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威 《法制与社会》2010,(11):76-77
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的普遍出现,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但也引发了社会问题,有必要从立法上对非婚同居当事人在人身关系、财产关系以及子女关系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予以合理规制,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
婚前同居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宇 《中国律师》2001,(3):63-63
无论人们的思想观念是否认可,也无论社会的接受程度存在多大的差异,我们身边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的同事、朋友、同学,以及间接认识的那些男男女女,向社会或父母公开的不公开的同居,越来越多。   选择同居生活的人们,或者认可他人同居生活的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认识,就是同居完全是个人的私事,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人们可以选择同居方式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婚姻方式的生活。因为,大多数同居者认为,同居方式的生活还算是“轻松”、“幸福”和“无碍”,在同居后的财产关系、子女问题、爱情和感情等方面问题,能够处理得…  相似文献   

3.
非婚同居关系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然而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例如传统的婚姻观念等,并没有系统的法律对非婚同居现象做出明确的规定。而在实践中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纠纷已经成为一项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非婚同居概念的界定入手,对比分析了主要国家的非婚同居财产问题立法,回顾了我国该问题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对非婚同居财产纠纷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男女双方均无配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居住在一起的现象,大胆的提出了非婚同居这一概念,并就非婚同居的性质、危害及相应法律规范的缺乏,阐述了对此应立法予以规范的必要性以及对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扬 《法制与社会》2012,(33):56-57
这些年来,我国社会中同居关系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财产分割等许多诉讼纠纷。本文阐述了同居关系概念和性质,区分了非婚同居关系和非法同居关系,介绍了同居关系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处理同居关系中财产问题的个人看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娄际堂 《法制与社会》2010,(13):273-273
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对同居关系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同居关系所指向的具体内容也都有所不同。同居关系,包括广义的同居关系和狭义的同居关系。广义的同居关系,是一种基于共同生活、居住而形成的关系,从这种含义理解,可以形成同居关系的情形很多,范围也很广。与自己同住的亲属、朋友、同学等,形成的都属于广义上的同居关系。狭义的同居关系,是特定含义的同居,是那种不完全具备合法婚姻的构成要件,但在某些方面与婚姻关系又有些相似的特征。本丈所谈的同居关系也就是这种狭义范畴的同居关系。  相似文献   

7.
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男女结合和家庭生活方式日益为大多数人接受、理解和宽容,并对传统婚姻和家庭产生巨大的冲击。而我国法律没有赋予同居者以法律地位,也未对这种既成事实的男女结合和家庭模式予以规制。国家对未婚同居进行科学的制度构建,调整公民之间的非婚同居关系,赋予非婚同居者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解决由于非婚同居发生的纠纷,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到今天,没有结婚的异性同居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反观我国婚姻法对非婚同居现象却没有有效规制,这一方面使得非婚同居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致使个人私下暴力解决非婚同居纠纷的案件增多,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对非婚同居进行法律规制。本文在界定非婚同居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婚同居的性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非婚同居在我国当今社会已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这一种特殊的婚姻家庭关系,不应将其仅仅视为公民的私事,由于我国法律并未对非婚同居加以规制,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诸多的影响,针对新的问题构建新的制度,笔者结合我国现实,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和国内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非婚同居"予以界定,将非婚同居行为的法律性质进行定位,并与合同进行比照,认为它是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应理性、宽容地对待。而后针对我国现有立法中对"非婚同居"规定的缺失和不足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