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记·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何谓慎独,先看一例。清朝雍正年间,叶存仁先后在很多地方做官,历时三十余载。一次,在他离任时,僚属们派船送行,然而船只迟迟不启程,直到明月高挂才见划来一叶小舟。原来是僚属为他送来临别馈赠,为避人耳目,特地深夜送来。他们以为叶存仁平时不收受礼物,是怕别人知晓惹出麻烦,而此刻夜深人静,四周无人,肯定会收下。叶存仁看到此番情景,即兴写  相似文献   

2.
潘春华 《群众》2014,(12):88-88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领导干部的“德”看似无形,却力量无穷。综观焦裕禄、沈浩、杨善洲等有形的正能量,他们所坚守的精神家园、诠释的道德内涵,对社会文明风尚和道德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3.
林伟 《今日海南》2013,(3):19-19
做好政府工作,公正廉洁是立身之本。“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而不是为老婆孩子用权、为亲朋好友用权、为自己哪个小圈子用权。”今年2月,海南省省长蒋定之在六届省政府第一次常务(扩大)会议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袁勋  蔡磊 《群众》2012,(2):57-58
自行车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交通工具,便捷、健身、环保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广大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之一。诚信是每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千金一诺、立木取信等历史典故。自行车与诚信,看似两个难以有交集的概念,在张家港市却实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王祚桥 《理论月刊》2004,(12):117-118
我国具有悠久的德治传统,在治国上表现为“外儒内法”,儒家德治和仁治的思想占有主导地位。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思想,是对治国理论的推进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5,(8):12-13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对多年来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十七大精神更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立身为政的思想基石,只有把十七大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才能更好地践行我们党“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个别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产生扭曲,有的人在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下自我陶醉,贪图安逸,追逐名利。由于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与威望,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因此,领导干部要注重从政道德修养,也要做官先做人,更要为官重修德。  相似文献   

9.
以德为贵,重视道德,崇尚情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突出特色。我国早有“太上贵德”(《礼记》,“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的古训。古人讲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也是把德置于首位。其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10.
马乃骏 《群众》2012,(4):80-81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更是有效领导、成事成人的力量之源。古人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强调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这对领导干部而言,尤为重要。如何修炼好自身,加强党性,笔者认为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1.
树立党的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党维系自身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统战部门是党的统战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推动者,统战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绝大多数是中共党员。因此,广大统战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的意识,躬身践行党的宗旨,切实将党的统战工作作为事业来做,最大限度地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最广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以德行政作为以德治国的实现手段和方式,如何准确理解以德行政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从以德行政涵义入手,分析了以德行政与依人行政、行政道德、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以德行政在公共管理中的必然性,以及以德行政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尚伟 《时事报告》2013,(5):37-37
诚实守信,简称诚信。心口一致谓之诚,言行一致谓之信,诚实守信意即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信守承诺。从伦理意义上讲,诚实守信是一种底线道德,是立身做人的最起码要求。它就像道德体系大厦的基石,是其他一切高尚道德发生和发展的依托。中华民族历来强调诚实守信。关于"诚",朱熹认为,"诚  相似文献   

14.
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无信,不知还能做些什么。可见,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一种基本品格,也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底线。诚信危机在有宗教基础的国家是很难想象的。因为宗教在家庭和社区中,就能完成对个人价值观的培养,各大宗教都有关于神的惩戒与报应的教义,这能让个人从小就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中国的状况与那些宗教国家不同,过去更多是依靠家族与文化传统的教育,来培养个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要求,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从政道德是从政者在其工作实践中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至关重要,有德才能从政,无德无法从政。  相似文献   

16.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无论是对个人来说,还是对国家、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的迷失,激励机制的逆向选择,都可以导致道德滑坡和信任缺失。要重建社会价值观,最重要的就是理清价值观,形成复合的价值观,并鼓励逆向选择的制度,建设鼓励选择好而不是选择坏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为了提高读者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各图书馆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推出了很多举措。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馆员始终是服务的主体,也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面对读者,在主动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能否建章立制并形成一个有效的馆员服务体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一、以德行政的现实意义道德危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病症,在过去30多年改革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疏于社会道德文化建设而又缺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连贯续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先后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和权威失落、道德困惑、价值迷茫、道德滑坡和社会伦理秩序危机等都在考问着我们的政府。政府的公信度如何,也即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信任度如何,不仅影  相似文献   

19.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从词源学上,二者具有相似性;在哲学史上,二者也往往被混用。黑格尔是最早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的哲学家,这一区分体现出了作为他律原则的“伦理”与作为自律原则的“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实践理性。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实现道德文明的代际传递和科学知识的迭代更新,因此,在注重个体道德自我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师生伦理共同体或整个社会伦理实体的构建。只有实现伦理实体和道德自我的和谐共生,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各自的道德主体性,养成“求真向善”的德行,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有学者指出:“以德治国,应从以德治家开始,如果每个公民都能切实地做到以德治家,那么,以德治国则水到渠成。”浙江有一个从南宋初年延续至今的大家庭,870年来,这个家庭一直因道德风貌出色而著称,代代出清官,朝朝皆良民,只有佳话连篇而从无丑行记录,被世人称为“东方奇迹”。如今,这个家庭已繁衍成一个小镇,这个年创利税8亿元的经济重镇,依旧是民风淳朴、崇尚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