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广东精神类毒品犯罪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毒品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制贩“冰”毒和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等新型毒品犯罪迅速发展蔓延。特别是受港澳台境外黑社会毒品犯罪方式的影响与渗透, 在广东、福建等地,毒品犯罪分子不仅制贩海洛因、可卡因等常规毒品,而且开始制造、贩卖“冰”毒。以广东省为例, 从1991年至2004年4月,广东省公安机关共侦破各类制贩精神类毒品案件218宗(其中制贩“冰”毒案件94宗、制贩“摇头丸”案件124宗),共缴获“冰”毒约47吨、“摇头丸”388余万粒、氯胺酮1605千克、安眠酮近3300千克(氯胺酮和安眠酮截止2003年6月),摧毁制毒工厂、窝点89个。  相似文献   

2.
在所有的毒品犯罪中,制贩毒品犯罪是国家打击的重中之重.当前,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制贩毒品犯罪呈现出新的犯罪特点,新的形势、新的特点的出现给我国打击制贩毒品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制贩毒品犯罪的特点入手,进而明晰当前制贩毒品犯罪蔓延的原因,并最终提出打击制贩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与建议来有效应对制贩毒品犯罪.  相似文献   

3.
丘志馨 《政法学刊》2005,22(3):75-77
由于国际毒潮的渗透、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辐射、互动和省内毒品消费市场的形成、拉动,目前广东是“金三角”海洛因向国内分销的中转集散地,是国内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制造、贩卖、销售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全面扩散、多元发展态势,制贩毒品犯罪趋于集团化、武装化,藏毒手法和运毒方式日益智能化。对此,应从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拓展禁毒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夯实禁毒工作基础,完善长效缉毒机制;严格落实吸毒人员全员收戒的措施等方面全力遏制毒品来源和吸毒人员的滋生,为构建和谐广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广东制贩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犯罪活动比较活跃,无论是缴获的苯丙胺类毒品数量,还是破获的苯丙胺类毒品案件数量,尤其是大案要案数量,广东始终在全国居于前列,是我国苯丙胺类毒品犯罪活动的高发地区。广东警方应充分认识到打击毒品犯罪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禁毒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禁毒基础工作,加强重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苯丙胺类毒品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受国际毒潮的渗透和影响,我国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社会危害日显突出新型毒品制贩犯罪活动呈现出国际化、现代化等特征。造成新型毒品日益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制造新型毒品的原材料易购、制造工艺简单、新型毒品的科技含量日益加强,而娱乐场所为新型毒品犯罪提供了理想的温床。对此,应广泛深入的发动群众,拓展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加快科技强警的步伐,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犯罪学的角度,根据毒品犯罪的特征,可以将毒品犯罪区分为五种,即:作为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毒品原植物大规模种植行为;作为有组织犯罪的毒品生产、制造和销售行为;作为街头犯罪的毒品零售行为和毒品原植物零星种植行为;作为白领犯罪的洗(毒)钱行为;作为无被害人犯罪的滥用毒品行为。基于犯罪性质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毒潮愈演愈烈的影响下,广东沿海毒品犯罪问题持续不断,尤其是新型毒品犯罪活动变得越来越猖獗,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对该地区的新型毒品犯罪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深入分析广东沿海新型毒品犯罪问题的现状、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希对广东沿海地区今后遏制新型毒品犯罪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有关毒品管制法规,非法从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其他与制毒、贩毒、吸毒有关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大陆,毒品犯罪本早已禁绝,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贩毒集团的不断渗透,将大量毒品从“金三角”地区偷运我国转运境外,使我国深受其害:毒品犯罪死灰复燃,贩毒、吸毒活动呈迅速蔓延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现象也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形势亦十分严峻。据报道,1991、1992两年破获的制贩毒品案件有22,050起,缴获海洛因6409公斤,鸦片4661公斤,逮捕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9.
毒品犯罪一直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自从鸦片战争开始,毒品在中国逐步开始蔓延,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一直是紧抓不放从严处理的。然而,在毒品犯罪的高发地区——云南边境,新型的反侦查运毒方式也在不断出现,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女性进行贩毒活动。本文将通过对云南边境地区女性毒品犯罪尤其是贩毒方面的分析,提出一些理论设想,从而在理论上寻找缓解边境地区女性毒品犯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斌  张建强  王晖 《检察风云》2005,(17):38-39
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一举摧毁了一个辐射全国,境内外人员相互勾结的特大制贩毒品犯罪网络。  相似文献   

