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在青年劳动就业研究领域聚焦"待业""失业"之争与思想解放的深入、"就业""吃饭"问题与人口政策调整、"个体""集体"创业与所有制结构改革等重要理论问题;先后实施"城镇青年就业问题调查""城镇青年就业意识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制度的改革"等重大研究项目;形成的基本观点如:视自谋职业为社会的光彩事业、变消极待业为积极的就业培训、发展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制度同步改革等,其历史价值至今影响深远。笔者参与了这些课题的研究。尽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成立四年后因特殊原因撤消,但其开创的青年劳动就业研究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至今一刻不停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前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义不容辞担负起组织全国青年劳动就业研究的重任,紧紧围绕青年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青年人力资源开发、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政策研究、全球化与青年就业,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青年发展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方面。保障青年发展的基础在于解决好就业问题。每个有劳动能力的青年都应有就业的机会,实现劳动力价值并在就业中持续提高发展能力。就业制度的缺陷、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挤占等是导致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成员就业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为此,应构建以保障人的生存发展为导向的青年就业制度思想基础,强化政府的就业保障功能,建立健全青年再生型就业保障模式和提高青年发展能力的职业化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衡量就业问题最常用的指标是失业率,对失业率指标能否准确、全面地测度青年就业问题还缺乏深入思考。本文构建了青年就业的多维度量框架,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相关抽样调查的数据,从数量维度、时间维度和稳定性维度,对21世纪初期中国青年就业状况进行观察与讨论。主要判断包括:研究当代青年就业问题,以20岁作为年龄下限更为合理,反映基本完成中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参与社会劳动的状况;仅用失业率高低来判断青年就业问题有失偏颇,青年经济活动人口群内特质性更强,应结合劳动参与率指标进行精细化考察;基于统一框架,从多维度、运用多个指标进行观察,有助于寻找青年就业的规律性特征,并探索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当前,青年劳动精神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弱化、淡化和软化的现象。要从提高青年的劳动认知并达成劳动共识,增强青年的劳动意识并激发劳动情感,锤炼青年的劳动意志并培养劳动能力,强化青年的劳动锻炼并落实劳动行为等层面培育新时代奋斗青年。  相似文献   

5.
青年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状况,而且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中国青年劳动参与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速度较男性更快。青年失业率较高,但通常在失业后能够较快找到新工作,失业持续时间较短。青年使用网络媒体等数字化方式寻找工作的比例较高。应根据青年就业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挑战,并借鉴国际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青年人才择业矛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社会对各类人才提供了较以往更多的公开竞争机会,社会的就业体制及人们的就业意识也将以市场为导向。人们的就业意识发生从“等”到“择”的转变,在这场观念革命中,青年人才的择业观更是有了质的变化。青年人才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坚阶层,其择业观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人口的年龄结构而言,中国社会正在变"老",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未来16年,充分就业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解读 全面小康的相关就业指标,分析了我国青年就业面临的"三大难题",研究了完善 现有的劳动预备制度、完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提升青年科技创新能力、 指导青年有序流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赵炜 《人民论坛》2023,(1):66-69
随着技术进步和就业领域的扩展,数量庞大的青年劳动者选择进入以灵活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就业形态领域就业和工作。新就业形态的不确定性和新工作场所特征的灵活性对青年群体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只有在大力推进新业态经济的同时,建立更广泛的社会对话机制,创新推出适应数字时代的劳动规范和标准,为其建立更加通畅和宽阔的职业发展通道,才能保障新就业形态和青年群体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9,(3):41-42
为更好地服务青年创业就业,进一步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着力营造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的氛围环境,帮助青年增强创业就业意识、提高创业就业能力,推动青年创业发展和就业增长,共青团云南省委以“青春彩云南·创业促成长”为主题,于2009年2月24日在昆明开展云南青年创业就业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同志在启动仪式上为10名第一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获得者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衢州市有7万以上的农村青年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解决农村青年就业问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我们对衢州市下辖的柯城、衢江、龙游、江山、常山、开化等县(市、区)的6个村2754户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当前农村青年就业主要存在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腾飞中的青年职业劳动香港从过去的一个"小渔村"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开埠初期的转口港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会和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工商业港口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为香港青年的就业和劳动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与条件,而青年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描述并分析了厦门市海沧区外来青年女工劳动权益维护现状,指出青年女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没有报告和反映的事实。与前期学者将外来青年女工的忍气吞声归因于女工自身缺乏维权意识不同,文章认为,外来青年女工权益受侵害的更深刻原因在于社会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女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匮乏。  相似文献   

