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杜娟 《前沿》2012,(2):141-142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人和女性作家笔下的自己虽然同样描写女人,却有着不同的诠释。男人把女人看做附属品,她们的形象是理想化的,或是温柔的天使,或是邪恶的魔鬼,男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女人;而女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不甘受命运摆布而逐渐反抗男权社会,她们渴望平等,要求独立,女性意识也随之日益觉醒,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  相似文献   

2.
常言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着一位伟大的女人”,然而在我们的生活里,多数成功男人的身边都会站着一位平凡的女性,但她们却蕴涵着极大能量,老话管这类女人叫“有帮夫运”,现代人有个新词叫“男人的心灵鸡汤”。只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做“鸡汤”吗?  相似文献   

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有这么一群女人,独立行走于权力森林之中。自尊,精明,冷静,不容侵犯。在职场中,她们身居高位,现实早已教会了她们以自爱自立为本,不依靠男人。她们不一定拥有完美的爱情,但并不寻死觅活,因为爱情并非她们生活的全部。她们像男人一样在权力场中闪转腾挪,咄咄逼人,苦过,恨过,但是,她们最终以骄人的成绩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闲坐云中看着众生拈花微笑,亭亭玉立在狼烟四起的权力江湖里。在权力的竞技场中,高跟鞋是女性独特的标志,它总是承载着一个美丽的灵魂,在男人的阴谋、竞争、诡计的漩涡里,艰难而高贵地跋涉,在风吹雨打,泥泞沼泽中,女人最贴心的搭档就是自己脚下这5厘米的高度,它撑起了女性的信念和梦想。  相似文献   

4.
半边天风景     
半边天风景妇女问题的专家学者愈来愈引人注目,并成为妇女生活和事业上的良师益友。女性的价值和风采不仅仅是作为劳动者得到体现与展示,更是作为创造者、发明者得到体现与展示。女人在变,家已不是她们的全部,而她们理想的男人又在哪里?为女人工作的女人陈新欣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婚姻中的女人有时要面临“老公晚回家”的苦恼,她们在寂寞、不安和焦虑中度过漫漫长夜。理智上女人希望男人事业有成,但从情感上她们又向往夫妻相守的甜蜜与温馨。换一个角度看,如果女人晚归,男人又会怎样呢?女人又如何把握老公晚归的度呢?是一味放任还是严防死守?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不是否心情就会豁然开朗呢……这个话题虽然未必每个人都会碰到,但是却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以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系,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潜藏着创造力和软弱无力。尽管现代的文明人对女人的态度、观念大有转变,然而,偶然翻开一本中国女性史,仍有“倾国之女性”、“唐代的女祸”、“后宫淫秽”等词句作为亡国之因的提示。而整个一部女性史,表面看来是为女性作史,实际上则有一半在叙述女人如何祸国,如何残暴、忌妒。仿佛若无西施、绿珠、杨玉环等女人,中国的历史将会重写!而历史上的大多亡国故事也总是与女性有关。“看来女性之有力量,较一切物质为利害。”(谭正壁语)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职场妈妈而言,事业与家庭都是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现代的女性往往希望二者兼得。但人们注意到,在职场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社会甚至女人自己对好妈妈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她们既要负担家庭的一部分收入,又要为子女的成长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心血,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间,她们还在不停地权衡着、探索着。如今"70后""80后"已经成为职场的中坚力量,且看"70后""80后"职场妈妈们的不同生活。  相似文献   

8.
每个女人都有一个开店的梦想!就有不少女性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她们早已悄然告别了单一的生活模式,她们大胆投资,开设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小店。用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实现了梦想,并赚取了财富。  相似文献   

9.
男人是女人的什么?这个话题,从古代到现代,是真正的保留话题,永不过时,只要人类存在。在这个世界,女人比男人更加注重情感,更加喜欢比较。女人最重视的,往往男人忽略了,而男人的一个不经意,往往令女人惊天动地……  相似文献   

10.
早在本世纪初,美国作家伍尔芙就感叹女人不如男人成功是因为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妇女解放归根结底,是获得金钱上的独立。现代女性的生存要素,除了智商、情商,还要有“钱”商。  相似文献   

11.
王芫 《人民公安》2006,(9):51-51
女人的一生如何设计才能幸福?这个论题本来很大,但因为引起这个话题的是一个博友的来信,她在信中叙说了女人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两难选择,于是这个论题又变小了。那位博友说:有家有孩子的女人怎么能跟男人在职场上平等竞争呢?美国国务卿赖斯就没有孩子,是不是只有像她那样生活才  相似文献   

