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察风云》2011,(18):73-73
问:孩子开学就上小学二年级了.刚刚过去的学校生活的第一个年头,她一直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模式,每天上学都像是去受罪。我了解了-老师并没有太为难她,但因为她不喜欢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所以幽艮难喜欢她。一来二去,她在班里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都不那么融洽。看孩子这样子,不知她继续这样的情形还要多长时间?怎么才能让她快些适应学校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2.
金鹤 《江淮法治》2012,(16):24-24
那一年,我刚到检察院工作,被安排到反贪局试用。上班没有多久,就被领导委以重任,配合执行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犯轴     
海剑 《检察风云》2014,(2):30-30
半年多前,在某机关工作的一位小师弟向我诉苦,单位领导在用人、安排工作等方面搞三六九等、任人唯亲。他觉得应该跟领导理论理论,可又怕得罪之后遭遇报复——他的一位四十岁的同事因为此前顶撞领导,职位几年都没有动,好事永远无缘,被领导以及领导亲信给边缘化了。尽管这样,这位同事在工作中没有懈怠,但对领导却依然不卑不亢。我问,这位领导好什么呢?师弟说,好吃、好拿、好占女下属的便宜。谁要想跟他处好关系,就得意思意思,不然领导感觉不出你是他的人。  相似文献   

4.
佚名 《政府法制》2006,(16):19-20
刘光明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长岭区一个普通矿工家庭。她从小就长得漂亮可爱,16岁时,身高达到了172厘米,再配上一副姣好的面容,不管往哪儿一站,袅袅婷婷都是一道风景。谁也没有想到,1977年春,刘光明嫁给了一个离过婚的男人。当时很多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刘光明则有自己的小算盘。她觉得,一个男人,是否离过婚,长得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家庭背景和前途,而丈夫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科长,他的舅舅还是市人事局的领导,这对自己以后跳龙门大有好处。果然,婚后没几年,丈夫就请舅舅帮忙把刘光明安排到了鞍山市国税局直属的一个税务所当上了税管…  相似文献   

5.
欣欣然 《检察风云》2014,(22):38-39
我的一个朋友结婚多年没有小孩,她与先生四处求医,做尽了各种检查都没有找到问题所在。因为没有孩子,又不愿意去做试管婴儿,她的生活渐渐陷入了困境,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在这个生活最困难的时刻,她做了个决定,放弃不喜欢的工作,和先生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换一种活法,试试看还能不能过下去。  相似文献   

6.
不辱使命     
有人说,人生的艰难就在于人不能一次次面对大大小小的抉择。1990年3月,当领导向刘学英征询意见,问她是否乐意出任四川省梁平县纪委副书记时,她几乎没有思索便应承了下来。作为在乡镇任党委书记4年,尔后任团县委书记11年的女同志,她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和条件提出要求,作一番选择,去更为舒适和实惠的部门。但是,她没有,她认为这是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就这样,她成了万县市三区八县纪委分管案检工作的唯一一位女性代表。刘学英到纪委工作不久,便遇上了这样一个难题:石安乡政府在1988年7月至1990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南京新源药业公司法务专员章慧应聘试用两个月就怀孕了,公司递给她一张《试用期解聘通知书》,理由是章慧不能及时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要是不愿走人,工资降到1200元。章慧知道公司不愿高薪养“闲人”,但她认为,在试用期,公司也无权在自己怀孕期间辞退她,于是,她不顾领导的阻挠,每天都“赖”在办公室“上班”,并抓住时机留下证据,然后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卫生厅原副厅长尚军不会想到,在官场苦心经营了大半辈子,被捕之后,竟然有那么多人传说她的不堪——有关她的桃色新闻在阜阳传得沸沸扬扬。安庆市检察院的张燕萍和尚军的辩护律师刘金山都告诉前往采访的记者,在尚军的案件卷宗中,丝毫没有她“以色谋权”的表述。采访中,许多人也指出了那些“桃色新闻”漏洞百出,比如,尚军在公安系统,只在太和县水上派出所工作过,从没有所谓后任领导看不起她,把她调到什么所谓“偏远派出所”去的事,也不存在那个“公安局的主要领导李某”。每当一个女贪官倒下,媒体和社会关于她的绯闻便是满天飞。从“三…  相似文献   

9.
王成 《检察风云》2010,(1):68-70
无可奈何的“隐婚族” 27岁结婚那年,周可欣没想过隐婚,婚礼办得很热闹。当时她完全沉浸在幸福之中,她以为有了爱就有了全世界。可结婚不到半年,她就体会到了已婚女人的落寞。婚前,男同事、男客户都对她殷勤热情。在她供职的网络研发公司,本来女孩就少,加上她又是最年轻漂亮的一个,工作上遇到麻烦,她想找谁帮忙都是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10.
赵女士最近有些烦恼.自从换了工作单位,她新增了一项工作任务,每周需要固定地向其他单位取送材料,一周至少一次,多的时候一周三次. 赵女士原本在A市某区工商所上班,不久前,她被调到区工商局任职,分配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一名新成员,一项取送材料的任务落在了她身上.这原本并没有什么,都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只是赵女士所在的地区属于城郊,公共交通并不发达,而每次取送材料需要用到公车时,公车又调度不开,赵女士只好开自己的私家车往返.  相似文献   

