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所谈的苗族“灵魂”观念,有一部分是已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仅存有痕迹的原始思维观念;有一部分则是现存的并且还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宗教意识。 1.魂——影忆——躯体三位一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万物有灵”观念说,他认为宗教起源于原始人的这种万物有灵观念,后经弗雷泽等人的完善。形成了一个影响至深的宗教学理致体系。法国的列维·布留尔则批评这一理论,他说,“万物有灵”是原始思维发展到  相似文献   

2.
一、从一条“注解”说起在贵州发现并出版的彝族诗体神话历史《西南彝志》中,有一条十分有趣的注解,引起了我的注意: 妥鲁铺:彝义为“宇宙人”指“原始人”。这使我立刻联想起今天世界各国科学界争相研究的“宇宙人”,或者叫“天外来客”,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神活理论。宇宙人和原始人当然不是一回事。然而,是不是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宇宙人”就跟人类的祖先发生过关系?这是一个谜。特别是通过神话反映出来,就涉及到重新认识神话的问题。这条注解是为了解释下面两句诗: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怎样产生的呢? 有的说:“神话是原始人好奇轻信才发生。”有的说;“神话是某种思想状态的产物。”有的说:“神话为宗教观念所产生。”……以上各说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将神话仅仅归结为一种观念、思想、心理的产物。我认为神话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产生,不能仅仅归结为一种观念、思想、心理,应该追溯到它是物质基础的反映,是物质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4.
万物有灵:人对自然的初步读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魂信仰是万物有灵的核心 ,也是其学说构成的基础。万物有灵是人类史前时期的必然阶段 ,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的初步读解。万物有灵的必由之路是进入神话 ,从其运行的轨迹来看 ,神话首先是出现自然神的故事 ,然后是英雄神的故事。万物有灵给予人类以向外体察自然万物的窗口 ,在这个窗口上 ,人类所获得的能力 ,就是神化自然 ,通过神话来读解自然。  相似文献   

5.
拉法格(1842—1911)是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他对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文艺学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在神话方面,他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神话学研究也是很有启发的。神话的概念及其产生何谓神话?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对此解释不一。其中主要有两派: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前者认为神话是原始人因“语言的毛病”而产生的,被称为语言说。后者认为神话是一种思想的反映,这种思想在原始人那里是很普遍的,至今还  相似文献   

6.
黄友贤 《新东方》2008,(10):60-64
黎族群众认为世间万物诸如日月、山川、江河、树木、风雨、雷电等都有灵魂,因此产生了以“万物有灵”观念为主的原始宗教信仰,衍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宗教信仰意识。黎族社会中蛙崇拜的产生也是源于“万物有灵”观念,主要表现的是对蛙魂、蛙神的崇拜。和广西壮族社会的蛙崇拜相比,黎族的蛙崇拜没有种类繁多的祭祀方式,也没有宏大的祭祀场面,而是以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存在于黎族社会中。  相似文献   

7.
纪晓建 《理论月刊》2006,(11):118-120,129
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因而山水植物神话便是原始自然神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植物神话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直接产物,它产生于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先民探求原始自然神秘力量的反映,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材料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8.
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举起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批判封建神权和宗教迷信,打破各种形式的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束缚,做得比较彻底。但资产阶级一旦掌握了政权,仍然需要利用宗教。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伏尔泰,深刻地揭发了天主教的罪恶,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伏尔泰说,为了约束“平民”,保证“秩序”,“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出一个上帝来。”不过,一般的说,资产阶级的上帝,是不反对科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始宗教起源于祭祀,由于幼稚的人类对自然界怀有朦胧的敬畏、希望和神秘感而产生的。人类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希望造神。希腊神话所包含的万物有灵论的观念具有异乎寻常的  相似文献   

9.
一 19世纪末,西方人类学界在研究宗教起源的问题时,有一种“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宗教最初起源于“原始至上神”(Primitive supreme being)观念。较早持此观点者是苏格兰学者A·兰格(1844~1912年)。他根据当时的民族志资料,在其《宗教的形成》(1898年)一书中指出,在澳洲东南部的土著、菲律宾丛林中的小黑人、马来半岛的塞芒人、印度洋的南安达曼人、亚洲东北部的爱努人以及非洲腹地身材矮小的人种当中,皆信奉一位造物主的至上天神,而且这类天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属性。它们不是从基督教世界传来的上帝,也不同万物有灵或祖灵观念发生联系,因为在这些原始民族中既没有发现外来基督教的因素,也没有发现对万物之灵魂的精灵和祖先亡魂的崇拜现象。他称这种唯一被崇信的天神为“原始至上神”。他的所谓“原始一神论”的观点能否成立,可以探讨,但被他指出原始民族信奉一位至上的天神这一现象,确是事实。他认为原始至上神的观念非常古老亦颇高级,它不是从进化论学者所主张的万物有灵或祖灵等观念演进而来的,也不是低级神发展的产物,而是有其独立的来源,即原始民族有制造东西的观念。他们将这类观念投射到一位具有非凡力量的世界造物者身上,并赋予它们原始伦理道德的种种属性。他说:“人类最早的宗教  相似文献   

