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洁 《唯实》2004,(5):50-53
政策沟通是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与政策相关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过程。公众与政府及公共部门之间的政策沟通是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基础。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为政策沟通提供了多元化途径 ,同时也出现诸多障碍。我国现阶段需要在公共管理的服务理念下进一步完善决策系统的制度规范 ,促进高效的政策沟通 ,以实现全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执行监督是保证既定政策目标得以实现,防止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目前公共政策执行监督体制仍不完善,仍受多重因素制约而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功能。因此,可以从提高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和素质;增强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完善公共政策执行监督的制度保障和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海娜 《探索》2001,(5):54-56
公共政策传播的效果直接决定政策执行的效果.目前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机制还很不健全、不完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传播渠道不健全、传播中的干扰较多;二是信息的失真度高、信息传递的灵敏度低;三是不注重对目标群体的分析.改革现行的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其对策有两个一是改革高度一元化的信息传播体制,建立完整的信息传播网络;二是建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4.
徐西光 《世纪桥》2007,(12):25-26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途径是否有效,将会对最终的政策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是当前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三条重要途径。然而,实残中的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必须通过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政策辩论制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程序和规则来优化这三条公众参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科学化是公共政策的必然要求和核心要素,科学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公共政策科学化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核心主题,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基础,所以提高公共政策科学化水平势在必行。我国公共政策研究起步较晚,总体上看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科学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面临着不少挑战,只有通过提高政策队伍的科学素质、完善公共政策系统、革新政策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决策机制等途径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制定和落实科学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朝珠 《探索》2008,(2):66-68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公民通过各种不同的参与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由于网络环境对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所以造成了政策制定参与主体间的不平等,以及参与主体极端化的态势等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参与素质,另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和理性化.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时常因为受到外部条件的干扰而导致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发生偏离的情况.治理公共政策执行偏离的对策: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整合国家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执行水平和素质;提高政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钱再见 《探索》2001,(4):63-65
本文认为,公共政策执行者是政策执行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公共政策执行者的态度、综合素质、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等都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产生影响,甚至决定政策执行的成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公共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政策执行偏差行为.因此,必须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政治社会化功能和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同时,还必须增强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减少、避免和及时矫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行为,进而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9.
彭健  吴志鹏 《唯实》2009,(1):91-93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损益补偿存在范围过窄、标准过低、方式单一、补偿不及时等问题。必须健全实现公共政策损益补偿的法律制度,完善监督,建立有效的申诉制度及参与制度,提高工作的透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谢来位 《求实》2024,(2):43-55+110
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层层加码的现象由来已久且较为普遍。基于不同类型公共政策主要直接功能存在的差异,对规范性、分配性、导向性等3类公共政策自上而下执行中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监控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的表现和结果展开分析,从利益逻辑、行为逻辑、制度逻辑探寻行为背后的逻辑动因。要消解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或层层递减现象,应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并运用有效的政策工具,健全公共政策执行者激励相容机制,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目标群体的民主法治监督能力和公共舆论客观理性,在减少政策执行层级的同时加强跨层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