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和谐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和谐精神的胜利,从逼蒋抗日到淞沪和福建抗战、察哈尔抗战、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和谐团结在抗战中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经验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中国军歌的几个基本特征:贯穿始终、近代军歌创作与传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抗战军歌体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抗战军歌体现了各民族团结抗日;军歌在海外的宣传推动了华侨支援抗日、争取了国际援助。  相似文献   

3.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华 《党建文汇》2011,(7):38-38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局部抗战从东北地区开始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过程。局部抗战是从东北地区开始的。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侨务工作,影响和推动了广大海外华侨对广东抗战的支援。广大海外华人华侨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持和参加广东抗战,捐款献物,从经济上支援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的革命斗争;政治上积极宣传抗日,声援中共领导的华南抗日斗争,维护国共合作大局;积极奔赴东江、琼崖等抗日根据地,为创建和巩固华南抗日根据地、建立华南抗日民主政权以及开展华南敌后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的十四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各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高举全民族抗战伟大旗帜,总计创办报刊80种以上,构筑了抗战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抗战报刊还极大丰富了东北抗日文化和中国新文化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建德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在全国抗战中的战略地位一分重要。它作为联结华北与华中的战略枢纽和中转站,对于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全国持久抗战,发挥了重大作用。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名为“漫画战”的影响广泛的抗日漫画运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漫画战”中,数量可观的漫画家群体开展地域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特点。时间上,抗战初期应运而生,抗战相持阶段深入发展,抗战后期开辟抗战建国的新主题;空间上,在国统区曲折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则持续走向高潮,“极一时之盛”。抗日“漫画战”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值得当前在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工作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话语叙述在不同时期发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差异。长城抗战前,中共"反帝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长城抗战到红军长征前,中共"反蒋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动员功能;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北上抗日"话语主要发挥对红军长征的激励功能;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联合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统战功能。中共抗日话语叙述演进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话语主要反映出先抗日与先安内主张的差别,而国民党"安内攘外"话语最后让位于中共的"联合抗日"话语,并形成国共合作和全国联合抗日格局,显示出中共抗日话语具有激发和推动全国民众抗日浪潮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在闽粤沿海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国共合作,抗日军兴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军兴的崭新局面,闽粤两省的国共关系和闽粤沿海的抗战形势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坚决打击绥靖主义的旗手;中国是直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的旗手;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法西斯陆军主力的牵制和消耗保证了盟国“先欧后亚”军事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支援和配合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的第一个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和决定性力量;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被推举为反法西斯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我军在探索干部选拔方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是坚持全面历史地综合考察干部;二是突出在斗争实践中选拔干部;三是严格按照程序选拔干部;四是注重运用群众路线选拔干部。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军抗战时期干部队伍的建设,确保了干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房福贤 《理论学刊》2005,(9):108-112
从文学的意义上讲,战后的抗日文学才是真正的抗日文学。前30年的抗日文学虽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整体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新时期的抗日文学不仅完成了从“文学抗日”到“抗日文学”的历史性转变,也开创了中国抗日文学的新时代。变化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文学走出了以民族的最高利益为单一立场的国家化叙事模式,也走出了战后30年以意识形态为主要立场的集体言说方式,开始了立足于民间视野和个人话语基础之上的抗日历史的文学重构与叙述。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广西在新桂系的统治之下,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建成了全省的公路网。这不仅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广西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抗日战争,在全面分析战争全局复杂矛盾的基础上排除各种干扰,紧紧把握战争中的主要矛盾,强调要做好量变这篇文章,指明了中日战争必然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对如何组织和推动量变,如何提升量变质量、缩短量变过程,使质变早日来到进行论证;通过论述战中物与人、持久战与速决战、集中用兵与分散用兵等关系,提示了以弱搏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成功的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对华北乡村春节文娱进行改造,并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推广,这有力地配合了抗战动员工作。随着战争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春节文娱不再是单纯地娱乐,而是民众生活斗争、自身教育的反映,是民众寻求政治意愿表达的重要途径。这种新变化不仅是中共政治动员有效性的体现,也是包括春节文娱在内的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得到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是全国文化事业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省份。特别是首府桂林的文化事业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被誉为“抗战文化城”。这都与广西政府的文化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影响文化政策改变的因素及这种文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起到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曾经六次来到桂林,前后流寓两年左右.在此期间,他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艺术才华,描绘秀美无比的桂林山水,投身桂林抗战文化城的各种美术和救亡活动,留下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的高潮,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成立的。在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这一届广西学生军开展的工作有着深入群众、作风民主、内部思想斗争激烈的特点。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工作配合了正规军作战、动员了不少抗战力量、促进了军民团结、传播了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