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以来,海外华侨积极参与中国政治。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战乱不断,华侨对侨乡社会尤其关切。十九路军入闽受到海内外的欢迎,但随后发起改旗易帜的福建事变却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华侨基于对全国抗日形势、十九路军在侨乡的作为及事变前景的分析,对福建事变各持不同态度,或声援、或抵制、或旁观。虽然福建事变昙花一现,但它再一次展现了华侨参与侨乡政治的热忱。  相似文献   

2.
陈子 《前沿》2014,(3):218-220
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澄海侨乡侨办学校发展情况的考察及其与海外华侨教育之间关系的梳理,探讨华侨捐资兴学对潮汕地区侨乡现代化的作用及其对海外华侨教育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3.
口述是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信息来源,民族志与田野调查密切相关。口述民族志以报道人叙述为依据,通过报道人细致地过往回忆,将华侨华人迁徙历程、日常生活、社会事件进行历史还原,与过往的历史形成比对,或可达到“口述翻案”的效果。文章基于在斯里兰卡的田野调查,以“现场感”所要求的“人”“时”“景”为三大要素进行提前准备,访谈人的问题提纲围绕个人与家族生命史、时间与空间为两大维度进行提问,继而通过“厘字辈”“画系谱”和“写文化”,反思华侨华人研究中民族志方法与实践,以盼能为华侨华人研究提供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宛西乡村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地方精英群体;指导理论是“自卫主义、自治主义、自富主义”的“三自主义”;地方精英着手成立区域性地方组织,完善管理制度;精英大力发展民团,为地方建设“保驾护航”,保证精英政治运行机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在闽华侨基本权益,福建省相继出台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部门规范性文件,渐趋形成地方性涉侨权益保护法规体系。《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是福建省地方性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的“集大成者”,呈现出较多的立法亮点和创新。不仅建立健全华侨权益保障议事协调机制,进一步确认华侨护照在国内的身份证明效力,而且对华侨权益的基本类型、内容、行权方式和救济路径均予明确。当然,福建省华侨权益保护立法也存在着相关立法仍显分散亟待整合、部分规定因过于抽象可操作性不强以及部分权益如何保护仍缺乏明确规定等方面的短板和不足,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福建省实际,并借鉴其他省市立法经验,对相关立法予以调整、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6.
自苏哈托下台以来,研究印尼华人问题的学者日益增多,他们挖掘整理出版了许多资料集与纪念文章,撰写出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论著,取得了一批成果。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关印尼华人的研究存在着人才青黄不接、现存的难得的珍贵资料不易长久保存、当年印尼重大事件变迁的亲历者和目击者多数年事已高,以及研究经费有限等问题,造成研究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张莉 《八桂侨刊》2009,(4):42-46,52
本文集中研究闽南地区,表明近代华侨的投资和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变迁是密切相关的。近代华侨的投资随时局的变化而波动起伏,这直接影响、制约着闽南地区社会经济变迁的范围和深度:近代闽南地区出现了外向型近代工业、繁荣的城市商业、现代型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由此引起的更深层次的传统产业结构的变化。但由于这种变迁并不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内部自身良性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受国际时局左右的侨汇上,因而极其脆弱。  相似文献   

