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社会.转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要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地位就必须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确解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实践的关系问题 ,从而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定位奠定了历史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而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创新。中共十三大报告全面提出并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确立的标志。这一理论准确地界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方位,有效避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阶段方面不切实际的理论空想和消极思潮,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跨跃式发展,成为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年”的说法包括了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前结束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急于求成等历史事实 ,这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历史背景的一个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初始阶段、包括若干个发展阶段的很长的历史过程 ,当前我们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重要阶段 ,这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与具体过程的一个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逐步完善、永无止境的渐进的历史过程 ,实际上已经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包含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而且能够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系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时间上一先一后,在内容上递进向前紧密相联,都统一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郭于晋 《传承》2014,(10):74-75
党的十三大首次作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以后历届党代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有新的认识。我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取得了广泛的共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论的基本思想,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江泽民依据新情况、新经验,增加了新内容,使之更加完备。从毛泽东到江泽民在实践中的拓展,体现了三代领导集体对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的卓越才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非凡的理论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和鲜明的历史时代背景;就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而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以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为历史根据,以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为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新民 《半月谈》2005,(6):29-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正如社会主义本身要经历不同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和谐程度。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育程度同样不可能达到高级程度。我们只能依据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国立 《前沿》2006,(5):10-13
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正确的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茂盛 《前进》2000,(5):25-29
自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之后,十多年来,我们党不仅一直坚持这一理论,而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其更科学、更完备、更全面。就是在这种执着的坚持、丰富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它的巨大价值,不断地显示着它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而这种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反过来又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决心在未来的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鼎良 《求索》2011,(5):107-108
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科学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性质、目的、动力等一系列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指导着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始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辩证运动过程,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特定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是既定的,社会发展只能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其开辟道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关系,依据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作用调节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建立起适合生产力水平的效率与公平的张力结构是社会改革的出发点。市场追求效率,政府管理公平,市场不会犯错误,公平与效率的结构失范引发的社会不公,不能怪市场,只能问责于政府,强调效率优先不能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效率的实现与进一步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公平底线之上的。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新中国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指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则是该理论的合理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阐述,既是对我国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和“三大改造”中存在问题的重大反思,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位置的科学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的不断展开,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新的认识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同时也客观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社会20多年来发展的新变化。在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前两步战略目标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对于在新阶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出发 ,透彻的分析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并阐述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 ,论述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以及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重要的思想渊源;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点的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直接理论来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一个孕育和形成的过程,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客观的 ,它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又是一个分阶段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动态过程。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特定的实现程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文化建设应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 ,新文化建设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 ,文化建设多样性和大众化及科学性的思想 ,为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