10.
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哈尼族先民本来是游牧、迁徙民族。至今,哈尼族仍为山地民族。但是,在哈尼族文化中心区红河流域的哈尼族神话中,却显示出一种似乎与山地氛围相悖的文化现象:水及水族均在各类神话中占有主导地位,水族创世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哈尼族的宗教民俗中,水神占有特殊地位,鱼、贝、螺等水族佩饰物成了重要的民俗信仰。在世界许多民族的原始观念及神话中,都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水。然而象哈尼族这样反映得如此集中且历久不衰者,却不多见。那末,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1.
风俗是构成民族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虽风俗的具体形成和发展、演变,影响其因素无疑是多方面的。然而,一般地说,于风俗影响最为深刻且最广泛的,我以为莫过于万物有灵论的宗教观念,以及与之构成整套体系的宗教情绪和宗教活动。 马克思曾指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恩格斯亦说:“宗教是在原始的时代人们关于自己身体的自然和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12.
巫术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原始社会几乎无人不涉及巫术。由于原始人不认识事物中的客观属性,认为万物皆有灵(神),因之,对其顶礼膜拜。但其表现形式又是多式多样的:有的一切按“神”的密示行动,甚至在仪式上何时出左脚,何时出右脚都严格按规定执行,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巫术对鬼神却半信半疑,如若神不赏脸,则大加谴责,甚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是原始社会人类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原始的理解。是原始人世界观,起到了解释系统的功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的知识宝库。因此,在以往少数民族哲学史的研究中,常有人在少数民族神话中,“分析”或演绎“出哲学思想和哲学原则的现象,有的给神话中的某些内容冠以“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的帽子。这种研究方向和方法,混淆了哲学和神话之间的界限,忽略了哲学的逻辑思维和神话的前逻辑思维的本质区别。所以,探讨哲学的古代神话之间的关系,对少数民族哲学史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一 灵魂观念在一切宗教中都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按照近代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论”,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超自然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所谓宗教信仰本身。在很多民族的观念中,生命与灵魂休戚相关,魂即生命,是生命形体的主宰。 纳西族称灵魂为“哦哼”(o he),有时单独用为一词,有时把“哦”、“亨”分开用为二词,都指“灵魂”。如失魂叫“哦亨媲”或“亨媲”。“哦”或“哦亨”也指人或物体的影子,水中的影像等。“灵魂”与“影子”一词二  相似文献   

15.
马玉珍 《求索》2016,(4):188-192
上古时期人们所认为的“神”的世界,其实是无比强大的外部世界和当时人力局限二者产生冲突后衍生出来的“第三世界”,只是当时人们无法自知这一点。“神”的世界主要通过宗教祭祀仪式展示出来,并非纯虚化的世界,具有实体存在的形式。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与上古神话生成的内在逻辑理路来分析,先民受万物有灵观念影响,“神”是先民根据自身“原型”,将自我形象高大化了的结果,是先民“自我”意识觉醒前的一种尝试和探索,神力主要通过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人神沟通的巫祝来体现。上古时期规模化的宗教祭祀活动表达先民最基本的生命诉求,其中有意识无意识地生成了上古神话中的诸多神,以祭祀活动表现人对神的依赖,神对人的护佑,人神的互化,从而成就一种神圣的人格,成为人们尊崇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苗族延续至今的万物有灵信仰及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族信仰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基于万物有灵基础上的自然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展 ,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逐步消失了 ,而苗族的万物有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 ,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了解了这点 ,对于认识苗族信仰与其它宗教信仰的差别 ,正确处理苗族民族事务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日神信仰演化历程探析——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神信仰演化历程探析——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高福进综汇各民族有关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的资料,我们可以归结日神信仰发展历程的四个基本阶段,它们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先后演化次序的。第一个阶段是自然崇拜阶段,它与图腾信仰、万物有灵观念相杂揉;第二个阶段是多神...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上进行大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领域出现波动的时代,也是对思想领域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改革十年来,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变,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在试图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以适应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着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不同,人生道路不同,所以这种自发的调整只能是多维的,其结果是社会中不同人之间的矛盾更突出了,人们思想观念间的差别更大了。这就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课题。紧迫的课题、严峻的现实呼唤着思想品德教育的改革。而任何改革都要以观念的变革为  相似文献   

19.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张婧仪 《前沿》2011,(2):25-28
把世界看做是一个多元化的、有时候是相互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经济和文化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律层面的一些动态。因此,观察世界各国法律发展的交流模式,需要寻求一个关于世界法律的思维框架。"渗透的文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强调了法律在塑造全球秩序中的作用,解释了各主体间彼此适应中被同化的过程,主张平等主体间和平的民主交互方式,符合建构一个多元文化、相互影响促进的全球秩序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