11.
一、辩护权行使中的问题(一)关于律师会见权1、“安排会见”导致律师会见难。《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侦查阶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除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外,不需批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制订的《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侦查机关应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不仅“不需批准”与“安排会见”存在矛盾,“安排会见”在实际工作中又成为律师会见的条件。既然是安排会见,那么安排就是律师会见的前提。如果侦查机关不予“安排”或不及时“安排”,就会影响律师会见,虽然侦查机关很少明确表示不安排,但以“办案人不在”,“领导出差…  相似文献   

12.
晓红 《公民与法治》2006,(12):21-24
邹野是安徽一家广告公司的职员,因为拒绝上司的求爱,在办公室里遭遇了一场奇特的“非暴力”围剿:同事们相约聚餐,从没有人叫她:无论姐妹们在一起聊得多欢.只要她一插话,大家顿作鸟兽散:她去找领导沟通思想.领导总是没完没了地和别人商谈工作。办公室里弥漫着一种怪怪的气氛,她走到哪里,空气便在哪里凝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4月13日早晨8点30分,熊亮和以往一样.准时来到邻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办公室上班。新的一天对于熊亮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局领导虽然安排他“协助刑警队办公室”工作,但他连接电话的权利都没有,因为在很多同事眼里。他是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警察。  相似文献   

14.
作为淘宝网元老级的网管阿柯,从她的职位就能看出,她的工作与网络安全、网上交易合法化紧密相连。她的日常工作都是围绕查找违规商品、及时予以处理展开的,以此来确保网站的正常运作。2006年9月18日,刚刚从紧张而忙碌的互联网大会准备材料工作中“解脱”出来的阿柯,此时又陷入了查找、处理违规商品的工作之中。对于阿柯来说,充满挑战的一天又将来临。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打开电脑,在淘宝网上又开始了一场同违规商品之间没有硝烟的“战役”。初战告捷2006年9月13日,淘宝网接到群众举报,说在淘宝网上发现有人兜售“胎盘”,得到这一消息后,淘…  相似文献   

15.
2月15日,我们如约来到了她在静安区街道的个人工作窒。放眼望去,—屋子的人都在等着她。两位志愿者等着和她交流服务项目的具体事宜区政府专项工作组等着她开一个紧急会议。还有一位找她调解纠纷的老伯伯有一肚子的烦恼要她出主意,加上等待采访的我们,挺宽敞的工作室也显得体积不足了。期间,工作室里的电话和她的手机不断响起,都是各类求助。桌上的台历密密麻麻写满了工作安排。她,是真的忙。  相似文献   

16.
郝冠群 《法治纵横》2014,(17):42-43
工作八年 被迫辞退 刘丽,来自湖北省竹山县。2006年11月,刘丽跟着爱人来到了北京谋生。初来乍到的刘丽经朋友介绍进入了一家保洁公司工作.从进入公司后她就一直被安排在北京某局从事保洁T作(电气化局将保洁的工作承包给了刘丽所在的保洁公司)。刘丽工作麻利.人义十分机灵聪明,工作做得很好。这么一干就是8年,因为工作不累,而且待遇不错,使得刘丽可以有时间照顾孩子和家庭,虽然很多朋友给她介绍过新的工作,但是刘丽一直没有动过要走的念头。  相似文献   

17.
万物复苏的春天,到处都充满着生机,然而胡善祥此刻却没有任何心情去欣赏美景。她正在收拾东西,准备把房间腾出来,让给另外一个女人。她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正如她清楚那个女人此刻一定在惬意地享受着春天的气息一样。但她又像什么都没整明白,她嫁给老公12年了,一向规规矩矩光明磊落,老婆婆也很喜欢自己,怎么老公就一点不念旧情呢。这个疑惑,她只能带到另外一个安静地方去慢慢想了。  相似文献   

18.
从感染性病到丧失生育能力,到沦落卖淫女,再到跳楼致残,这个女人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在她看来都是因为当初那个救了她又让他做“二奶”的男人。因此她悬赏雇凶,进行了三年的暗杀,没想到她却遇到了“二奶”和男人“两面都吃”的“天下最没有职业道德的劣等杀手”。那么这个曲折的案例给人以什么样的思索呢?  相似文献   

19.
女海归和歌唱家的忘年交 姚曼出生于1963年,她的父亲曾任某省领导。她聪明漂亮,又在优越的条件下成长,养成了事事要强的性格。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因无法忍受科研机构那种沉闷的生活,她通过了托福考试,顺利考入美国一所大学攻读研究生,并很快融人当地的华人圈子。  相似文献   

20.
有个年轻女记者外出采访,天晚不及回城,附近又没有旅店,只好在一寺庙借宿。方丈给她安排了一间禅房,她发现没有门闩,很不放心,想换一间有门闩的房子。老方丈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没有门闩有心闩,心闩比门闩更靠得住,请女施主放心。”果然,一夜无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