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多次要求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以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并非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顺差背后有深层次的问题。缓解中美贸易顺差需要正确定位中美经贸关系、切实加强中美经贸合作、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8日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发表题为“共同开创中美经贸合作的新局面”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就发展中美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提出五条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是:“互利共赢。从大处着眼,既要考虑自己利益,又要考虑对方利益。”从“互利共赢”这一角度重新分析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和为什么中国现阶段人民币应该保持基本稳定,对我们正确理解人民币升值问题是非常有益处的。人民币升值并不能解决由结构问题导致的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不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太低,人民币升值并…  相似文献   

3.
王东 《学习月刊》2012,(23):38-39
近年来.全球范围带有连锁性和示范性贸易保护政策的频繁使用.中国则在贸易保护政策风潮的冲击下身受其害.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WTO)成员国。特别是中美贸易争端事例频繁发生.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惩罚”压力。显然.中美贸易争端从未止歇.这既反映了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矛盾进一步激化的一面.也反映了贸易争端下中美国家利益博弈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中美两国麻烦不断,相互关系曾一度跌入低谷。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言而无信.公然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同时在贸易争端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中国实施无端打压。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责任在美国。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以来,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双方围绕贸易不平衡所产生的矛盾与争执已成为中美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促进货物、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6.
张军果 《唯实》2010,(12):67-69
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自2003年迄今已有7年多的历史了,期间几起几落,尔今又成为中关较量的焦点。那么,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其深层根源何在?我们要应对和摆脱这种没完没了的争端,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狼共舞”。  相似文献   

7.
中美两国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达成协议,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清了最大障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中国服务贸易市场,这是我国政府所作的有效承诺。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的竞争力相对薄弱。为此,研究“入世”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并在竞争中把握机遇,力求壮大自身实力,就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性问题。一、当代国际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近3O年来,随着世界贸易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服务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1970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10亿美元,而到1996年,则高达1260亿…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对华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相东 《新视野》2012,(2):39-43
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本文首次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三大贸易保护理论,分别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利益集团和技术转移三个方面分析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三大主要形式产生的经济与政治原因,并简要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加强与美战略对话和贸易谈判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动中美各方力量,削弱美国特殊利益集团的不利影响;立足于本土研发,进一步推进“科技兴贸”战略.  相似文献   

9.
安兆祯 《奋斗》2010,(3):51-53
<正>中美贸易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数量明显上升,而且在中国所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中,涵盖了反倾销、反补贴的"两反"和保障措施、特保措施的"两保"全部四种形式。特保措施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作为一项特别措施加入,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少被使用。2009年美国针对中国频繁使用特保措施,说明中美贸易摩擦正在升级。深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后因素,对于研判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9年国际经济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这些问题主要有: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贸易保护主义;主权财富基金等。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16):4-17
进入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美双方在经历了谷歌事件、对台军售等一系列对抗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又高调提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之间似有全面“开战”的迹象。与此同时,日本、欧盟也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而中国政府则坚持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需选择适当的时机。  相似文献   

12.
赵勇  刘雅 《新视野》2018,(5):56-61
中美两国围绕失衡调整的贸易摩擦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分析特朗普政府平衡中美贸易的真实动因,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不但人为地放大了对贸易失衡问题的关注,也选择性地忽略了贸易失衡对于美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其围绕中美贸易失衡的很多论述都带有强烈的伪命题属性。同时,特朗普政府并不在意是否能够真正地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除了政治作秀之外,其真实意图在于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施遏制以及实现更多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链呈现出模块化特征,经济组织结构也向模块化结构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的产业组织模式。资源的不同和知识资本的差异使模块化网络中模块异质性特征凸显,而异质性又具有放大比较优势的效用。中国和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已逐渐成为两国的贸易主体。模块化组织异质性特征扩大了中美间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成本和技术差异,促使两国发挥其要素禀赋优势,合作互补,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2010—2017年中美两国关于通讯设备和集成电路相关产业(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研究显示,模块化产业链中异质性的存在进一步放大了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间的比较优势,使中美在通讯设备贸易中存在利益互补和利益共同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际服务贸易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服务贸易是随着战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作为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新兴产业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不仅在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支柱产业的战略替代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且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缓冲作用。1996年世界服务贸易达到1.2万亿美元 ,相当于世界货物贸易的四分之一。服务贸易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也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一、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二十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才春 《党课》2009,(10):84-86
2009年7月6日,我国首次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跨境贸易正式启动。上海电气集团、上海丝绸集团、上海环宇进出口有限公司三家企业与中国香港、印尼的贸易伙伴签订了首份采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贸易合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完成了第一笔由内地企业出口香港、贸易货款经中国银行(香港)汇入内地的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入汇款业务,以及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汇出汇款业务,从而使中国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唐福泉 《理论学刊》2007,(3):102-104
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在两国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指出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双重性质,即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既是美国总体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又是美国总体对华政策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影响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订的因素可以看到,未来一个时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将保持稳定和良好状态,但中美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7):8-8
美国承认中国没有操纵汇率 5月27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并未操纵货币汇率以获取不公平贸易优势。这份半年度报告指出,从去年6月中国开始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直至今年4月底,  相似文献   

18.
跨境人民币结算作为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规避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成果丰硕,前景乐观,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跨境人民币结算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已与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加入 WTO谈判步伐的加快,认清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数字贸易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中国与美国在数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分歧主要围绕"数字版权保护不力"、"专利申请和多级保护计划中针对外资的歧视性做法"、"强制开放源代码以及其他技术转让要求"和"非法网络入侵"等问题展开。美国特朗普政府比奥巴马政府更注重强化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以《美墨加协定》(USMCA)为代表的贸易协议涵盖了该政府在数字知识产权议题上的最新诉求:将"开放源代码禁令"扩充适用于除大众市场软件之外的基础设施软件;将"算法"、"密钥"和"商业秘密"新增至"开放禁令"列表;强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责任。这些最新要价预示着中美数字知识产权之争很可能由此升级。中国应高度重视和适当满足美国在数字知识产权问题上提出的一些要价,在保障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予以部分对接,同时另辟蹊径从非知识产权角度出发解决中美知识产权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