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谭     
瓦特是一个很特别的人,小的时候,看见水开对蒸汽把壶盖顶得一跳一跳的。居然想到要用来推火车!真搞不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想象力。所以说,瓦特先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要么就是有人在瞎掰。  相似文献   

2.
直言的荣辱     
李树泉 《法制博览》2008,(22):24-24
直言,就是勇于把真话说出来,开门见山,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因其不加雕琢,不以修饰,是一种自然的流露,合乎人的本性,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所以人们常把直言与镜子划等号。其实,直言又不同于镜子。原因很简单,镜子照表不照里,外表染上的污点谁都会立即擦去或洗掉;直言则不同,  相似文献   

3.
吉元 《法制博览》2010,(7):62-64
如今,对45岁以上的人来说,有一种现象是难以忘怀的。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毛主席语录》热。因为这本书的封面选用的是红色塑料皮,人们对它看得很重,视为宝贝,所以,大家又习惯地把它称为“红宝书”。  相似文献   

4.
灵魂十问     
一天,金先达(先达是朝鲜古代对考取功名人士的一种称呼)在赶路的途中——早上吃的饭可能不太好——突然闹起肚子来。情急之下,他一路小跑来到一所民居前,用力叩门。这时,屋里传来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是谁啊?”他急不可耐地回道:“在下路经此地,突然内急,所以想借用一下茅厕,多有打扰!”  相似文献   

5.
生死多少人     
孙硕夫 《法制博览》2009,(16):35-35
南京一妇女突然摔倒后,却揪住上前搀扶她的人大叫:“就是你把我绊倒的!”这起类似当年彭宇案的事件,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抱怨:见义勇为反遭恩将仇报,这让人以后怎么还敢做好人?对此,《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这其实是一种道德撒娇。真正有道德信仰和坚守道德原则的人,绝不会因为别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绝不会把“有人好心没好报”当成自己不做好人的借口。  相似文献   

6.
吃瘾     
孔明 《法制博览》2010,(20):60-60
人自娘怀坠地,“呱呱”半天,就是告诉娘亲:“我吃来了!”把奶头塞进嘴里,灵得很,不“呱呱”了。所以,人到世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不师自通。由吃奶而吃饭,活多久,吃多久,不能吃了,就该告别吃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7.
龚敏迪 《法制博览》2009,(21):32-32
秦晋两国间的相互嫁娶由来已久,所以称作“秦晋之好”。相比之下秦国的女子大概比较漂亮,所以王勃《采莲赋》说:“吴娃越艳,郑婉秦妍”。不过历史上说的“秦晋之好”,大多是政治婚姻,其中充满了阴谋和算计,未必见得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薛涌 《法制博览》2010,(18):12-12
(一)坐怀不乱 某个天气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到一家旅店投宿,忽然听到一个女子说要投诉,这个女子衣服穿得少,打扮得很性感,而她房间的空调坏了没人修。旅店又不肯给她换房。柳下惠很怜香惜玉,就对女子说:“不介意的话,你就用我的身体取暖吧!”女子看柳下惠长得还算帅气,就勉强同意,于是两人抱着坐了一夜,直到天亮,柳下惠也没有越轨行为。待女子走后,柳下惠仔细检查了房间的各个地方,顿足长叹:“原来没有针孔摄像头啊!害得我整整一夜动都不敢动。”  相似文献   

9.
孔健 《法制博览》2011,(3):65-65
俗话说:“天堂就是美国的薪、中国的菜、英国的房,还有日本的妻。”确实,日本女子的魅力举世闻名。20世纪以来,中国名人娶日本女子的很多,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0.
有人出轨,他人的第一反应总是: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我们把出轨看作是人的一种天性,那么,问题就要从反面来提出:人们为什么要服从。但是,在一个习惯了规则的社会里,服从反而是一个不需要提出的问题。那还要问吗,人天生就要服从,服从在这里又变成是人的天性,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这个道理。出轨的人就是因为不懂得服从才成为出轨者的。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准则里,“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听话”将面临淘汰。回答这个问题,要先回答人到底为什么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