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年来经济审判工作成就巨大 1991年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保障,作为经济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共审结各类一审经济纠纷案件263.2万件,诉讼标的额达1787.6亿元,共执行各类经济案件973321件,执行标的额436亿元。通过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节了经济关系,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了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法院还加强了对新类型案件的探索和指导;积极探索改革审判方式,制定了一些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办案规程,建立、健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普遍加强了经济审判干部队伍建设,锻炼造就了整体素质较好、基本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审判队伍。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受理经济纠纷案件一百五十六件,为一九八四年的三点三倍;结案一百零六件。其中,判决十五件,调解六十五件,其它方式结案二十六件。由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经济纠纷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是在外地,给办案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一些有过错的被告,往往不应诉,不答辩,影响了案件的及时审结。有的案件虽经判决或调解结了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目前,各基层法院普遍反映办案经费不足,其中一个问题是经济纠纷案件涉及外地的多,办案人员外出调查差旅费开支大。据我市某区法院反映:截至7月底,区财政拨款的全年差旅费已基本用完,而未结的经济纠纷案件尚有42件,其中当事人一方在外省、外地的有  相似文献   

4.
经济司法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保障经济建设的一个有力措施。它对巩固社会主义经基础,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起着促进作用。随着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加强经济司法,设置经济审判机构,积极开展经济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司法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关健是要把案件办好,讲究办案效果。近四年来,人民法院审理了大量的经济纠纷案件,通过案件的审理,对调整经济关系,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生产建设,起了很好的作用。经验告诉我们: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审判活动,制裁违法行为,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地为  相似文献   

5.
经济纠纷案件和一般民事案件在诉讼程序上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因此,两者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证据规范都是该法第六章所规定的条款。这说明经济纠纷案件和一般民事案件在性质上有共性,因而在运用证据规范方面也有共性。认识这种共性,有利于经济审判工作在运用证据方面借鉴民事审判工作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但是,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证据同一般民事诉讼证据相比,除了共性之外还有其独具的特性。认识经济纠纷案件证据的特性,对于经济审判工作者收集、审查、分析、判断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都是很有裨益的。本文拟就经济纠纷案件证据的特点及其在运用上应具有的独创性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防止人民内部矛盾激化是开创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九八二年,我区判处的死刑案件中,除一件外,都是由人民内部矛盾激化造成的。由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注意了预防矛盾激化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恶化的有一百九十三件,其中矛盾已经激化诉讼到人民法院后防止恶化的有九十一件,在办案  相似文献   

