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0年担任江西省都昌县粮食局纪检组组长以来,沈友声连唱了15年的“黑脸”。久而久之,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黑脸”组长。这年头“黑脸”的确不好唱,有的人犯了事,这个挡驾,那个阻拦。有的人明明知情就是不出证,各路尊神都来说情,结案处理更是难上加难,而沈友声总是黑着脸,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去年5月,沈友声听说周溪粮油所短库28万斤,他建议作为一件事去调查。起初他这个建议没有引起重视,局里有些人认为是几年来保管员未报损耗,可以作报损处理。他据理力争:“不能糊里糊涂地报损,等查清了再报。”这是一起无头案…  相似文献   

2.
照片上的人叫沈宗汉。 他是法官。他是领导。他是专家。 他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块普通的铺路石。” 他默默铺设的路,通向中国民法园地的春天。 一、“我这个人很平凡,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 法制界尊重他,因为他作为专家,参与了我国第一部《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文惠 《法治纵横》2011,(3):40-40
在长达30年的“铁窗生涯”里,美国人科尼利厄斯·杜普利从没有妥协,一直称自己是无辜的。1月4日,司法部门终于宣布他是清白的,DNA检验技术帮助他洗脱冤屈。  相似文献   

4.
胸佩“五·一劳动奖章”、头顶“全国先进工作者”和省人大代表等众多耀眼光环的原江苏省海门市民政局副局长倪国祥,曾经是媒体的宠儿、业界的精英。他在殡仪馆里开办豪华大酒店、“向长江大海要风水”、“在人生终点站打造后花园”等一系列的大手笔,成为全国民政系统的典范。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从焚尸炉中冶炼出来的草根官员,却在骨灰盒里进行着肮脏的交易,他在送别无数人上天堂的途中却迷失了自己的灵魂。2008年5月16日,倪国祥因涉嫌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相似文献   

5.
一次偶然的机会,令山东省沂南县农民沈中意结识了一位“能人”,接着经“能人”一番指点,他很快组织家人仿效之并干起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发财梦。就在他风光无限、得意扬扬之时,其“事业”却步步不如人意。终于,深感梦不能圆且无力回天的他决定携骗来之款一跑了之。尽管他处心积虑、行迹诡秘,可哪曾知这法网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6.
卢志坚 《政府法制》2008,(16):54-54
为了排挤竞争对手,自作聪明的保安队长陈天成竟精心策划导演了一出商战版的“无间道”。结果可想而知:2008年3月28日,陈天成因监守自盗,涉嫌职务侵占罪被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他的两个“合伙人”在他之前已经被捕。身在看守所里的陈天成对提审他的检察官连连哀叹:“我只是猜中了故事的开头,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迂回进攻     
“没有.绝对没有!我从来没有收过别人的钱,那都是小人乱咬!”有重大受贿嫌疑的徐某从上午7时被传唤到检察院里谈话已近8个小时,然而他对其受贿事实仍关口否认。徐某,男,55岁.1987年1月至今一直担任县交通局局长、党组书记,在此之前他已经干了十几年的乡党委书记,可谓资深谋老,在传唤他之前,尽管个别行贿人已将向徐某行贿的事实作了如实交代,然而当我们询问徐某时,他却大腿压着二腿,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眼中流露出的表情仿佛在说:“只要我不说,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过了十二小时,你们就得让我平安回家!”作为反贪局副局…  相似文献   

8.
“他”是第三人称,现代汉语里经常出没,可在古汉语系统里“他”却不是主角。“他”是个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此外,“他”还有一个重要义项,是表示指称,相当于“别的”、“其他的”,与“此”相对。  相似文献   

9.
魏晓东,一位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司法助理员,没有闪亮的语言,没有辉煌的荣誉。可在他工作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大山里,却是赫赫有名的“法律专家”。难怪山里的老百姓深有感触地说,晓东行!遇到法的事儿,有他为咱做主,咱就有主心骨了。他才真正是咱山里养大的孩子。魏晓东在他不满20岁的时候,一头扎进大山里,一干就是12年。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刀,另眼了重重困难,把法送进了大山的角角春慧,送进7警国性的生活,无讪地把地的青春汉华献给了那片贫脊的土地。走进“法盲区”历于灵山脚下的嘉水镇,是北系币山区面积最大的乡镇*一,田…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中不能没有爱,就像鱼塘里不能没有水一样。”这是宁强县高级职业中学校长苏晓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简单朴素的话语中,彰显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无尽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尤其是2004年8月他担任宁强县职业中学校长以来。  相似文献   

11.
他,曾经只是大山里一个初中尚未毕业的农民。几十年来,他一直痴迷发明创造,并且制造过直升机。尽管以失败告终,但他成为了闻名全国的牛人。2015年年初,他居然鼓捣出了“木牛流马”,再次轰动一时。年已六旬,但他的飞机梦仍然没有破灭。  相似文献   