13.
创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青年是社会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创业潜能。扶持青年创业,以创业促就业,既是共青团的优势所在,也是团组织服务大局的根本要求。为广大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顺利择业就业,是当前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服务党政大局的重要任务。劳动保障部门共青团组织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针对在就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就业观念教育、职业规划导航、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深入开展服务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4.
短工化是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重要表现。频繁的换工以及间歇性自愿失业既是青年农民工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其个性彰显的具体体现。在个性彰显的背后,是青年农民工对生活价值以及对劳动意义理解在起作用,也是导致青年农民工短工化个体原因的内在逻辑。体验式的打工归宿、个体性、舒适化的生活价值观体现出青年农民工对城市打工生活"奔头"的异化理解。对劳动意义的扭曲认识以及劳动与生活关系的紧张化,导致辛苦劳动与有闲生活的关系对立化,且难以调和。劳动与生活的交替进行成为青年农民工调节劳动与生活关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郭冉  田丰  王露瑶 《中国青年研究》2022,(11):110-119+78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CSS调查数据,分析了2006年至2021年青年就业变动情况,发现青年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就业质量却趋于提高,其变化既有经济社会等宏观因素影响,也有青年就业意愿和择业选择的变化。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15年及之前青年就业质量提高的原因能够被人力资本要素变化所解释,2017年之后则更多是制度红利和选择性就业的结果,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依然存在,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青年就业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青年就业问题带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帮助青年创业是解决青年就业问题。提高青年就业能力。促进青年、经济、社会三方面都实现可持续和谐发展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作为中国青少年研究工作者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日本,参加第二次中日青少年研究学术讨论会.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对如何进一步搞好青年问题的调查研究有所启发.一,研究课题要从青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中去选择这次中日青年研究学术交流共有二个课题,一是青年价值观的变化,二是青工劳动意识.前者为较深层次的研究题,后者则应用性较强.而青工劳动意识是应日方要求,中日联合调查研究的.日本朋友之所以要把青工劳动意识作为研究课题,是因为日本国当代青年工人缺少上一代青年工人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紧紧围绕"转作风、重服务、促就业、保民生"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各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努力推进全县全民就业再就业工程,认真抓好失业保险扩面征缴、企业用工帮扶和就业促进工作,有效促进了东山县城乡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打造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落实东山县委、县政府"效能建设大提升"活动的要求,东山县劳动就业管理中心注重抓好单位职工的服务意识,服  相似文献   

19.
青年主题意识包含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两大维度,根据2014年广州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和促进社会发展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年的意识对参与志愿服务具有显著影响,青年促进自我成长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青年促进社会发展意识越强,参与志愿服务可能性越高。因此,在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过程中,要尊重青年志愿者的主体意识,从青年自身发展意识出发,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及2021年新青年市民群体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描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并重点分析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时期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以来,中国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其在业比例较高且较为稳定、职业层次略有提升、就业稳定性有所改善、工作收入持续增加、劳动保障水平在波动中上升,但是也存在工作强度普遍过高、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和队列差异依旧明显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变化是农民工就业保障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等宏观背景以及个体人力资本、家庭经济禀赋和家庭压力等微观因素共同形塑和影响的结果。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健全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构建多元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个体化”向“家庭化”转变,以切实和系统地推动青年农民工就业状况的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