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亲作为两个不同的民族政权或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和亲对于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而言,和亲促进了中华民族和平统一政治共同体的发展、互利互通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六合同风”文化共同体的发展和血脉相连亲缘共同体的发展。和亲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同样能够为今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经验与精神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政府邀请,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一行于3月间日一20日在山西省参观访问。诗琳通公主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王后的女儿,现任泰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曾九次访华,对我国水利、农业、手工艺、历史、文化、考古等比较感兴趣。诗琳通公立一行先后在山西省参观、访问了平遥古城、祁县乔家大院、浑源悬空寺和大同云冈石窟。每到一处,诗琳通公主都是兴致勃勃,勤于笔记。在上述景点,她用中文写下了‘看城雄姿”、“名毛之典”、“空中显佛”、“佛光永驻”的题字。在参观访问中,山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物、古代建…  相似文献   

3.
任何历史书写都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需求的反映,“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也是如此。受到“天下观”和“疆域观”的影响,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现代意义的“疆域沿革史”。民国时期,基于中国传统的“政区沿革”的研究,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王朝疆域为描述对象的“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其目的在于唤起民族自豪感以及救亡图存。1949年之后,曾存在多种“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历史书写,差异在于涉及的“历史上中国疆域”的范围。最终谭其骧提出的方案占据了主导,因为其满足了对内强化民族团结、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对外抵制各种对我国领土无理要求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4.
徐杰舜 《当代广西》2008,(23):44-47
19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粉碎了殖民主义的枷锁,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而中国共产党则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口号,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处理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复杂的民族问题,实现了中国民族的大团结。在中国的民族团结中,广西是实现民族团结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5.
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城所在的勐董芒弄坡上,长着一棵“三合一”的菩提树,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民族团结树”。2009年5月,我们来到勐董,在“民族团结树”下和几位曾见证佤山历史的老人,一起留了影,录了像,并且商讨如何为佤山建设和发展再作些贡献。  相似文献   

6.
前言     
《政协天地》2011,(6):4-4
全国政协《关于加强文史资料工作的意见》规定:政协文史资料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对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贾庆林主席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三亲性”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坚持文史资料“三亲”特色和统战特色,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民族团结再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谋 《今日民族》2009,(10):53-55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人民幸福;民族分裂,则祸国殃民。西藏“3·14”事件和新疆“7·5”事件,破坏了我国部分地区的民族团结事业,迫使我们要认真思考民族团结工作。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深入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访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8.
"邘新社亲"具有500多年的历史,不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邘新社亲"群众用结"社亲"这种古老的民俗,都一如既往地一家亲。探究"邘新社亲"的起源和发展延续,对于总结民族团结经验和创新民族交流形式,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视域下,"社亲"机制的维系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亲"的社会影响力需要增强宣传力度加以扩大,"社亲"机制的运转需要更加规范,尤其是需要构建"社亲"经验交流网络平台以强化民族团结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史书关于匈奴和西域传记中,两汉与匈奴、西域诸国进行的和亲与人质政策贯穿于两汉的整个历史,因此,我们不妨将两汉的和亲和人质看成是一种被“制度化”的常规。本文依据史实,着重讨论这两种“制度”发生、发展及其背后可能的“法理”。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和为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孔子《礼运大同篇》里的内容,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和谐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丈地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许昌县苏桥镇大地和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丈地是一个回汉杂居的大村,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回汉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  相似文献   

12.
昭君墓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已有上千年,并且有不少以这人故事为题材的戏剧流传至今。昭君在历史上是一位民族团结的使者,她的墓也成为历代各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西汉元帝时(公元前一世纪中叶)的宫女,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竟宁元年(公元前三十三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与汉和亲,元帝便将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来受对为宁胡阏氏。这次和亲之后,呼韩邪  相似文献   

13.
玉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作为政府的民族宗教工作职能部门,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委的领导、指导下,在民族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一、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常抓不懈。长期以来,玉溪全市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热点”问题。市民宗局针对历史经验教训,围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这个中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向全市广大干部、各族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  相似文献   

14.
刘进军 《青年论坛》2009,(3):131-133
新时期的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完美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合起来,达到了历史的本质真实和艺术形象真实的内在统一,焕发出“真实”的光芒。首先,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以重大的历史真实事件来结构小说;其次,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塑造了一批真实的历史人物;最后,新时期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在文本中营造了真实、浓厚的历史氛围。  相似文献   

15.
“甘罗十二拜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用人范例。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我们结合实际,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贯穿于妇联各项工作之中,以“巾帼民族团结工程”为主要载体,在各级妇联组织和各族妇女中层层签订《民族团结公约》,实施“民族团结手牵手、扶贫帮困一对一”行动,深入开展“四个认同”(即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7.
胡汉和亲昭君出塞在那遥远的年代,胡汉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两地的人民长期苦于战乱之害。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汉庭,“远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欣然同意,问宫女谁愿意出嫁  相似文献   

18.
金霏 《今日广西》2008,(7):36-37
伊能静是娱乐圈公认的才女,今年38岁的她戴着皇冠、穿着蓬蓬裙出现在“迪士尼小公主嘉年华”的活动现场。面对全场来宾.她意味深长地说:“白雪公主、仙蒂公主、美人鱼爱丽儿公主都是我喜欢的公主.我从小也梦想自己能成为公主。但是长大后才发现.要成为真正的公主.必须拥有善良、勇气和智慧,更要顽强地战胜种种磨难。”  相似文献   

19.
赵丽  刘倍越  马超润 《创造》2023,(3):72-74
<正>近年来,安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乡村振兴为抓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始终,通过组织引领,创新“民族团结+”模式,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上齐发力,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奏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20.
徐幹“美育”概念的最早提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早已出现。徐斡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美育”概念的人,他的“美育群材”说与席勒的“美育”概念的基本内涵非常接近,但早了至少1570年。徐幹的“美育”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的礼乐教化的美育传统和美育观念,体现了儒家美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