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沸沸扬扬的台湾地方选举于日前结束,选举结果使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变了天”。在台湾地区23个县市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以43.24%的选票获12席,国民党以42.12%的选票只获得8席。此次选举,民进党基本上达到它过去所倡言的“以地方包围中央”的“绿色执政”目标。仔细分析一下民进党的得胜“版图”不难发现,如今民进党依然是台湾的地方“执政党”。放眼望去,民进党的  相似文献   

2.
秦华 《瞭望》1998,(51)
台湾地区新一届“立法委员”和台北市、高雄市市长及两市议员等三项选举,已于1998年12月5日投票后落下帷幕。国民党赢得台北市长、123席“立法委员”和23席台北市议员、25席高雄市议员;民进党获得高雄市长和70席“立法委员”、19席台北市议员、9席高...  相似文献   

3.
台湾县市长选举之后,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再度成为蓝绿激烈攻防的焦点。民进党步步进逼,借机“打马反中”,马当局则转守为攻,强化宣导。主流舆论肯定两岸签署ECFA的正面意义,希望民进党理性对待ECFA协商。  相似文献   

4.
11月27日,台湾举行了四年一届的地方县(市)长选举投票,选举结果在23个县(市)长席位(包括福建沿海的金门、连江两县)中,国民党获得15席,民进党获得6席,无党派人士获得2席,基本维持了原有格局——国民党占三分之二,在野党派占三分之一。但由于此次选举是台湾1991年5月终止“动员戡乱”之后和国民党当局开始实行“多党政治”的情况下首  相似文献   

5.
秦华 《瞭望》1997,(49)
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及其影响●秦华备受台湾各界关注的第13届县市长选举,经过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激烈角逐,于11月29日投票揭晓。这次选举是在台湾地区第四次“修宪”决定“冻省”、县市长地位大幅提升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重要选举,被视为台湾政权的攻防战及下届“...  相似文献   

6.
柏林专电 举世关注的民主德国3月18日大选,于19日凌晨初步揭晓。德国联盟出人意料地获得选票的48.15%,在即将组成的拥有400个席位的民主德国第十届人民议院中占193席,名列榜首。社会民主党获得21.84%的选票,87席。民主社会主义党得票16.33%,65席。自由民主党人得票5.28%,21席。据3月23日公布的最后结果:德国联盟减少一个议席,仅获一席的“替代青年联盟”失去了席位;社民党和民社党各  相似文献   

7.
余国华 《学理论》2010,(14):144-146
台湾民进党自成立以来,派系政治就如影随形,派系在民进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民进党派系的演进过程,了解民进党的发展脉络,归纳民进党派系运作的特点,探讨派系存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民进党派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曼谷专电 泰国第十四届大选结果于七月二十八日揭晓。不出人们所料,在参加大选的十六个政党中,民主党、泰国民族党、社会行动党和联合民主党等在下议院中获取了较多席位。接着,民主党、泰国民族党、社会行动党和公民党已就组成联合政府初步达成协议。 这次选举,民主党名列榜首,赢得一百个席位;泰国民族党次之,得六十三席;社会行动党居三,获得五十一席;联合民主党争得三十八席;泰国民众党二十四席;其他政党都不超过二十席。 按照宪法,泰国每四年进行一次大选。本届大选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9)
意大利议会选举揭晓 4月21日举行的意大利战后第13届议会选举结果22日揭晓。以左翼民主党为主要力量的中左联盟获胜。在参议院的315个议席中,中左联盟获得167席,中右联盟获116席,北方联盟获27席。在众议院的630  相似文献   

10.
索非亚专电 10月13日,保加利亚举行政局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选举结果,民主力量联盟获得选票的34.36%,在议会240个席位中占110席。社会党获得33.14%,占106席。土族人组织“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获7.55%,占24席。 反对派民主力量联盟何以获胜?执政的社会党为何失利?首要的原因是执政党的权力不断受到削弱。去年大选时,社会党得票率47.15%,占国民议会400个席位的211席。形势对它十分有利。但该党领导不敢挑起管理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当前的民进党正处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民进党内部要求改变的理性力量开始成长与不断集结,主要是由于民进党连续在2008年及2012年两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到重大挫败,使民进党内一部分人开始认识到要重新思考和处理两岸关系。另一方面,民进党内部的保守势力仍然相当强大,特别是民进党内部的主流并没有放弃“反中”、“仇中”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立委和“总统”两次选举,民进党接连大败,回到执政前的基本盘,所有的中间选民几乎都弃民进党而去。检视过去八年的执政,执政者和在野党当然都有责任,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爱护民进党的选民身上。支持者如何对待执政者,才是执政者表现的关键所在。8年来.民进党的支持者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和表现——噤声、掩饰、攻击,而这也正是民进党的衰败三部曲。  相似文献   

