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法制日报》报道,国家级贫困县山西省河曲县,农民年均收入1000元左右,但该县政协开一次会就"抽"掉6万元财政拨款。与会者每人发4包烟,全是价格不菲的极品"中华"烟。  相似文献   

2.
石飞 《瞭望》2005,(15)
在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扎扎实实开展的时候,某地出了一桩所谓的"新鲜事":该地方的一个有限公司规定,单位党员只要月度工作考核合格,均可依据党龄长短享受不同标准的月度党员津贴,并随当月工资发放,党龄1年以内的10元,2至5年的20元,6至9年的40元,10年以上的60元。"党员津贴",可谓"独出心裁"、"标新立异",恐怕在全国都是开先河  相似文献   

3.
张青松 《理论探讨》2007,(3):150-152
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域总是不断扩大、不断拓展的,但是我们的理论观念有时却跟不上这个步伐.为了论证我们的理念应该随着科学对象的延展而延展,从理论与元理论、科学与元科学、本体论与"本元论"、可知论与"可元论"、科学统一论与"元学"统一论、世界哲学说与世界"元学"说、哲学第一提琴说与"元学"第一提琴说、"两学"概括说与"三学"概括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的又一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中提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以来,直到我们今天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为什么历久而弥新?最根本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也不仅在于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一中国化民族化传统化的思想理论精华和世界化人类化当代化的时代精神精华,还是人类认识一切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之一.这便是我们对实事求是及其各种界说的元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实事求是研究的"元空白"的一种填补.同时,实事求是元法则也是"广义元理论"的核心法则.所以,我们必须给予专门研究和确认.  相似文献   

5.
张青松 《理论探讨》2008,(3):164-166
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认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实事求是活动.只不过不同学科的科学理论是在不同的"实事"对象领域"求"不同之"是"罢了.因此,实事求是可以在多个学科领域或视阙进行解读.为此从历史学视阈、党史学视阈、党建学视阙、科学视阈、哲学视闽、元科学视阈、"元学"(即"广义元理论")视阈等多个学科对实事求是进行解读.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之一.  相似文献   

6.
沈农夫 《侨园》2011,(1):22
一到元旦,全国各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景象,顺着人类文明的记录追寻,我们惊喜地发现,和很多事物一样,自古至今,元旦也是经历了无数的沧桑风雨。元旦是合成词。其中"元"字是第一,开始的意思。《公羊传》中说:"元年者何?君主始卑也。"我们说的高祖元年、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立场是"一元立场"与"多元立场"的统一,马克思的哲学立场是一元"实践主体"立场,马克思哲学的"多元立场"是一元"实践主体"立场的展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主体"立场的的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实践主体"的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在本质上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原中石油化工总经理陈同海因收受钱款1.9亿元人民币而被判处死缓,可以说是近日最大的新闻了.仔细搜索相关资料,得知此人最大的爱好是讲"排场",每月挥霍公款120万元,日均4万元.据说中纪委曾警告他不要"挥霍太多",回答是"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9.
刘健  郭立  陈敏 《瞭望》2004,(50)
在瓦窑村这个"十年卖血村"采访,很难忘记两个场景,一个是卖血8年的何水福,他瘫软在妹夫的臂弯里气息奄奄,眼神迷茫,卖血攒的四五千元花完了,亲戚借来、凑来的五六千元也花完了,他只有拖着病离开医院,等待死神;另一个是大山里、流着青鼻涕的孩子们艰难地行走在满是乱石和泥泞的路上,距学校最远的孩子每天要走3个小时。  相似文献   