7.
要做好经济纠纷案件的执行工作,仅仅依靠执行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执行的基础建立于办案的全过程,即从受案起就为执行工作创造可行条件,使案件审结以后,当事人能够自觉履行,即使不能自觉履行,必须移交执行的,也一定要确有执行的可能性。自一九八四年以来,我们坚持这样做的结果,收效很好。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我们共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二百九十件,已自觉履行的二百八十三件,占百分之九十七点六。移交执行的七件,占百分之二点四。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建立,同年十月开始试办经济纠纷案件。一九八零年七月起扩大收案范围,十月又开始受理经济犯罪案件。到一九八一年五月底止,共受理案件八十九件,其中经济纠纷案件七十九件(一审七十七件,二审二件),经济犯罪案件十件(一审四件,二审六件)。已审结七十件,其中经济纠纷案件六十二件,经济犯罪案件八件。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从近两年的审判工作中深深感到,着重用调解方式处理经济纠纷案件十分必要,可以说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院针对经济纠纷案件收案数量激增,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审判人员不足,办案经验缺乏,审判任务越来越重等情况,大力加强经济审判工作,从院领导亲自办案入手,总结经验,指导实践,健全了各项制度,使经济审判工作由被动变主动。1987年至1989年,我院年均收案增长率为52.44%,而年均结案增长率为52.40%,3年来共审结各类经济纠纷案680件,年均结案率为91%,执行率由62.22%提高到79%。为国家、集体和公民挽回经济损失1928.01万元。办案质量经上级法院和兄弟法院对部分案件进行检查,好的和比较好的占检查案件总数的百分比,由1987年的95.45%提高到1989年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自一九七九年六月起相继建立经济审判庭以来,共受理经济纠纷案件一千三百一十九件,审结一千二百二十件。通过审理这些案件,维护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团结,促进了生产,使数千万元的国家财物得以正常流转和免遭损失,初步发挥了经济审判工作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审判工作从狭义上讲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活动的总称。它包括立案、收集证据、开庭审理、执行判决等一系列司法活动。我国各级法院经济审判庭自建立以来,依法审理了大量的经济纠纷案件。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国家计划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保障改革、开放方针地贯彻执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经济审判的诉讼主体往往处于不同地域,而且一方又与受案法院客观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地联系。因此,个别法院的个别办案人员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赴外地办理经济纠纷案件可否由当事人承担差旅费,这在当前经济审判工作中是个较敏感的问题。有同志曾专门著文主张应坚决制止这一“不正常现象”;实践中有的法院虽进行了尝试,但恐给人“不廉”之嫌,以至缩手缩脚,似乎理不直气不壮。笔者以为从有关法律规定及审判实践看,人民法院外出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依法由当事人承担必要的差旅费,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合法的。而且客观上也能缓解当前法院因办案经费极度紧缺造成案件大量积压的局面,及时审结大批经济纠纷案件,从根本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AFEWATTEMPTSTOTHEREFORMOFTHEJUDICIALPATTERNSOFCIVILANDECONOMY我国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数量,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和负担,我院在民事、经济审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审判方式改革的探索。通过改革,办案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996年共审结案件1187件,是1995年结案总数的2.06倍。今年1至5月份审结案件401起,比1996年同期增长81%。这不仅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当事人举证我们认为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们对沧洲市两级人民法院审结的一审经济纠纷案件执行难的情况进行的调查,从1984年到1987年5月底,沧州市两级法院共审结一审经济纠纷案件848件,标的金额1447万元。截止1987年5月底未执行或未完全执行的案件76件,标的金额144万元,分别占结案总数的9%和9.95%。这76件未执行案件,1984年审结的1件,1985年审结的26件,1986年审结的48件,1987年1至5月底审结的1件。由于这些案件长期不能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致使法律的严肃性和人民法院的威望在群众的心目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通过对以上76件到期未执行或未完成执行的经济纠纷案件的分析,阻碍执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七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律,法律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毫无疑问,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时,严肃执法,适时、坚决地采用诉讼保全、强制执行等法律措施是确保经济纠纷案件得以及时、公正处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采用诉讼保全和强制措施时,应从取得最佳社会效果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尽量避免因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南海县官窑人民法庭在抓好民事审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经济审判工作,不但办理本区内的经济纠纷案件,对区以外诉讼标的较小的经济纠纷案件也积极办理。从1983年以来共办结经济纠纷案件58件,解决诉讼标的31. 48多万元。同时,调解简易经济纠纷77件,为经济改革、开放,搞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官窑法庭在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中,不论被告是本区的或是外地的,都敢于排除干扰,坚持依法办事,帮理不帮“亲”,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同  相似文献   

17.
民行检察工作是人民检察院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的重 要方面。我市民行检察工作从1993年开始,就始终不渝地坚持把办案和服务结合在一起,坚 持为国有企业服务,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把诉后服务延伸到诉中和诉前服务中,综合运用 抗诉、检察意见书、纠正违法通知书以及移送民事、行政诉讼证据等方式,对涉及国有企业 之间、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纠纷申诉案件及时进行审查和办理。据统计,20 00年,全市两级民行检察部门共办理涉及国有企业抗诉案件28件,抗诉和提请抗诉72件,发 检察意见书24件,…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公安、检察机关纷纷插手经济纠纷;法院之间互争案件管辖权;法院内部庭与庭之间打破了原来的分工,都受理经济案件。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我们的某些执法机关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而越权办案。办理经济案件可以收取一部分费用,无疑可缓解执法机关经费紧张的现状,可是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肯定和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能否得以相应的制裁,也反映了审判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是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认真研究和总结审理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方面的问题和做法,对于提高办案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事实清楚是适用法律的前提条件 审理经济纠纷案件适用法律,实质上是运用法律规范对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评判,并依法作出结论。因此,事实清楚是适用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事实不清就贸然适用法律,容易导致适用法律不当而办错案件。从我省审判实践看,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一般应注重查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通过经济审判活动调整经济关系,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涉及国家计划的执行和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处理好经济纠纷案件,既保护纠纷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也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做好经济审判工作,就必须牢固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我院经济审判庭自一九八○年一月建立以来,就是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处理经济纠纷案件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