8.
彭丽 《传承》2010,(30):94-95
通过对1999-2008年出版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的东南亚部分进行了梳理,以此得出近年来我国对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研究趋势以及不足之处,并着重进行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9.
吴元 《八桂侨刊》2018,(2):74-80
华侨投资是海外华侨与侨乡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福建作为传统侨乡,华侨投资贯穿始终。华侨投资的原因既有祖籍国方面的积极招徕,也与国际经济形势、华侨自身经济状况的变化相关。农林渔牧产业是近代闽籍华侨投资的重要领域,其地域分布、投资时间、来源国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侨资企业的失败不应仅仅归因于这一时期政治动荡、制度僵硬、官吏推诿,华侨经济重心仍在海外以及投资人跨行业投资也是侨资企业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日益强大的中国仍然需要提升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新时期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探讨中国大陆华侨高等学府对华侨华人学生民族情感培养的意义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刘红 《八桂侨刊》2010,(2):21-25
17~18世纪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印尼时期,受当地政府政策和华侨社会自身发展,以及华侨自身心态等原因的影响,华侨在移居地生存繁衍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合。而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珍珠,折射出华侨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民俗文化的迁移与融合也体现了中国和印尼在文化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50年代中叶之前,印尼2/3的中国移民及其后裔选择了中国国籍。出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他们大力兴办华侨学校。一些中国名人以应邀为华侨学校纪念刊题词、撰写论文、发表劝学演说或到华侨学校任职任教等方式,热情鼓励和支持华侨办学。对华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了良好影响,产生了巨大作用。华侨史资料很丰富,但大多散失在民间,应予以充分重视及做好搜集整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考察华人世界共同体想象区域的不同层面时,广东是一个典型样本.《申报》关于南洋粤侨的历史记录,成功地讲述了民国时期南洋粤侨的历史认知,通过诉苦与树标的书写逻辑,建构了民国时期南洋粤侨的历史形象,塑造了民国时期南洋粤侨的价值观念,讲好了民国版本的南洋粤侨故事.  相似文献   

14.
华侨华人儿童在国外知觉到的歧视较为明显,这在年龄较小、国外居住时间较短和第三代华侨华人儿童身上表现尤其突出;文化适应状况整体较好,儿童的年龄较大、国外居住时间较长,其文化适应得就越好;歧视知觉、文化适应与华侨华人儿童的性别、出生地无关;华裔儿童在歧视知觉与文化适应上没有比华侨儿童表现得更好;歧视知觉与文化适应之间存在负相关,个体知觉到的歧视越强,文化适应性越差。各方应积极关注华侨华人儿童健康成长,减少和消除歧视,提升该群体的文化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5.
十万山华侨林场是国家用于安置越南瑶族归侨的农林场。在瑶族归侨的观念中,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婚礼极受重视。巫术是重要的保障工具,贯穿于整个婚礼过程,主要目的是保证婚礼顺利进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它不仅是一种引导婚礼进程、规范两性社会的有效手段,也是瑶族归侨在此过程中传承祖先文化、加强族群认同的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培养什么人"是任何教育的基础性命题,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不同的政权对华侨高等教育的目的"培养什么人"有不同的设定,用来服务于其政治需求。暨南大学作为华侨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经历了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政权的性质各不相同,其教育对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但不管哪个时期、政权是什么性质、学生身份发生什么变化,培养学生具有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一直是暨南大学的重要使命。在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上,由于国内外局势稳定、措施得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华侨高等教育很好地实现了其教育目标,较好地满足了国家对华侨高等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柳菊兴 《理论月刊》2005,(10):162-165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实施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实践在理论实现其目的使命中的作用、围绕着科学理论体系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搞好教学、切实贯彻了“三贴近”的原则、注重科学精神的弘扬、更加讲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等等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以不断提高它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龙丽 《传承》2014,(6):88-89
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是地方城市中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院校的总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是关于励志人生观和励志价值观的教育。探讨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归纳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应该坚持的原则,对我国高校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钰 《八桂侨刊》2011,(2):26-30
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的华侨政策逐渐向“护侨”方向转变。政策的调整符合清政府“张国体”的政治需要。然而,南洋华侨对“国”的认同建立在对“乡”的认同之上,与清政府所强调的“国”与朝廷的紧密联系有所区别。这种认识落差对南洋华侨既大力支持清政府的改良运动,又热烈拥护反清革命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开展华侨华人民间文献收藏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暨南大学图书馆民间文献收集途径主要是广东、福建等地的文物市场,加强纸质文物的特殊保护、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揭示是做好收藏与利用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