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理论》2014,(36)
当下,高校青年中"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仍然存在,这给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探究科学而高效的教学模式变得迫切而重要。在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进行准确定位,努力把握该群体五大显著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构建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主要方法,以情感激励教育为主线,以倡导教师追求教学理想从而引领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动力"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要使实践教学真正收到实效,就必须拓宽教学渠道、创新教学方法。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采取了一些举措,积累了一定经验。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探索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3.
赵永进 《学理论》2011,(15):292-29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受实践教学时间短、经验欠缺、经费困难、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状况令人担忧。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其内容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促使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互为依托,互相补充,有助于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对高校而言,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估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体系的现状,并对如何完善评估体系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孟林  王志雄 《学理论》2009,(12):190-192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导向性、现实应用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它不是简单的知识性和单向性教学,而应遵循“教师-学生-教师”有机循环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动态的,以解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为先导,以正确引导学生建构价值理念为重心,以形成政治价值认同感为归宿的教学模武。该文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动态模式及进一步完善这种教学模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2)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近年来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转型。而新的市场理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以及综合化,我国诸多的高等教育院校也应运而生,例如学术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等,由于各类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院校招收的学生之间也存在较多的不同,就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而言,学术型院校的学生的教学效果会略高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这也是由于目前应用性高等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要强于思考能力所造成的。而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将对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煜 《学理论》2010,(15):265-266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我国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关键。而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综合评价体系、管理和保障工作、教师的队伍建设等方面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展现高超的语言艺术,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和永生难忘的课程,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教学实践出发,思政课教学语言应该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言行一致、浅入深出和切中肯綮,实现教学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特质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清伟 《学理论》2011,(16):253-254
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学各个环节的个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并未充分彰显,明确并落实思想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化和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亢莹 《学理论》2013,(15):274-275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理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针对艺术院校的特殊性以及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增进师生教学互动是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把握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并探索构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策略以及适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的三种具体教学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余进军 《学理论》2012,(15):236-237
案例教学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学方法,它能有效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在教学活动中"思政"课教师应结合医学生特点,精选案例、巧设问题。通过医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讲述和评论等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帖兰 《学理论》2013,(14):345-346
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就会出现思政课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现象。随着高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头脑风暴法为我们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接受理论强调对接受主体作用的认知和发挥,为我们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要结合教学实际,注意分析和把握学生、教师、教学内容、传导者、接受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机理,借鉴接受理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刘振琴 《学理论》2012,(22):241-243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显现出“生命困惑”、“生存弱化”、“生活迷茫”等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必须贯穿“三生教育”,通过加强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加强生存教育,使大学生学会生存,适应社会;加强生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玉琼 《学理论》2010,(13):172-173
新疆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谭晓燕 《学理论》2015,(2):188-189
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是主渠道,专题化教学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归纳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杨小明 《学理论》2013,(12):272-274
主要介绍了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试点班教育的背景与发展路径,探讨了试点政法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重点提出了要针对试点班学生的特点,变革教学内容,加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试点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目标,亟须进行考试改革。针对当前考试中存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成绩构成等方面的不足,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措施如下:增加实践考核内容;丰富考试方式;优化考试成绩构成;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刘东梅  雷虹艳 《学理论》2013,(21):383-384
加强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培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高校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主渠道、主阵地,必须以培育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为教育目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建设,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党校、党团组织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培育合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追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 ,相对滞后的政治文化是阻碍政治现代化的“瓶颈” ,因此 ,有必要对它发出“再三”追问。追问一是进行政治文化再批判的必要性在哪里 ,如何在再批判中凸显其指导、整合、铸造、调适政治现代化的价值与功用 ;追问二是必然融入全球化的政治文化能否以及怎样闯过“不被淘汰”、“体面融入”、“成为领先的一员”这“三关” ,用以服务于政治现代化 ;追问三是指导并推进政治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的基础生态要件是什么 ?它们分别是邓小平的民主政治理论、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文化与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着力塑造政治文化精英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