13.
正在民进党"立法院"多数席位的碾压之下,国民党全力抗争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25日在台"立法院"迅速获得三读通过。由此,国民党自1945年以来取得的财产,都将面临被清算的命运。国民党人士对本报记者坦言,"国民党要被抄家灭党了!"甲级动员民进党胜选后,把"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作为主推法案,矛头直指国民党的庞大党产。在民进党"立委"占"立法院"近2/3强的情况下,国民党虽努力抗争,仍挡不住该草案步步逼近。在上周的表决战中,国民党团提  相似文献   

14.
罗马专电 意大利3月27日和28日大选结果,右翼自由联盟工党(意大利力量党、北方联盟和全国联盟)获胜,左翼进步联盟和中间派遭到失败,标志着长期统治意大利的原天民党执政时期已结束,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意舆论称之为第二届共和国的开始。 这次大选是在“廉洁运动”持续两年,意大利政界、实业界和其他阶层有6000多人(包括438名议员)受审查的情况下举行的,也是天民党元老、曾任七届总理的安德烈奥蒂和原社会党书记克拉克西等一大批重要领导人倒台后举行的一次大选。人心思变,要求改革,在这次大选中成了一种难以抗拒的潮流。这次大选的结果,自由联盟在参、众两院分别获得155席和366席,取得组阁的资格。以左翼民主党为首的进步联盟只获得参、众两院122席和213席。由天民党脱胎而来的人民党和公约党组成的中间派,在参、众两院仅获得31席和46席。意大利力量党跃居为第一大党的地位,左翼民主党保持了第二大党的地位,人民党降到了小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变化之一是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大选结果显示,两岸和解政策已经在中南部获得草根民众之认同。今后北京在为台湾经济输血时,可能调整政策,让台湾普通民众也直接受益,加上绿营明智人士的推波助澜,台湾中南部不少民众将会逐渐改变对大陆抱持抵制的立场。这迟早将推动民进党改变其两岸政策,因为毕竟民进党也要同国民党争夺全岛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的尘埃已基本落定,民主党以众议院229对196席(尚有10席未确定)、参议院51对49席的压倒性胜利夺回了在国会两院的多数党地位。在州长选举中,民主党也从对手手中夺回了6个州长席位。从这一系列事件中,可以捕捉到美国政治风向的变化及其对内政和外交的影响。美国中期选举存在着一条规律,如果执政党的政绩表现不佳、总统形象不受民众欢迎,通常在野党都会获得胜  相似文献   

17.
焦点人物     
《瞭望》2004,(51)
陈水扁:"台独"路上遭"雷劈" 由于在11日举行的台湾地区第六届"立委"选举中受挫,迫于压力,陈水扁14日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辞去党主席职务。陈水扁是于2002年开始兼任民进党主席的,他辞职后空缺暂由民进党中常  相似文献   

18.
在九月四日举行的加拿大联邦选举中,进步保守党获得压倒胜利。在众议院二百八十二个议席中,赢得二百一十一席,将成为执政党。现在执政的自由党,从上届议会中的一百四十七席,降到四十席,将从执政党转换到反对党地位。去年六月在全国代表大会上取代克拉克当选为进步保守党领袖的马尔罗尼,将出任加拿大第十八位总理,由总督授命组织第三十三届政府。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5月11日举行的国会选举结果于最近大部分揭晓,由科拉松·阿基诺总统领导的执政党联盟在选举中获得压倒胜利。 菲律宾的新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根据选举署公布的官方计票结果,在参议院24个席位中,执政党联盟人民力量运动获得22席。右翼反对党民主大联盟候选人中,只有菲律宾著名电影明星埃斯特拉达和前国防部长恩里莱二人当选。在众议院需经选举产生的200个议席中,已公布163位议员当选,其中绝大多数为执政党候选人,人民党得3席。按新宪法规定,众议院共有250个议席,其中50席将由总统从各阶层中挑选委任。  相似文献   

20.
斯德哥尔摩专电 在9月18日举行的瑞典大选中,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获得43.6%的选票和156个议席,加上支持它的左翼党获得21席,总数占议会349席的多数。社民党将组成新政府,开始新的三年执政期。 社民党之所以能够取胜继续执政,政策还可不受新进入议会的环境党的影响,同它的政策得到选民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