10.
张青松 《理论探讨》2007,(6):160-163
我们现在讲的自主创新,一般应包括理论自主创新、科技自主创新、制度自主创新、文化自主创新及其他创新。而理论自主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自主创新不仅指哲学和科学理论的自主创新,也应该包括元科学元理论的自主创新,还应该包括从狭义元理论到广义元理论的自主创新。对此从理论对象创新、理论体系创新、理论形态创新、理论范式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元理论自主创新的初步探讨,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或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移动数据流量,移动智能正在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流量社会"正在崛起!在和受众相结合之前,互联网平台有的只是"没有内容和形式"的"元数码",它是"流量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基质性生产资料,任何发生在互联网空间的数字行为都是对它的"塑形",因而对它的私有者来说,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而是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数字资本家正是通过占有"元数码",进而占有普通受众生产的各种"数据商品"及其自然建构的"商品空间"得以获利的。"流量社会"数字生产占据并整合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碎片化时空,使生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日常生活本身也被当作"数据商品"来生产。"流量社会"生产资料的数字化使其不必被资本家排他地占有在自己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是资本借助社会日常完成的,生产劳动因而采取了不支付工资的普遍雇佣的形式,数字雇工和普通大众已无法区分。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数字化,而在于"元数码"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2.
休养生息不仅指减免农业税,而是更广大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涵养与扶持。2004年,中国农业划出了一条漂亮的上行曲线。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这一年取得了突破进展:粮食生产超额完成了既定的4550亿公斤目标,5年减产局面一举扭转;农民收入增幅也罕见地超过城镇居民,1-9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江苏远东集团是一家创建于1990年,以电线电缆、医药、新材料为核心业务,集投资、证券、管理咨询于一体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现有员工3200余人,资产20亿元。自集团创建以来,年均销售增长36%以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和持续发展,必然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远东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与其不断探索并形成"和"与"灵"的独特企业文化体系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创造的理论及其所认识的规律已不知多少,那么认识规律到底有没有规律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在"理论分类学"和"理论形态学"意义上,我们把研究所谓(宇宙起源及其)"普遍规律"的思辨理论称为"源态理论";把研究客观规律的实证理论称为"原态理论";把现有研究科学规律的反思理论称为"元态理论"(但属于狭义元理论)."广义元理论"也属于"元态理论",但它是对以上各种形态理论及其研究各种规律的经验教训的综合总结,它以一切科学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为核心,最终试图揭示和证明人类创造的各种科学理论中所蕴藏的认识规律的规律即元规律.在研究对象意义上说,"广义元理论"也就是"元规律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曾经指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人类的理论成千上万,为什么说"只有一种"?人类的理论真的能归结为"一种"吗?这"一种"指的到底是理论的什么?是理论的形态还是理论的本质?恐怕应该是理论的本质.为此将对真正理论原来的本质和今天的本质展开分析,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的又一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些出版、经营单位,挖空心思从报刊上寻找线索,以出书为名向社会上一些有名气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士寄发《入选通知书》,索取几十元乃至数千元不等的费用,美其名曰"扩大宣传"。而一旦某人当上了劳模或其他先进典型,四面八方要求其"请客"或"献爱心"或"救济"者也闻讯而来,令劳模苦不堪言。据报道,党的好干部陈金水已经拒绝了十多个出版单位声称只要汇款  相似文献   

17.
哲学已经经历了本体转向、历史转向、科学转向、主体转向、实践转向、语言转向、文化转向、价值转向、生存转向、生活转向、生态转向、经济转向、政治转向、等等,但也许更根本的是元转向.为此我将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方面展开元转向分析,并作为"广义元理论"系列研究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秦代开始,郡县成为定制,有专家估计,那时大约有县衙900到1000座,唐代则有1235座.发展到清代,变成了1591座.可"民国"后仅剩1座,它就在河南内乡. 它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古县衙,是全国唯一一处紫禁城的"麻雀"版本,始建于元大德八(1304年),明末(1644年)和咸丰七年(1857年)先后两次遭火灾化为灰烬.等到浙江绍兴人章炳焘做知县时,已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了.  相似文献   

19.
"五一"就要到了,朋友的孩子要爸爸带他到海南旅游,理由是"好多同学都出去玩,谁谁谁还去欧洲呢",并且搬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广告语。事实上,这句宣传农村儿童入学的广告,在一些大城市乃至富裕地区正在被异化为子女高消费的挡箭牌,为此教育界人士不得不呼吁:"为了孩子的未来,再富也要'穷'孩子!"上周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也让人颇多感慨:一个朋友送儿子返校,临行前,不仅在超市给孩子买了很多零食,还给儿子留下1000元零花钱。我说"也就一周的时间,有这个必要吗?他还是中学生!"朋友说"反正有的是钱。"朋友不知,这样一句随便的话,  相似文献   

20.
古代的"治世"、"盛世"与"大同"社会都是人们所希望的理想社会形态,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治世"、"盛世"又和"大同"社会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反映了当时统治者一种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达到理想的治理结果:后者则主要反映了民众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设想和勾画,带有很大的空想性.前者是一种现实层面的努力和对治理过程的一种总结和反思、修正;后者则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