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和沿海特大开放城市,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面对天津市新的上升期,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有限土地资源的关系,处理好重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严格保护耕地的关系,如何促进土地向节约型、集约型的开发利用方式转变。充分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调整用地结构的合理平衡,维护城市宜居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利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基本的资源,也是国家极其重要的资产和财源。然而,建国40年来,由于我们对土地资产的利用和收益缺乏足够的认识,城市土地一直被作为一种无偿、无限期使用的自然资源。这不仅造成国家土地资产收益大量流失,而且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汪泓宏(清华大学材料系)1灾害问题世所瞩目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都在探讨21世纪人类将面临的问题,并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告诫人们不可忽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严峻问题,如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环境污染、灾害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威胁...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是城市土地市场运作模式的重大改革,对于提高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城市上地储备机制作用入手,分析其运作程序、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城市土地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稀有资源,而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急需的资金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土地收益与土地价格的关系;随后分析了目前地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市场不完善,地价体系不健全等;最后对如何加强地价管理以提高土地收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谭鑫 《思想战线》2012,38(1):141-142
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到全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已构成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来看,有关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考虑到了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指出促进劳动分工可以抵消土地稀缺对经济  相似文献   

7.
人类迈进21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塑造健康的城市环境,有效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生态循环是21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创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以人为本,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要求。什么是“健康城市”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 H O)的解释: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城市作为一个人口高度密集地区,是人们从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干预比较强烈、破坏比较严承的区域。一般而言,城市具有低自然环境资源储备、高耗能、高物耗、高环境污染的特点,相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城市生态系统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但城市建设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加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城市园林化的重要基地──论植物园在城市绿化中的功能和作用汪世俊城市化和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一方面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城市公害,甚或对人...  相似文献   

10.
郇伟韬  张士菊 《前沿》2014,(7):141-144
我国资源依赖型城市众多,尤其以煤炭型城市居首。伴随着城市发展对资源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由资源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传统意义上“资源立市”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处在崩溃的边缘。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属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雄厚的资源优势,高效带动地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诸如主体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城市发展问题。为加快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鄂尔多斯市政府应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期打造综合实力较高的现代化资源新城,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1.
张伟民 《中国减灾》2011,(12):42-43
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每年都有不少旧房屋被拆掉。而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筑产品废料的混合物,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随意露天堆放或直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综合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建筑建设中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城市转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发展扩大,能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现结合滁州市具体条件,从分析土地使用的现有矛盾入手,侧重于城市规划的土地规划层面,探讨如何解决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滁州市土地利用现状1、滁州市城市及小城镇土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面貌改变的同时,也衍生出众多问题:在土地投机炒作下,房地产开发呈无序发展,片面追求容积率,使得城市拥挤而混乱;各大小公司从短期利益和树立形象出发,草率上马了大量工程,建筑布局零散,缺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爆发使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化表明一种与以往工业经济明显不同的新经济形态已在全球出现,预示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和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为基本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那么知识经济有哪些基本内涵,它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深刻的影响,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看法。一、知识经济的基本内涵1.知识、技术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从经济形态上讲大体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农业经济又称劳力经济,要以土地劳动力资…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土地是一个权利体系,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权利即土地产权,也包括心理权利和社会权利。规划城镇建设时,要充分尊重土地的自然权利,立足自然地貌实现城市个性。在征用土地时,必须保障农民的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心理权利,充分保障农民长期受益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可开采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并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如何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城市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索罗增长模型的扩展,土地资源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尾效随着资本产出弹性、土地产出弹性、以及劳动力增长率的增加而增加。以此为基础,从整体角度计算了武汉城市圈1995-2014年间土地资源对其经济增长的尾效,平均每年约为1.97%。从时间角度静态的分析了9个城市的土地尾效,发现不同的城市地区土地资源尾效差异较大。并从时间角度动态地分析了武汉城市圈整体土地资源尾效的变化,发现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尾效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最后分析得出了土地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增长率的变化是引起城市圈和不同城市土地资源尾效值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健康城市”?根据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开发、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健康城市”不仅说明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更重要的是阐述了有关优化配置城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从新的角度认定健康城市的概念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不能片面地把城市当作一个简单的经济实体,忽视城市首先是人类文明构筑起的综合空间及其保障人们健康的功能:坚决摒弃发展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错误思想,坚决杜绝在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生态平衡、社会文明和人类健康为代价的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数额巨大的土地资产。随着城市土地资产观念的提出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城市土地无形资产问题已经摆到了政府的面前。经营城市土地“有形”资产是要赚钱,而管理城市土地“无形”资产是要花钱。前者是政府把城市土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尽可能获得盈利,以弥补城市建设发展中资金的不足,而后者是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对土地的区位条件进行改善等,尽可能的提高土地形象,在“无形”提升土地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管理调控等子系统的动态、复杂系统。其思想有着极为深刻的哲学背景、社会背景,困而对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单纯运用某种手段,如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必须进行系统的调控。本文在对城市土地利用行为主体的分析以及对城市土地利用中市场和政府作用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土地合理利用的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宫希魁 《群众》2013,(9):I0015-I0015
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建什么样的城市,不仅受制于地理、气候、生态、资源、人口分布等自然因素,还受制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只有主观决策符合客观条件和规律的要求,这个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才能长期持续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否则,使用强权命令违背规律建起的城堡、城市、城市设施、城市局部区域,只能存在于一时,而不能存在于长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