序、依法地深入开展,应吸收现代监督、控制、管理手段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加以运用。当前的主要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反腐败体制保障功能;二是健全反腐败法制体系;三是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四是完善反腐败司法机制;五是建立和完善反腐败伦理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加强国际反腐败司法协作以遏制腐败,成为各国反腐败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全球性的反腐败法律文件应运而生.在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中,负责反腐败侦查、起诉的主要机构是检察机关.为配合检察机关行使反腐败职责,使其更为高效有力地与腐败犯罪作斗争,我们应当按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和精神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进行适度调整与适时修改,健全与完善检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对腐败案件采取特殊的侦查手段,建立对污点证人的保证机制,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惩治腐败犯罪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监察》2009,(4):44-44
新华网友在谈到2009年反腐败工作时纷纷表示,中央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新的反腐败举措,鼓舞了大家对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信心。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召开,是党中央和中央纪委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和刑事法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从反腐败的现实需要看,我国反腐败刑事法治建设仍存在诸多缺陷,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反腐败刑事法治建设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反腐败刑事政策日趋科学,更加注重对腐败犯罪的事前预防,更加注重反腐败政策的法律化;第二,反腐败刑事立法日益健全,罪名体系较为完备,刑罚设置较为科学;第三,反腐败刑事司法  相似文献   

13.
陈洁 《法制与社会》2012,(32):145-146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反腐败立法,我国反腐败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现行法律法规的立法层次偏低,没有统一的反腐败专项法律、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不强、权限过于分散、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等问题,对此,文章就如何完善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4,21(2):21-24
2003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反腐败趋势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刑事法应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5.
阳平 《中国监察》2014,(1):63-64
正十八大以来,外媒持续关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反腐败行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其中的反腐败议题更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外界普遍认为,十八大以后中国反腐败力度大、范围广,反腐败理念在转变,采取的一系列反腐败举措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中国开始进入  相似文献   

16.
反腐败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对反腐败斗争的每一个举措,每一个胜利,人们都十分关注,并且深受鼓舞。然而,当前也有一些人对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这些模糊认识如果不能及时和正确解决,将会影响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一曰“反腐败有何难,只要一招就灵。”一些人认为我们党制定的反腐败方针政策不够狠,认为只要声势浩大,雷厉风行抓一批,杀一批,即可“杀一儆百”,一招见效,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措施。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反腐败工作已从注重治标,进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  相似文献   

17.
陈结淼 《法学评论》2007,25(5):54-61
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打击跨国腐败犯罪的基本保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此,我国应完善反腐败的国内刑事法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双边立法和合作措施,建立与该公约相衔接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以满足我国反腐败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体制上,我国众多的反腐败机构分别隶属于党委、政府和司法系统,即纪委、行政监察和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等,固然这些反腐败机构均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但为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的新精神,也为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奠定基础,有必要从职能上整合已有的反腐败机构,并重构“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纪委监察机构”和“国家反腐败局”.未来的“国家反腐败委员会”是全国最高反腐败领导与决策机构,并负责对内的反腐败预防与对外联络工作.“纪委监察机构”继续按照党政系统相应设计,并逐步实行垂直领导,只办理违反党纪政纪案件.“国家反腐败局”是除公安部和国家安全部外的第三大犯罪侦查机构,集原纪委和检察机关的反贪反渎等办案机构于一体,专司反贪反渎侦查职能,独立按照司法程序办案,并实行垂直领导,充分发挥其以事立案和独立办案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认为,反腐败就是一阵风,来势虽然很猛,但总有停下来的一天,总有刮不到的地方,总有弱下去的时候,心里老是在想着这股风什么时候能过去,琢磨什么地方更"安全",期望反腐败斗争自然"降温"、"减压"。反腐"刮风论"反映一些人的惯性思维,体现了一些人的侥幸心理,任其蔓延,势必动摇人们对反腐败的信心,损害反腐败业已形成的良好氛围,干扰反腐败进程,危及反腐败前景,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和反击。反腐无句号,"刮风论"是对反腐败斗争性质的误判。反腐败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斗争。新一届党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坚持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入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反腐败思想,对于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建设、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时期必须坚持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