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行政强制征收与公民权利保护密切相关,但在我国却缺乏有效的法律控制规则。应当嵌入司法审查制度,从征收行为前置、公共利益确定、私人利益补偿、程序正当、依据合法等五个方面进行审查,并设定司法授权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强制征收行为公平公正,维护公民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时代的主题,和谐法制目标的实现便成为法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就刑事诉讼领域而言,人权保障则是刑事司法和谐的基石。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角度,在和谐语境下解读刑事诉讼活动中的权利保障问题,发现制度的建构尤为必要,特别是按照刑事诉讼活动的逻辑顺序,侦查活动的司法审查制度、国家补偿制度和刑事调解制度在各自所处的诉讼阶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司法审查(JudicialReview)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司法审查制度。可以说,没有司法审查制度就没有宪政,没有司法审查制度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法治、监督,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文明。(一)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状况、宪政体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其采用的司法审查制度在主体、内容、审查对象、作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完全相同。各国学者对司法审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从各种对司法审查概念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司法审查有如下特质:1.司法审查的主体是法院。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4.
严征 《行政论坛》2002,(6):37-38
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是行政诉讼制度面临司法改革和适应WTO要求必须进行的制度创新。建立行政公诉制度有其 必要性、可行性与长远意义。通过行政公诉制度的有效实施,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5.
毕雁英  栗力 《行政论坛》2003,4(1):52-54
司法审查作为保护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在现代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建立、发展和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几乎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司法审查制度在未来世界必将得到长足发展。认真研究司法审查制度的发展规律,学习和吸取各国司法审查制度发展的经验教训,探讨其发展脉络和方向,对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成为宪政制度健全的标志,我国应当建立怎样的违宪审查制度 ?本文从分析违宪制度的司法性和政治性入手,得出在我国应建立宪法法院式的违宪审查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已在我国确立。但应当看到,这一制度并不是解决公司僵局的最佳选择,因为它挑战公司自治及资本多少原则,可能引发新的不公平而且实施成本过高,因此司法解散公司应慎重。为此我们要建立强制股权收购制度,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措施;同时还应建立恶意诉讼防免机制,防止公司司法解散异化为股东谋取不当利益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确定了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 ,基本上适应了我国司法审查制度刚刚起步的现实 ,但存在一定缺陷 ,应当通过确立灵活的司法审查标准、确立正当程序的司法审查标准、确立合理性的司法审查标准等几个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诉因制度构建以诉因相对公开原则、诉因真实原则和诉因变更严格限制原则为指导。诉因理论虽然源于起诉和审判程序,但在其潜在功能和制度基础上,完全可以扩展到侦查程序中。在我国的侦查程序中,应当增强对主动型侦查模式的法律规制、改革羁押期限的重新计算方式以及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汪平 《行政论坛》2004,(3):55-57
加入WTO,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对WTO规定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因此,应构建一套既适合WTO规则需要,又符合中国宪政结构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上,对侦查权司法审查的解读侧重于保护被追诉人人权的维度.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司法审查应被赋予更深层次的伦理意义.现代警察制度对警察的伦理要求使得警察这一职业更强调平民化和"人"性.而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引入多元的司法权力和司法权威,在保持执法者的主体精神的同时,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道德责任重新回归到其个体身上.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司法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审判中心主义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基本格局开始由传统的侦查中心主义开始向审判中心主义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要"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  相似文献   

13.
王心海 《团结》2005,(3):9-11,19
司法体制改革要遵循司法工作的规律,明确界定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加强宪法赋予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其在法律的规范下公正执法和依法行政。一、从司法工作的规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看司法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作为本国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虽然因建立于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而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但是法律文化作为全世界共有的文明成果,使得这些法律制度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规律,如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实现司法效率等等,而这些特点和规律需要用制度来体现,用制度来保障。从国际通行做法来…  相似文献   

14.
刑讯逼供行为的证明难导致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程序性制裁难以落实,程序性制裁难以落实、对刑讯逼供行为实体处罚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是刑讯逼供治理效果差的首要原因;遏制刑讯逼供的理念定位错误是刑讯逼供难以治理有效的重要原因。在事后制裁作用有限的情况下,侦查阶段刑讯逼供的防范应将视角转向对侦查行为的外部监督制约,建立对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并重构完善已有的规范侦查人员讯问程序的制度,确保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辩护权的有效实施,使良法得到善治,构建侦查人员不敢、不能实施刑讯逼供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就房屋征收补偿主体、征收范围、补偿标准、征收程序、强制拆迁主体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修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由司法强制拆迁取代了行政强制拆迁,强化了由人民法院行使司法权来化解拆迁争议的职权。为使该条例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人民法院以保障人权、服务大局为指导,树立法律的权威、不受外来干扰、增强司法民主、善于统筹兼顾,多途径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许可范围设定制度的检讨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行政许可范围设定制度的立法模式、具体内容等方面还并非尽善尽美,检讨我国的行政许可范围设定制度,对于我国的行政许可范围设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从制度完善的视角来思考,建立违宪的司法审查机制、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或许应该是我国行政许可法最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不能对其进行司法监督,这严重限制了司法机关监督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入世以来,我国需要根据本国入世时的承诺确立一系列与WTO协议相适应的制度,而国内司法审查制度自然也包括在其中。确立与WTO协议相适应的国内司法审查制度,以规范政府行为,防范政府不当行政行为给国际贸易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与WTO协议相适应的国内司法审查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浅作研究,以期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应急行政行为应当受到司法审查的规制,否则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在受到应急行政行为损害时得不到司法救济,有违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理论层面上肯定应急行政行为的可诉性的同时,应在实践层面上针对我国应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制度缺失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应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可行性;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制与行政诉讼法的研究,亦可明确我国应急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建立应急行政行为司法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20.
刘琼 《学理论》2013,(14):164-166
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可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同具体行政行为相比,它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更严重。通过对德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考察和借鉴,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这是实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