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保 《工会博览》2004,(2):27-30
通过对我国城镇就业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相似文献   

2.
时事政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6月29日召开的“中国劳动就业问题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当前,中国就业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十五”期间就业压力增大;二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张墨宁 《南风窗》2016,(5):41-43
正有一个思维上的误区一定要纠正,每个地方发展经济和创业就业的潜力是不一样的,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既可以在本地就业,也可以在其他地区就业,这在根本上取决于哪里更加具有发展经济和创业就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一凡 《工会博览》2003,(18):1-1
报载,辽宁省把社保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全省的“一号工程”对待,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5年来,337万城镇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农业收入比较低,农村劳动力人数持续增加,农业的剩余劳动力的现象更趋显著,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如何有效的指导农民就业是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大多数工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不同形式的就业保护法律。就业保护法是有关劳动力市场"雇用和解雇"的管理规定,尤其是关于不公平解雇、经济性裁员、解除终止合同经济补偿、预先通知期、解雇限制和行政申报备案、与工会的事先磋商等管理制度,它是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安排,对企业劳动成本、用工灵活性乃至经济社会发展都  相似文献   

7.
七类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就业援助 《北京就业援助规定》明确规定要对本市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所谓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处于无业状态并难以实现就业的本市城乡劳动者.具体范围包括:属于零就业家庭成员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女满四十周岁以上、男满五十周岁以上的;经残疾评定机构评定为残疾的;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8.
对外劳务输出业务是我国一项新兴的事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它不仅可以消化本国的过剩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又能赚取大量外汇,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还可学到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人材;亦可增加个人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真可谓利国又利民,一举多得。我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为有效地利用我国的劳力资源,建立起一支具有中国特色并能跻身于世界劳务市场的劳务大军,中国国  相似文献   

9.
台湾农工就业互动与劳工特点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台湾经济发展史上,农业曾是最大的就业部门。工业化后,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商业,工业经济的波动成长则致使劳工回流农村,形成农工就业互动。劳工流动率偏高使非熟练劳工比重增加、农工就业互动性强、企业规模小以及工业布局分散,这些均导致劳工阶级意识薄弱和政治诉求多元化走向。这是农工转型过程中塑就的劳工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邢台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工会系统开展网上招聘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用工信息与求职就业"双对接"服务。邢台市总工会要求,各县级总工会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实时发布求职、招聘、开复工时间等信息,工会需组织信誉度好、工作待遇和福利高的优质企业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线上招聘活动,每个县不得少于5-10家企业参会。工会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和  相似文献   

11.
<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越来越受到人口老龄化、对就业质量的需求提高、资本报酬递减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提升生产率更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相应地,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点应该致力于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由此推动的生产率提升。劳动力市场政策改革的方向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展开。一、产业结构变化与劳动力再配置顺应经济结构的变迁,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但就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经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郑海涛 《工会博览》2008,(10):34-34
近年来,顺义区总工会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维权的一项内容,开展了“拥抱城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服务工程,截至去年底,已帮助3031名农民在二、三产业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3.
阳敏 《南风窗》2008,(10):26-29
人口红利是因为有充足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如果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提高,就意味着这个优势的丧失。延缓人口红利,就是实行"就业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4.
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比较充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促进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专门法律,将国家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制度化和具体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对促进就业的原则、工作机制、政府职责和政策支持体系,以及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秩序、职业教育和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作了明确规定。我们特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王守俊先生就此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任务依然艰巨。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六大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就业精准扶贫是人社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各地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优化公共就业服务,助推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但是就业扶贫工作仍然遇到一些难点和问题,亟须采取相应对策。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要  相似文献   

16.
正湖北省总工会日前决定,在全省工会开展服务外出务工人员专项行动,针对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就业问题,加大在公益法律服务、异地维权联动、典型个案调处等方面工作的力度。该行动要求,湖北省县以上地方工会要主动对接主管劳务输出的政府行政部门、劳务输出有关单位和劳动力就业市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建立信息员队伍,收集掌握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中国人的就业, 更是世界难题。3月上旬,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谈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时,强调“我国的就业压力巨大”。据劳动保障部预计,最近几年,我国城镇中每年大约需要为2000万人安排工作,包括下岗失业人员1000万人左右,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此外, 我国农村尚有5亿劳动力,未来10年需转移出来的乡村富余劳动力的规模将达3亿人左右。面对这个“难题”,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章节之中,并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中央财政安排  相似文献   

18.
全球流动劳动力市场已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年2000万,上升至现在的近3500万。去年各有800万菲律宾人和墨西哥人非法出境赴海外务工,而赴海外务工的中国人只有54万。而中国合法境外流动就业人口总量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中国应当在这一市场中更有作为!当前,发达国家、尤其西欧的劳动力市场空间巨大,原因是其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愿干“脏活重活”的劳动力更加缺乏。而中国在劳动力市场化方面做得远远不足。放眼全球,只有以色列、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向中国劳力有限度开放市场,而其它国家则对中国劳工厉行限制——部分原因是东道国怕中国务工人员滞留不归,更多原因有二:太多部门卷入海外务工批准程序,互相扯皮;中国劳工得到的培训太少;无法适应全球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启示是现成的:全球劳动力市场正成为人口众多的中国的机遇。中国人要把握住,不要落在后面——曾被偷渡现象困扰不已的福建,正摸索一条公民就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权保 《工会博览》2003,(20):24-27
灵活就业被称为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海绵”和“蓄水池”,对缓解就业矛盾、提供就业机会作用巨大,近1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灵活就业在我国也正蓬勃兴起,已成为解决我国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相关理论准备的不足,灵活就业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对灵活就业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青年就业的国际劳工公约 国际劳工标准在保护年轻工人权利和改善其劳动力市场机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5年关于青年就业的决议提及了有关青年就业的一系列国际劳工标准. 有关促进就业的公约和建议书要求成员国把获得充分、生产性和自由选择的就业作为改善年轻工人前景的一个重要问题.有四个公约和两个建议书被统称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就业文书.它们是:《1964年就业政策公约》(第122号);《1975年人力资源开发公约》(第142号);《1948年就业服务公约》(第88号);《1997年私营职业介绍所公约》(第181号);《1998年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建议书》(第18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