12.
三个不同时期的女人,三个经历各不相同的女人,她们所能代表的可能不是全部的女性,但她们却默默地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否在若干年以后我们还会记得她们,但请不要忘记她们的声音,因为她们的美丽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3.
<正> 有一家时尚与服装杂志,据说是女人的最爱,我总觉得男人或许更喜欢这本杂志。细致入微地教导女人体贴着男性,男人怎能不喜欢?在同一本杂志里,还有个“新派女性”的定义,大意是:新女性们认为好形象不是为了给男人看的,而是对自己的要求。“新女性”的选择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她们有理性的头脑,以自我感觉为最上。  相似文献   

14.
旧时早有“打是亲,骂是爱”的流行语,不过那时掌握主动权的是男人。男人自作聪明地玩了个花招,妄图让女人在遭受体刑时,心里还傻傻地享受所谓的爱情表达方式。到了21世纪,这句话又重新纳入主流,但讲这句话的不再是那些大男人了,而是实力一派的新女性。从自古有之的挨打受骂到现在对男人的非打即骂,女人走过了一条艰巨而漫长的心理历程。今天,她们终于找到一个真理——实力显“地位”,暴力出“政权”!这固然体现了女性思想的解放,也捍卫了女性的尊严;但是,如果这种行为在某种矛盾的激化下不断演变升级,就会成为真正的女性暴力,而女性无疑就变…  相似文献   

15.
女人最能打动男人的是温柔。但有的女人放弃了这个武器变成独断专行的"男人婆"时,也最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此,女人太依赖不是好事,太好强又让人害怕,而男人们大都有英雄主义,喜欢小鸟依人的女人,一个会撒娇的妩媚女人总是多了些女人的味道。女人心太强又太独立,是该高兴还是……?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岳鹏和女友去新时代时尚生活广场购物时,发现那正在举行活动,活动的内容是:凡愿意参加试衣会并在商场中进行现场秀的观众,均有机会获赠奖品。结果,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女性报名参加了此次活动。岳鹏对这些为了礼品就肯上台走秀的女人很不能理解,然而女友却说大大方方地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是现代女性越来越自信的表现。于是,两人针对女人为何热衷于秀这个问题,分别从男人和女人的角度,争论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苏青与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正运用女性话语写作的是四十年代红极大上海,逆当时民族主义的主流文学创作方向,走向边缘化的两位女性作家———苏青与张爱玲。苏青是站在女人的立场上,写出女人的难处和苦处,或者说宣泄了职业妇女的内在苦闷和不平,抒写了一个知识妇女对现实人生、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张爱玲则是以女性的观点审视女人在大家庭衰微破败过程中的沉浮,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心理。她们对男权社会和男权文化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对封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贬抑表现为一种抗争与剥离的姿态,真实地展现了女性作为人的生命欲望和需求。她们同为女…  相似文献   

18.
女人主动提出离婚的案件高达70%以上;男人遭受女性施暴比例约达15%;男人自杀身亡者是女人的3倍;男人寿命平均比女人短6到8年。男人变得越来越脆弱,坚强如钢、握权如铁的男人神话似乎在现代社会一步步地瓦解崩溃,男人们是否处在需要解放的绝境?2005年4月,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9.
传说亿万年以前,因为有了亚当与夏娃的完美结合,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于是,有人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男人与女人共同孕育、托举着我们栖身的这个星球。可不知何时,缘于何故,在我们周围悄悄出现了一群神秘的“单身文贵族”,她们远离爱情,远离人群,孤独而寂寞地行进在茫茫人生旅途,留下一串串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悬念……“其实你不懂我的心”A女上土生土长在农村,初中毕业后,她不堪忍受清苦平淡的生活,贷款数千元,毅然到县城干起了服装生意。一个纤弱女子.进货、销售等琐事全靠自c张罗,其辛苦…  相似文献   

20.
当性别平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当女人同男人一样为生活奔波在不同场合的时候;当家庭事业不能两全的时候;当男人们呼吁着让女人回家的时候;当全职太太不再被贬称为"家庭妇女"的时候……"女人要不要回归家庭"成了一个全社会都很关心的问题。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适合女性?回归家庭,到底对女性的诱惑力更大,还是对男性诱惑力更大?针对这些问题,我刊与新浪网做了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