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惑答疑     
1、什么是《农业协议》? 《农业协议》又称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在这之前,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由于各国的农业保护根深蒂固,一直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有效约束之外。1986年“乌拉圭回合”启动时,农产品贸易问题被列为中心议题之一。谈判的目标是减少农业补贴和保护,建立一个公正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从根本上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价格扭曲现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WTO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当中,有4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农村和农民问题,基础在县市,关键在发展好农业经济。农业经济从根本上讲,是弱质经济。加入WTO,对我们本来发展不够快、相对脆弱的农业经济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除弊,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WTO关于农业问题的协议WTO关于农业问题的协议,是乌拉圭回合以来构成的、规范多边贸易关系的庞大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产品贸易体制,要求各成员遵守两个方面的规则:一是…  相似文献   

4.
WTO于2003年9月10—14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以失败而告终。作为WTO多哈议程的核心议题,农业谈判没能取得进展。今后农业谈判能否突破僵局,不仅对建立公平的全球农业贸易规则至关重要,也将对进一步完善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一、需要修改的全球农业贸易规则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一直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有效约束之外,农业保护深深地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之中,以至于在GATT“肯尼迪回合”以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尽管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一直维持着很高的水平,美国的重农政策促成了其农业的现代化。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布局合理化、技术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上,而且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产销信息化上。美国历来把支持农产品出口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重点,设立了一系列出口促进项目,为其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美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加工业是调整农业结构,延长农业生产加工链的重要构成部分。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产业的源泉来自于活跃产业之中的企业,要提速兵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基于兵团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的分析研究,探寻提升兵团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领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农业综合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愈加重视农产品区域品牌保护。推行农业品牌化,抢占市场先机,各国使出了浑身解数。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因此,充分了解和认识入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要求,以及在加入WTO谈判中我国与有关国家达成的多边协议,我国在加入WTO以后,世界农产品市场将对我国开放,同时,我国农产品市场也要对世界开放。这必然会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入世后如何有效地保障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克服其不足和劣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这样的人与土地等资源矛盾非常突出的农业大国来讲,因地制宜地提倡和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是提高农产品国际国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我国的高效农业,一要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要完善农业科技研发体制机制和农村科技椎广服务体系;三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四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五要以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节会经济和旅游观光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举世瞩目的“乌拉圭回合”(又称新一轮)谈判仍在进行。自从1986年9月在埃斯特角揭开“乌拉圭回合”序幕的那一天起,新一轮谈判持续了5年之久,现已步入第6个年头。“乌拉圭回合”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进行的第8轮多边贸易谈判。前几轮的谈判几乎全部集中在降低关税问题上,而“乌拉圭回合”则包括了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自 1 9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演变 ,纷纷由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发展到包含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一直被经济学家视作完全竞争市场的典型代表的农业也未置身于这一潮流之外。早在本世纪 5 0年代 ,便开始出现大型“农工商综合体” ,对农业实行集中化、一体化经营。世界范围内的农业集中化与一体化在发生时间与程度上明显滞后于工商业领域 ,但在今天却有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农业合作社的经营活动长期游离于反垄断法的制裁之外 ,农业再也不是停留在“完全竞争市场”状态。面对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振兴吉林经济,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紧紧抓住市场对加工农产品需求旺盛的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建设》2011,(2):28-29
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 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价格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任务,也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而生产供给结构相对滞后,所以,出现了农产品卖出难,产品价格下跌,农民增收趋减。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生产对路,农产品能卖出好价,才能缓和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的矛盾,提高农业自身的效益;才能发挥我国…  相似文献   

15.
王忠清 《实践》2010,(11):36-36
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打造品牌农业为追求目标的磴口县,经过近几年卓有成效的努力,已有很多农产品被批准贴上了“绿色标签”。这小小的“绿标”,作用却非同小可:有了它,农产品不仅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且可以在各大城市大市场畅通无阻,卖出好价钱,绿色品牌正在推动着传统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迈进,为兴企富民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周连华 《发展论坛》2001,(11):43-44
调整农业结构,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闯出了许多有成效的路子,但一些地方政府的推动措施和群众的意愿不合拍,调不动、调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目前看,存在这一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游离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外。因此,解决好农民进入市场问题,已成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一、农民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进入市场困难是影响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这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首先…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脱离农业生产领域之后,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价值增值,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物流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一直以来,在研究农产品物流问题时,绝大多数学者都将其纳入工商管理学科、经济学领域,很少有学者从公共管理学科、公共服务的视角对农产品物流进行剖析。农产品物流除了与生俱来的商业特性外,还具有显著的公共特性。本文将从公共服务的视角对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乌拉圭回合”,即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国际多边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关贸总协定)主持的第八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原定于1990年底结束,但因各国在有关问题上争执不下,致使谈判一拖再拖,终于在1994年到来之前降下帷幕。根据安排,到1994年3月底,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  相似文献   

19.
张昌尔     
《党政干部论坛》2012,(6):F0002-F0002
张昌尔强调,随着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建设农业强省迎来了历史性机遇。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既是湖北进入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农业大省资源气候、产品产业、  相似文献   

20.
郑弟祥 《学习导报》2008,(11):42-42
桃源是一个农业大县。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富民强县的关键。我们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来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目前,全县围绕粮食、棉麻、油料、果蔬、竹木、茶叶、畜禽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86家,有4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17家成为市级龙头企业。200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2亿多元。农业产业的发展,走活了全县经济社会一盘棋,桃源县跻身全省20强之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