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报人瞿秋白     
张家康 《世纪风采》2014,(10):15-19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办刊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义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2.
朝东 《世纪风采》2020,(6):21-24
瞿秋白是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创始人之一。从在中共三大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担任《新青年》季刊主编起,他在大革命时期就先后编辑、主编过《向导》周报、《前锋》月刊及《热血日报》。大革命失败后,他又成为党的地下报刊的首创者、领导者。在他倡导下,党创办了《布尔什维克》《红旗日报》《实话》《斗争》等一批重要报刊,在党的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而他在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成为《红色中华》的最后一任主编,为《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的使命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与报刊结下难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他就与友人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职业报人之路.回国后,他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这些报刊凝聚着他青春的精力和智慧,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鲜活纪录.  相似文献   

4.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5.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时代巨人,毛泽东及其思想的神奇魅力,愈来愈为世人所称道.那么,是什么条件把毛泽东造就成时代巨人的呢?这不仅与时势、历史、社会、家庭及师友有关,从一定意义上说,还与其积极接触革命报刊,参加办报密切相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毛泽东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就和其它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一样,十分重视做革命的宣传工作,与进步报刊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报》、同盟会的《民立报》、鼓吹科学民主的《新青年》等,都成了毛泽东青年时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于他形成初步的革命世界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中,毛泽东从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对报刊的作用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他早期的革命活动中曾先后多次办报刊,直接主办过《湘江评论》、《新湖南》、  相似文献   

7.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县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为阵地,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以笔代剑展锋芒,积极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行为,在战火纷飞中唤起了中华  相似文献   

8.
继评为全区优秀期刊后又进入一级期刊行列近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了解到,在2008年度全区报刊质量检查中,《共产党人》被评为一级期刊。新闻出版局按照报刊质量管理的规定,从政治、业务、编校、出版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比,认为《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9.
1942年6月12日,在陕西汉中西北联大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个穷学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就是这位被病魔夺去性命的大学生,当年在重庆《国民公报》副刊《文群》上,在香港《时代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诗作.在西北大学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杨晦教授致的悼词中曾把他比作英国诗人雪莱.著名作家端木蕻良在40年后的一篇纪念文章中说:“假如给他以充足的时间,他会表现出与马雅可夫斯基近似的锋芒来.” 他就是在抗日救国的时代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东北青年作家群中的一名斗士和诗人——李满红.  相似文献   

10.
文汇报日前刊登消息说,我国报刊结构将有较大调整,各新闻出版单位面临“生死”考验。文汇报称,据《文汇读书周刊》报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近日在对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贝塔斯曼读者俱乐部等十家新闻出版机构进行调研后,就即将推出的报刊淘汰机制等接受了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柳斌杰提出了报刊“有‘生’有‘死’”的说法。他说,现在要“生”一个报刊很难,要“死”一个报刊也很难。因此,新闻出版总署准备推出报刊淘汰机制。在接受《文汇读书周刊》记者采访时,柳杰斌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具体问题有两个:第一是调整结构。由于计划  相似文献   

11.
在最近几年的香港十大富豪排名中,李嘉诚都以拥有总计超过200亿港元的资产而名列榜首。他不仅是香港首富,按美国《幸福》杂志的调查统计,他还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华人”,即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在香港知名度很高,也是各国报刊上谈论最多的华人企业家之一。美国最负盛名的《华盛顿邮报》说他是“真正的华人男子汉”,美国《时代周刊》称他为“天之骄子”,香港各大报刊的评论文章中,“风云李”、“李超人”的字样更是举目皆是。但是内地一  相似文献   