11.
祝卫莉  郭维丽 《政法学刊》2009,26(1):101-104
在国际毒情形势大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广东省缉毒斗争的日趋严峻,毒品犯罪必将朝着有组织犯罪的趋势发展。就当前广东省有组织制、贩毒案件的特点而言,可采取的侦查对策有:树立情报意识,实施情报导侦;树立经营意识,实施延伸侦查;采取控制下交付,实施监控侦查;加强侦查协作,实施合作侦查;有条件的提供机会,实施诱惑侦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外国人涉毒犯罪案件不断增多,毒品犯罪案件已成为外国人在广东省境内犯罪主要的类型,呈现出犯罪主体有组织化、犯罪手段多样化、利用物流快递渠道贩毒、案件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广东警方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完善日常管理和重点管控模式、依法将在粤外国人的非正式组织纳入政府管理、建立快递业的禁毒“大查控”体系等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在粤外国人涉毒犯罪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月7日,广东省法学会禁毒法律政策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市举行,会议主题是"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禁毒执法、司法热点问题研究"。会议采取专家论坛与专题论坛相结合的形式,为理论界与实务界两者的契合提供了平台,创新了年会模式。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毒品侦查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广东毒情严重,网络贩毒、利用物流和快递贩毒、外国人贩毒等成为近年凸显的犯罪形式,毒品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存在诸多不足,没能形成证据链条,电子证据获取与运用困难,会议就上述几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广东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从分布情况看,呈现明显的地域和行业特征。从纠合方式看,以地缘为主,大多结构松散,反应迅速。从主体类型看,分为外省人员主体型、省内外市人员主体型和境外黑社会组织成员渗透型。从违法犯罪客观方面看,暴力性特征明显,违法犯罪类型多样化。这是因为少数地方和部门对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流动人员生活环境的改变,致使流动人员处于不受规制状态。流动人口的流动呈明显的无序性、盲目性特征,缺乏规范和引导。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存在打击盲点。应该切实提高认识,把打击、防控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与外省来粤务工人员流出地的沟通协作,构建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共管体制;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维权工作;整合资源,构建整体作战格局,提高打击、防控流动人口中违法犯罪团伙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论广东贩毒犯罪案件的特点及查缉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广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贩毒犯罪案件较为突出。为了有效地侦查贩毒案件,本文具体分析了贩毒犯罪案件的一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缉毒的具体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6.
It is to be expec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n economic space within the E.C. and the increased accessibility of Eastern Europe will lead to new patterns of cross-border crimes. So do the risks of becoming a victim of one of those crimes. However, the risks may not be spread evenly: some markets may become more affected by crime-entrepreneurs than other markets, though most attention is devoted to drug trafficking and drug money related money-laundering. However, organized drug trafficking and organized fraud are not so neetly seperated. From crimeentrepreneurial point of view one can broadly speak of cross-border crime markets in European regions.The criminological implications may be the development of Euro-crime markets in which crimeentrepreneurs develop lasting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and cross-border organizations. This is already the case on the illicit drug market. Crime patterns on the field of organized commercial crime, toxic waste trafficking or EC-fraud point in the same direction. The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and law enforcement alike are that withou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of prevention and cross-border police investigations organized crime may well intertwine into the developiing European economic and social structure thus acquiring a corrosive foothold in the legitimate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张昆 《政法学刊》2011,28(1):120-124
近年来,国际贩毒集团有组织、有预谋地将"金新月"地区毒品向广东和新疆两地贩运,形成了境外指挥、境内接应、新疆中转、粤沪集散的局面,其影响已由潜在威胁变为现实危害。粤疆两地警方必须在加大堵截力度的同时,加强禁毒执法协作,形成合力,树立禁毒"大情报"的观念,严厉打击"金新月"地区贩毒集团、网络和毒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