12.
书虫希特勒     
佚名 《政府法制》2011,(3):30-30
1915年11月,在距法国北部前线两英里的佛尼斯小镇附近,一名来自第16巴伐利亚预备役步兵团的德国下士走出了一个被当做兵营的二层农舍。他走进小镇,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士兵那样去妓院寻欢或是买炯买酒,他花了4马克买了一本关于柏林文化宝藏的小书。他的传令兵战友称他为“艺术家”,他是大伙寻开心的对象,一半是因为只要跟他说仗打败了,他就气得不行,还有一半原因是他在没有任务的时候花上好几个小时埋头在战壕里读书看报。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行平乡县支行平乡镇营业所主任、共产党员刘彦彬从事金融工作已整整26年了。26年来,他发放农业贷款700多万元,帮助4800个贫困户走上了富裕路,有的还成了百万富翁。在这上万笔的贷款里,刘彦彬没有贷过一笔“人情款”“关系款”,没有收过群众一分钱的礼。刘彦彬常说:“营业所里的钱是老百姓的,我手里的钱是老百姓给的。收老百姓一分钱的礼也是坏了良心。”一次,侯庄村一位青年想贷款,买了6瓶酒送到刘彦彬家。刘彦彬发现后,晚饭都没吃,提着酒骑上自行车就往侯庄跑。因天黑路不好走,半路上摔了一跤打碎了3瓶。…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1月23日凌晨两点半,几个公共租界巡捕房的西探和上海市公安局的便衣侦探闯入愚园路桃源坊51号沈钧儒的寓所,拘捕了沈钧儒。他神态自如,毫无畏惧。他说,为了抗日救国,早已准备坐牢杀头。和他同时被捕的还有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和史良。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政府逮捕“七君子”,是因为沈等响应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上海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并与中共谈判建立统一的抗日政权。后来,国民党政府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于次年7月31日将“七君子”释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北京晚报》和《北京晨报》上刊登了部分“拒执人”名单,在全社会范围内悬赏“通缉”一批长期恶意逃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或采用暴力抗拒执行的“拒执人”。此份名单,被人们称为“黑名单”。它被称作“黑名单”“这是我们发布的第一批拒执人名单。”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沈晋军说,“有人称这个名单为‘黑名单’。”2005年11月14日下午,本刊记者手持长达7页的拒执人名单,敲开了沈晋军办公室的门。他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刊登在报纸上的名单仅仅收录上80个法人和自然人。实际上,在执行庭法官手里有…  相似文献   

16.
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近乎疯狂的“爱好”使他成为网络“高手”,由他提供技术支持的色情网站“女优情网”,仅仅在十多天的时间里用户注册数就达数百人次。然而他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触犯刑律。2002年7月25  相似文献   

17.
黄年俊1987年从部队转业到本溪市平山区人民法院。从审判员到院长,十多年来,他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出色履行了一名法官的神圣职责。他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三次被本溪市委授予“政法系统优秀干警”称号:1990年至1996年连续被市法院评为“民事审判干部标兵”和“优秀法官”;先后被省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黑丁  钦鹏  莉红 《法庭内外》2008,(9):20-23
北京某公司经理萧峰在网上认识并爱上一名自称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女生李丽娜”的网友,仅仅3个月时间,在既没有见过本人也没有看过视频,甚至连电话都没有打过的情况下,萧峰先后25次汇去“包养情人”的“诚意金”101万元。2007年8月21日,当报警后的萧峰见到这位让他朝思暮想的“李丽娜”时,出现在他面前的“美女”顿时让他傻了眼:一个身材只有1.65米的无业盲流站在他眼前,这个蓬头垢面、相貌丑陋的小伙子陈联长,就是让他意乱情迷的“名牌大学美女大学生李丽娜”。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选择     
办案,有时会遇到重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实事求是,依法办事是很不容易的。下面记下我一次难忘的选择。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七日上午,天阴沉沈的。约九点钟,乌压压的一群人举着红、绿小旗,喊着“打倒’的口号,冲进了市高、中级人民法院办公楼。很快,他们就在法院礼堂里召开大会,把我揪到会场,诬陷我“为地富翻案”、“逼死人命”、“罪恶滔天”。他们把侮辱人格的高帽子扣在我的头上,把几十斤重的八块整砖用铁丝挂在我的脖子上,对我拳打脚踢,要我承认“邓庆福案件没有问题”。批斗了一天,我的回答只一句话:“要我说邓庆福案件没有问题,除非我死了。”关  相似文献   

20.
又是一年教师节。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告厅里喜气洋洋,表彰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十几位在教学、科研上成绩突出的教师获得了“杨介生教学科研双优奖”,每人获得一笔数目不菲的奖金,还有一些教师获得“杨介生教学奖”或“杨介生科研奖”单项奖。“杨介生”这三个字在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师生心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种象征,是成绩和光荣的象征。一杨介生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80年一个普普通通的夏天,上海滩多了一个衣着简朴、面目清瘦的寻梦人。没有人注意他的到来,更没有人料想到他会有今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