12.
一、民国初年的江西新闻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临时政府成立不久,随即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江西各地陆续创办了一批新的革命的报刊,一些分属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报刊也办了一些,主要集中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昌和港埠九江、赣南重镇赣州等地.这段时间报刊总的发展情况,以1913年8月18日江西讨袁军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虽然有一些是依附于军阀、政客、封建势力,但总的说来,革命派的报纸无论是数量还是声势均占了绝对优势.这一时期光是在南昌创办的报刊就有22种,主要有《晨钟报》、《大江报》、《新闻讯报》、《和平报》、《正义报》等.《大江报》社址在南昌荆波苑,为日报,对开8版.该报创办于辛亥革命前夜.后随形势发展,愈来愈表现出革命倾向.1912年4月,袁世凯  相似文献   

13.
“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华罗庚回国后,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他相继在《人民日报》和《数学通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学是我国人民所擅长的学科》、《自然科学工作者不应忽视政治》、《一个数学工作者学习 <实践论>与<矛盾论>的初步体会》等文章,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同时,作为一个基础理论专业的科学家,华罗庚还比较早地意识到要把自己的专业和研究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福祉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1924年7月,任国桢经过6年的勤奋学习,于北京大学俄文系毕业.父亲希望他毕业后立即到哈尔滨去,那里俄国人多,做买卖一定能发大财.然而,他早已立志跟共产党闹革命,并在这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仍住在北京景山街同德公寓8号,努力译著《苏俄的文艺论战》,并为此书的出版事宜开始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从1923年开始,苏联文艺界发生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论战.任国侦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注意到俄文报刊上的这场战斗.他不仅细心地阅读、研究《前列》(艺术左翼战线)、《纳巴斯徒》(在前线)杂志和《真理报》上发表的各派论战的文章,而且细心地精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加以翻  相似文献   

15.
四、永安进步报刊活动达到的高潮 1943年以后,改进出版社遭受多次打击,已经是“名存实亡”,“苟延残喘的境地”。但是,进步报刊活动在永安既已发韧,就此阻止它前进的步伐,仍然是不可能的。地火在地面下运行,短时的低落仅表明更大的高潮将要兴起。后来永安事态的发展也果真是如此:改进社是衰落了,但是东南出版社和福建社会科学研究所又发展壮大起来。另外还出现了《建设导报》和《民主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永安进步报刊活动掀起了又一次的高涨。  相似文献   

16.
1941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年代.为适应形势的要求,中共中央于5月15日决定将《新中华报》和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创办《解放日报》.但《解放日报》创刊之初存在着党性不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问题.因而,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从1942年春开始,《解放日报》进行改版.经过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党性、群众性鲜明,文风活泼,为在此后办好党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对于党的新闻理论体系和报刊工作方法的确定,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报刊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绍棠是我国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起步很早,13岁时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1年,刚满15岁的刘绍棠写出了他初露头角的小说《红花》。稿件寄到《中国青年报》后,受到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柳青的赞赏。经与陈绪宗总编商定,这篇小说被特别安排在1952年元旦刊出,还破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19.
李会一家祖孙三代五口人住在一个院内,一家人和和睦睦、幸福恬静地生活在一起,成为大家称赞的"和谐小康家庭". 李会是农四师七○团四连的职工,今年41岁,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他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姐妹都已出嫁,只有他留在了父母身边,和妻子一起尽着孝道.李会一家人喜欢看书,书是这个家庭的精神食粮,全家有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我国古代名著如《隋唐演义》、《兴唐传》、《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呼家将》等,全家人看得有滋有味;颂扬英雄的作品如《烈火金刚》全家人看得热泪盈眶;还有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三言",全家人更是津津乐道.除此之外,李会还先后订阅过《法制天地》《半月谈》等报刊,李会一家人轮流看,看完后,还对书报中的内容进行评论交流.  相似文献   

20.
得益于我的良师得益于我的良师开始后,我又到各村去征订报刊,支部书记们第一句话就是:“其他报刊我们选择,《党建》杂志我们必订!”我感到很蹊跷,就问:“怎么大家都这么喜欢《党建》?”书记们总是这样解释:“《党建》办得好,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刊登的文章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