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23日,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部分前驻中非共和国维和部队士兵因政府拖欠军饷而发生哗变。但在哗变发生后不到24小时之内,科前军队总参谋长罗贝尔·盖伊就宣布解除亨利·科南·贝迪埃的总统职务,解散议会、政府、宪法委员会和最高法院,并成立了由10名军人组成的“全国救国委员会”。军人哗变迅速转变成了军事政变。军事政变在非洲决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政变发生在科特迪瓦——自1960年独立以来一直保持政治经济稳定,被西方人称为非洲“民主窗口”和“和平、稳定样板之地”,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科特迪瓦为什么会突然发生政变?政变的影响是好是坏?非洲国家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到底有多大?非洲民主化道路还有多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三位非洲问题专家,请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 政局不稳的起源 自拉斐尔·科雷亚(Rafael Correa)就任厄瓜多尔总统之日起,右派就密谋反对他的政府.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2009年9月下旬"厄瓜多尔土著民族同盟"(CONAIE,以下简称土著民族同盟)<'①>组织并发起的反对"水资源法"的运动却是酝酿政变的开端.政变的目的是将科雷亚总统赶下台,终止他领导的宪法改革进程.土著民族同盟也想在主管土著人教育、医疗和发展等事务的公共机构中保持其主导地位.这导致了政局不稳,并在一年后的2010年9月30日恶化到了极点:诸多警察违抗命令,<'②>绑架并试图谋杀总统.  相似文献   

3.
拉美国家政治局势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一年多,在拉美国家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政局发展的重要事件:海地军人1991年9月发动政变,推翻了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委内瑞拉1992年2月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国内政治局势迄今动荡不定;巴西自1992年3月以来因总统与“腐败案件”有牵连而引发的政治危机,已导致科洛尔被议会弹劾而停职;秘鲁总统藤森于1992年4月5日宣布解散议会、彻底改组司法机构等重大决定,集三权于一身,国内出现一场宪制危机;尼加拉瓜总统查莫罗夫人1992年9月30日宣布终止国民议会的权力,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如此等等。这些事态的发展自然引起人们对拉美国家政局前景的思考:90年代拉美国家的政局能否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一系列相关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4.
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不久,国父真纳先生和首任总理利亚格特先后去世。面临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的新国家陷入了严重的政客们争权夺利的政治危机,中央政府更迭频繁,制宪议会被取消,制宪搁浅。1958年10月7日,总统伊斯坎德尔·米尔扎宣布取消宪法、解散议会、实行军法统治,并任命军队总司令穆罕默德·阿尤布·汗为政府总理和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3周后的1958年10月27日,阿尤布·汗发动宫廷政变,逼令米尔扎辞去总统职务,自任总统兼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阿尤布自诩的“十月革命”(史称“十月政变”)结束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18日,西非国家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政变军人突袭并迅速占领总统府,坦贾总统被扣押,军政权成立。此次军事政变乃由尼日尔长期政治危机所致。非洲在过去一年多来,已发生至少5起军事政变,“军人干政”如同“幽灵”一般缠绕着非洲,使其民主化进程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军人政治浅论夏立安杜林在南亚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都经历了英国殖民统治;都拥有宗主国对军队职业化改革的历史传统。但自这些国家独立以来,印度成功地走上了军队职业化的道路,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却遭受了数次军人政变之苦。巴基斯坦军人干政的...  相似文献   

7.
1964年 4月巴西军人发动的政变成为此后拉美国家一连串军事政变的开端。六七十年代 ,中南美洲多数国家的文人政权相继被军政权所取代 ,军人统治成为 60年代至 80年代拉美政坛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一时期的拉美国家军人政权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以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为代表的保守的右翼军人政权 ,二是以秘鲁、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等国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军政权。导致拉美国家该时期一系列军事政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拉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民主政治的进步而是军人独裁的产生 ?拉美国家的军政权为何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28日,尽管饱受争议、一波三折,阿卜杜拉·居尔终于在第三轮总统选举中赢得超过半数的议会席位而成为土耳其世俗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浓厚伊斯兰背景的总统。虽然根据土耳其宪法,总统仅仅拥有签署法律以及否决法案的象征性权力,但被视为土耳其世俗主义堡垒的总统职位一旦被伊斯兰主义者攻破,从而实现正义与发展党对总统、议会和政府的控制,这就意味着土耳其共和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9.
阿方辛政府内外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5年11月4日,阿根廷举行了二十年来第一次议会选举。选举结果表明:劳尔·阿方辛总统在全国的两年执政获得空前支持,其内外政策得到明确肯定。阿方辛政府取得这一胜利的原因何在?本文拟就阿方辛自1983年12月出任总统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改革和调整措施作一粗浅分析。一稳定国内政局,恢复民主制度是阿方辛总统执政方针的重心。阿方辛是在1983年阿根廷处于严重危难时刻就任总统的。自1930年乌里武鲁将军发动本世纪第一次政变推翻伊里戈延民选政府后,五十年来,阿根廷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军人文人交替执政,国家历经数届军人统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28日,尽管饱受争议、一波三折,阿卜杜拉&#183;居尔终于在第三轮总统选举中赢得超过半数的议会席位而成为土耳其世俗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浓厚伊斯兰背景的总统。虽然根据土耳其宪法,总统仅仅拥有签署法律以及否决法案的象征性权力,但被视为土耳其世俗主义堡垒的总统职位一旦被伊斯兰主义者攻破,从而实现正义与发展党对总统、议会和政府的控制,这就意味着土耳其共和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