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县临委在闽粤边地区发动了震撼八闽的平和暴动。平和暴动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发动的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影响下爆发的,本文试就平和暴动与三大起义的关系作一粗线论述。  相似文献   

2.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县委领导的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在广东饶平、大埔和福建永定的部分农军配合下举行武装暴动,攻占了平和县城。福建省临委指出:平和暴动“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是福建总暴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省临时委员会的组织策划下,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朱积垒率福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及其来援的永定、大埔、饶平等县农军共1000多人,攻占平和县城,发动了震撼全省的平和暴动。平和暴动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本文拟对这次暴动的原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陈彩芹是平和暴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饶和埔诏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历任平和县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平和第二县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候补委员、执行委员,饶和埔苏维埃政府主席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与组织领导了平和暴动,创建了闽西南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对平和乃至福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息短波     
3月8日,平和县举行纪念“平和暴动”70周年大会。参加纪念大会的有原省政协主席伍洪祥、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熊兆仁、原省军区副司令李德安等革命前辈,漳州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曾经在平和战斗和工作过的老同志、专家学者、平和县干部职  相似文献   

6.
朱积垒(1906—1929),漳州平和人。著名的"平和暴动"总指挥,早期闽南党组织领导人之一。投身革命朱积垒于1906年4月出生在平和县九峰镇上坪村。1923年秋,高  相似文献   

7.
陈彩芹(1902—1931),又名陈顺帆、陈操生,漳州平和县长乐乡人,是震撼八闽的"平和暴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饶和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1902年,陈彩芹出生于福建省  相似文献   

8.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在福建临时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发动了震撼八闽大地的平和农民武装暴动。这一壮举,在福建的土地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年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共青团福建省委对《为平和暴动告工农兵民众》,福建临时省委对《关于平和暴动宣传大纲》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几十年来,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有关平和暴动的历史评价却是褒贬不一的。直到1984年6月“平和暴动学术讨论会”对平和暴动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历史的科学评价。在纪念平和暴动60周年之际,对它的评价作进一步的阐述,以求正确地认识平和暴动在福建土地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一、关于平和暴动是“冒险主义产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7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由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组织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的后代一行共37人精神饱满地带着父辈们的嘱托和期望,于上午8:30分登上大巴,风尘仆仆地赶往平和县,参加纪念平和暴动80周年暨庆祝平和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系列活动,重走父辈战斗过的地方。在行进中,一直伴随着集体嘹亮的革命歌声:红军军歌、新四军军歌、八路军军歌、卡秋莎和娘子军连歌等等。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平和县三平寺。  相似文献   

10.
平和县人口52.8万人,总面积2326.8平方公里,设16个乡镇(场)、240个行政村、18个居委会、12个作业区,具有“老、特、边、山、贫”5个特点。老,即革命老区。平和县是革命的“红土地”,老区乡镇占75%。70年前,闽西南农民武装斗争领导人朱积垒发起的平和暴动,是“福建暴动的先声”,朱德、邓子恢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平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特,即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平和是福建省重点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台湾“阿里山忠王”吴凤、油画家周碧初和文学家林语堂的故里,有名闻遐迩的闽南佛教圣地——三平寺、享誉闽南第一山的“灵通岩”。边,即为闽粤重点边区,与粤东北接壤,是我省的南大门之一。山,即沿海山区县。山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8%,位居漳州市各县之首。贫,即为漳州市唯一的省定贫困县。经济起步晚,基础薄弱,贫困面大。  相似文献   

11.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所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永定和广东饶平、大埔等地农民武装的配合下,高举武装暴动的大旗,一举攻占县城九峰镇,演出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点燃了"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平和暴动不是什么凭空而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城市的反动统治力量很强,我们闽南特委决定把革命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在城市中厦门也好,漳州也好,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主要是加强地下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12,(14):25-28
近几年来,中共平和县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按照"舞活工业龙头、提升农业水平、加速城乡建设、增强旅游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聚力发展,推动平和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这里刊登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共青团福建省委为平和暴动而发表的两篇历史文件。省委文件热情称颂朱积垒同志组织和领导的平和长乐暴动是“伟大的革命事实”,“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福建空前的壮举,是全福建工农兵平民自求解放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到中共福建省委(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诞生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指示福建党的工作"应根据紧急会议的决议来确定自己工作的方向",同时指示中共闽南临委"应立即派最活动分子到各县组织农民暴动……"中共闽南临委就派罗明、罗秋天等到闽西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  相似文献   

16.
龙车暴动     
龙车暴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后田暴动,平和暴动、蛟洋暴动、永定暴动之后,掀起的一次大规模暴动。它象一声春雷,震撼着沉睡的博平岭山区,在闽西历史上同样应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临时县委领导的平和暴动是福建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先声,拉开了福建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80年前,平和暴动的伟大壮举,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发出了"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极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是福建地方党组织得到的关于进行“农民暴动”与“土地革命”的一份最早的中央指示。在福建地方党组织收悉“八七”会议决议之详细内容之前,《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为福建地方党和革命群众指明了斗争开展的方向,成为福建地方党组织实现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历史转变的首要关节。因此,弄清此信送达福建的日期,对正确地论述二战初期福建革命斗争的历史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福建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一个极为壮观的历史阶段。福建党的领导机关(开始是闽南、闽北临委,不久为福建临时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整顿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针,掀起了全省的农民武装暴动的巨浪,为以后的革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许多同志撰文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但这些著述大多侧重于对各地暴动始末  相似文献   

20.
据罗壮丹同志回忆:平和暴动之后,饶平、大埔、平和三个一的县委先后遭到国民党军队的严重破坏,各县委部分领导同志牺牲了,部分领导同志分散活动,部分领导同志转移到边区诏安县来。当时,温仰春同志通过地下党工作同志的关系,到诏安县官陂厚安村文圃学堂任教,做为落脚点,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后来,为了加强这一地区的领导,中共东江特委派何丹成(一名刘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