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腐败是指物体腐烂,行为堕落。广义的腐败指行为主体为其特殊利益而滥用职权,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由于直接触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最受人民群众的憎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全面从严治党,对腐败行为进行了有效打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黑龙江省某区搞过一个调查,“假如你发现有人在搞腐败,而他的行为又不会损害你的利益,你怎么做?”结果有超过八成的人选择了沉默。从本质上说,反腐败斗争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斗争,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反腐败热情、智慧和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反腐败斗争的主力军。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体制改革过程中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原因,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案件也不断出现。那么如何增强人民群众反腐败的热情,让八成人对腐败不再沉默?笔者认为,急需建立保护机制,降低群众参与反腐败的风险和损失,保障群众参与的安全性。一是尽快把各…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理应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但现实情况却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只有把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地位具体化,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要提升人民群众素质,使人民群众"会"反腐败。要完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反腐败。要调整保护措施,使人民群众"敢"反腐败。要加大惩罚腐败力度,使人民群众"愿"反腐败。  相似文献   

4.
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占有性、扩张性、排他性,容易使掌权者滥用权力,从而产生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动员和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察,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分子,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更大胜利。  相似文献   

5.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党紧紧依靠群众 ,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取得了依靠群众惩治腐败的基本经验。经验之一 :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依靠群众 ,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依靠群众 ,坚持走群众路线。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 ,增强党对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经验反复证明 ,反腐防变 ,必须依靠群众 ,离开了群众的力量 ,腐败难以遏制和消除。第一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求我们党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是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形成并巩固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习近平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思想。从权力视角看,这一思想阐明了权力来源、本质及腐败发生机理,强调行权主体拒腐防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了权力的公共属性,要求提防寻租腐败,突出权力运行规范推进制度反腐,强化权力运行监督遏制消极腐败,明确党对反腐败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入分析这一思想,有助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全成   《党风建设》2001,(2):21-21
反腐败斗争历经八年的风雨历程,可谓逆水行舟,每一步都似有险陷之忧,业内人士深知其中的艰难。人民群众对党中央部署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寄于很高的期望,道理很简单:腐败行为不仅秧及党和国家利益,而归根结蒂秧害的是百姓的生产与生活,甚至生存。腐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加大反腐败力度的由头也就源之于此。  相似文献   

8.
人民是我们的国家主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有了权力就应当正确行驶并努力为国家和人民谋取利益,若滥用权力为个人谋利,必将损害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权力也就演化成腐败的工具了。权力的两重性昭示着掌权者要善待权力、慎用权力,否则,无原则的不受约束地行使权力将走向腐败。本文仅就滥用权力消费现象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是党中央加大和深化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探索反腐倡廉工作思路、对策和方法,努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离不开权力,以权谋私是一切腐败的实质与核心,要推进源头治腐就必须以权力运作三要素为重点,从掌权者、权力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三方面入手,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贯穿于权力运作全过程,有效防止公共权力异化为腐败工具。源头治腐首先要解决权力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  相似文献   

10.
权力与腐败     
力田 《正气》2001,(10)
编者按:该文是不久前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特为本刊撰写的文章。作者以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为例,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着重论述了权力与腐败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极端重要性。言之谆谆,语之切切,充分说明了腐败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害,从严治党刻不容缓。本期编发此文,旨在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同志,人人关心反腐败,个个参与反腐败,见仁见智,献计献策,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为实现党风好转和政治清明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当前社会的顽症。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无偿占有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他们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根本对立。若不能有效地惩治腐败,我党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有变质的危险。因此,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党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特别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更是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然而腐败现象依然滋生蔓延,并不断产生出新的形式,这到底是为什么?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粗浅探讨,以求探寻目前反腐败的有效途径。当前腐败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私有观念的冲击。在我国,虽然私有制不占主体地…  相似文献   

12.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西方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权力仅仅依靠三权分立自我制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受到社会权力的制约。从一些国家反腐败的实践来看,社会监督对于推动腐败治理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腐败对人民利益的侵害、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探索治理腐败的新路径,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需要。当前;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遗失声明     
管荣保 《求贤》2007,(6):47-47
第一个条件是权力运行的封闭性和隐蔽性。一切腐败都是违反公共道德和法律原则的见不得人的丑恶现象,一般只能在暗中进行。一旦把权力运行过程包括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序地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消除权力运行的封闭性、隐蔽性和神秘性,掌权者就难以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即使发生了腐败,也容易发现并及时追究。  相似文献   

15.
正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是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要;是严肃查处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深入的强有力的保证。一、"微腐败"的特点在"微"。一是涉案干部的职务级别较低,大多为科级以下基层干部,即常说的腐败领域里的"苍蝇"。二是涉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研究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斗争这一独特优势。在分析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用大量的案例作为探讨问题的对象。并运用以案说理、由表及里的方法,阐述党提出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由于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党中央领导的反腐败斗争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一个党把自己的性质确定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把宗旨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这在世界政党史上是少有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使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开展。若离开了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最后,我们还通过介绍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来展示其中的亮点和要素,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廖琳 《求实》2013,(Z1):23-25
<正>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现状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成熟、健全,而巨大的利益诱惑以及权力的集中统一带来了权力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虽然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但目前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和普遍,这也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做好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监督也已成为目前基层政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比,尚有一定的距离。追根溯源,出现这种反差的深层原因是人民群众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中去。简言之,我们现在的反腐败斗争体制未能全部包含我们社会中最广大的、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最痛恨的、也是战斗性最强的广大老百姓。这是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成果离群众愿望有差距的重要原因。太原市尖草坪区区委书记王安庞同志对人民群众如何参与反腐败斗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记者日前对其进行了专访。记…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1932年初开始的反腐败斗争,有一条宝贵的经验,依靠人民群众反腐,主要包括:一是动员群众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二是形式多样的群众反腐败斗争;三是依靠群众是党战胜腐败的优势所在;四是借鉴历史经验,积极应对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腐败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严重侵犯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坏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容轻视。如何制约腐败的滋生蔓延,有效地惩治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在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是共产党人对待腐败的态度,更是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决心。党和国家正在设法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本文谨从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惩治措施等方面做一些粗浅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