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中的双重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在发展过程中会发生双重转型.其一是内在规定的转型一方面在同一发展阶段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转型,另一方面会因升级换代而转型;其二是内在规定在外化时的转型.只有认识这种双重转型,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2.
做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芳 《前进》2006,(5):53-54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的转型必将产生许多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及人际关系等的深刻变化。一、思想转型时期的状况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的平等经济,任何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20年来也积累了某些不公平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突出矛盾。今天,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迫切要求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实现这一转变,决定着中国转型与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中国中长期的经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随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范式的转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3.0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确证中国道路认同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能够主动地面对它,给予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凸显社会主义的政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是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与此相对应,中国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是:快速发展的模式,有效转型的模式,大国崛起的模式,社会主义的模式。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中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相似文献   

6.
政治心理转型是社会政治总体结构转型的标志.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要求是,彻底肃清臣民意识的残余影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公民意识.为此,需要充分发挥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人民为本"的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列宁时期苏俄社会主义信念转型的历史考察 ,力图总结出社会信念转型期信念建设的一般规律。文章在分析后指出 ,社会主义信念转型是客观的规律 ;而信念的理论转型和实践转型 ,是社会主义信念转型的两个基础性前提 ;在前提具备条件下 ,积极有效的信念建设措施是巩固信念的手段选择 ,而“三个代表”思想也正是巩固社会主义建设信念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长治市正处在昂首迈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继承和弘扬太行精神作为践行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面旗帜,已经成为全市推动转型、实现跨越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
周峰 《岭南学刊》2014,(4):17-20
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 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 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随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范式的转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3.0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确证中国道路认同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能够主动地面对它,给予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10.
李向军 《前沿》2008,(11):36-38
斯大林关于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布尔什维克党内部论争中阐发和形成的。在论争中,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关于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设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作出的总体性把握,它不仅在苏联历史上指导苏联人民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充分展现了一幅巨大变迁的历史画卷 ,其变迁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本文通过揭示“制度”与“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基本面貌 ,并分析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因。制度变迁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革命低迷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自我拯救,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的实践所需,世界社会主义在2 0世纪初就开始了从宏大革命叙事到日常生活渗入的转向。这一转向,承接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自身理论的"自我修正"尤其是晚年的思想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新推进,但也因为远离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改造,缺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斗争传统而受到了诸多的批判。世界社会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后果,它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新分裂,也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裂;它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的相互融合,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它推动着无产阶级政党从"得天下"到"治天下"的大转型,推动着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转型,也推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的当代转型。但无论如何,世界社会主义的日常生活转向并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迫不得已但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前进方略。  相似文献   

13.
王天玺 《创造》2013,(8):6-10
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科学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方位转型.这样的转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的苦难中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邓小平说得好:"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我们的总任务,就是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初秋,在美丽的西子湖畔,G20杭州峰会缓缓拉开帷幕。G20杭州峰会是在世界经济发展关键期进行的一次全球性盛会,是G20发展转型道路上的标志性节点,也是近年来中国主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峰会。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不仅为二十国集团合作机制转型擘画了蓝图,而且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开出了一副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赢得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的一致赞同,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15.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也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社会阶层分化扩大,弱势群体的存在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极为重要。民事审判以调整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及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目的,理应  相似文献   

16.
2013年社会民主主义的国际性组织社会党国际发生分裂,以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为主导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进步联盟。进步联盟成立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党国际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和发展出现了众多问题,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民主主义第三次转型出现了危机。进步联盟以进步主义为价值目标,重拾传统基本价值,构建进步政治,追求进步的社会民主,以实现社会民主主义的再次转型。此次转型无论是在思想主张上还是在现实实践中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面临着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吕军超 《前沿》2013,(8):96-97
市场社会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逐渐兴起的一股社会主义思潮,其主要是探索一条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的道路,其充分论证了市场经济可以并且应当与社会主义结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怎样结合的诸多构想。因为市场社会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面临着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共同课题,这使得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许多有益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实验"。这是邓小平关于改革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改革的探索性和创造性,表明了改革的特性和要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进行的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路子的伟大实验;改革的实验特性决定改革会有风险,要求我们在改革中既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审慎从事、走一步看一步;实事求是,是指引改革这场"伟大的实验"不断取得胜利、直至最终获得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时期,这是我们党提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背景。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给我们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从而凸显分配不公;一些社会群体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应得到的补偿不对等;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问题错综复杂。为了适应主要由于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而引起的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了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益清楚地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新时期文学在这段特殊的时期因文学市场化的形成、文学创作本体的分化等内外动因而呈现出复杂的格局。作为主流文学的纯文学在社会转型期的中道衰落 ,与传统的或新锐的作家们的文学革新实验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