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菲 《学理论》2009,(19):266-267,273
肖邦是音乐史上最具独创性的作曲家,他一生专事钢琴音乐的创作.其作品个性突出.特征鲜明。与众不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肖邦的音乐注重旋律的歌唱性和装饰性,强调声乐性和器乐性的互相融合。他的和声大胆新颖.钢琴织体独特,曲式结构灵活自由。同时他的音乐诗意连绵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可以说他在钢琴音乐创作的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为19世纪的钢琴音乐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张大立 《学理论》2014,(8):153-154
要评论夏克里亚宾的作品实在不容易,因为了解他作品的人为数不多,有深刻研究的更是很少。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他自己的神乎其神、似是而非的神秘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早在青年时期已经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因素逐渐成为他的音乐以致全部生活的核心。作曲家用特殊的配器手法,塑造了独特的音响效果,以寄寓他的哲学思想,乐曲的和声和色彩曾被誉为"世上仅有的神妙音乐。"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同处在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尚待确立,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他们的人生哲学进行考察,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人生观的树立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者人生哲学的相同之处在于:认为人生的处境有其必然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处境;要采用中道的生活方式;推崇沉思的生活;德性可以改造;德性可以带来幸福,强调精神幸福。不同之处在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哲学是建立在其四因说、潜能与现实说等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他人生处境观虽然包含有宿命论的观点,但更强调人具有自由意志;他怀着积极的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境遇,富有理性主义色彩;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而思辨是幸福中最本质的东西,他推崇思辨的生活方式;幸福的获得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需要外在的条件和运气。而孔子人生哲学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他的人生处境观包含有循环论的观点和天命论的因素;他所主张的积极入世人生态度,更具有进取性和现实主义色彩;在人生方式中,他推崇中庸之道,重视用感悟来体验中庸的精神;他的仁学思想构成了他的德性论的核心,并贯穿于他的理想观和幸福观,他强调以仁来德化人,把仁作为理想的人格品质,把恢复周礼作为自己的政治抱负,认为德性就是仁。幸福是依附于仁之上的,达到仁的境界,人就能享受安贫乐道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一种声乐体裁,具有中国特有的民族气质与民族风格。自诞生以来,以其诗词特有的文学韵味和旋律的清新优美赢得了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生成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将其创作方式大致划分为四种,进而发掘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柴玉洁 《学理论》2009,(9):129-131
莫言的作品在历史背景下述说着中华民族的过往,它能深入到我们选择性遗忘的历史图景让我们在其作品的死亡意识和生殖崇拜下去解读莫言及其作品的生命意识,他以鲜明的色彩,大胆的叙述去体悟大地民间的生命强力,莫言代大地立言,去为失去话语权的人们唱响生命的悲歌。  相似文献   

6.
李光 《瞭望》1985,(51)
他是一位在世界作曲比赛中为中国赢得荣誉的作曲家:一九八三年,他代表中国作曲界参加国际韦柏室内乐作品比赛。在二十六个国家的八十二部作品中,他一举夺得第二奖。那时,他还年轻,只有二十六岁。但是,那次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克勒先生评价他的作品“突破了音乐一直以欧洲为中心的倾向,他的这种带有浓厚个性的音乐把中国民间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天衣无缝地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各界》2015,(3)
灵感源自瞬间,可遇而不可求.有人在睡梦中获取灵感、有人在音乐中捕捉灵感、有人从饮酒中寻觅灵感……而更多的文人墨客则偏好点上一支烟,“烟雾随风而飞,灵感忽然释放”. 自古文人就推崇香烟于读书氛围的营造和创作灵感的催化,众多文学著作往往在优雅的吞云吐雾中蕴蕴而生.不少文人是喜欢抽烟的,团团烟雾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据说蒲松龄就是边抽烟边听故事,然后写出了闻名于世的《聊斋》;清朝的“纪大烟袋”就更不用怀疑他诗词歌赋灵感的出处.  相似文献   

8.
这种精神和气质是敦厚而诗意的,这种守护是绵长而坚定的,“技巧是形而下的东西,音乐需要的是心灵的力量,只要有真实情感的寄托,你手上的琴音就会化作你的心声表达出来,就会感染观众,那才是音乐最终的最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米兰·昆德拉是享誉全球的法籍捷裔作家,他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其艺术才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在中国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作品.通过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人生遭遇,管窥昆德拉对存在的诗意之思.  相似文献   

10.
蒲宁是一位极具艺术个性与成就的作家,他的小说更注重追求艺术的空灵和对生活的诗意处理。他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性,语言的诗化、刻意营造的诗意氛围等特色赋予小说一种别样的精彩,浦宁的小说反映了1 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研究浦宁及其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