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说速览     
城乡居民同票同权的历史意义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对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草案也作了类似规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无非城乡,这被人们认为是同票同权。最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得到了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十二条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 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是针对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城镇人口相对农村来说比例  相似文献   

3.
《法学》1986,(9)
在对本案定性问题上存在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两名被告人是无罪的,理由是:朱鹤云是法人代表,赵伟通是个体专业户,双方都有权签订或修改合同,无需上级领导和生产队社员的同意。国家对承包合同的分成比例无明文规定,在实践中,分成比例最高可达五五分成。朱、赵二人均同意修改合同增加乙方的收入,按修改后的分成比例乙方所得也不超过百分之五十。根据  相似文献   

4.
离婚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离婚率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按照特定的基数来计算的离婚数比例。用什么作基数最好?迄今还未有统一的答案。通常的计算方法有六:1.以一年中的人口总数作基数,如联合国世界人口年鉴统计,就是采用这种方法;2.以某特定期间内的离婚夫妇数为基数;3.以十五岁以上之人口数为基数(因世界上有些国家法律规定,十五岁就可以  相似文献   

5.
鸡西市公证处改革公证分配制度,率先实行了自收自支的效益工资制,走出了一条公证分配制度改革的新路子。笔者试对公证处自收自支的效益工资制谈谈看法。一、公证处自收自支的效益工资制的基本内容公证处自收自支的效益工资制,是指公证处人员的工资、奖金及办公经费与司法局脱钧,自收自支,公证处主任根据市局下达的总指标,按每个公证人员的职级情况分配后,再按月分解,同基本工资挂钩.每月按完成指标的百分比计算工资,超额部分,年末一次性按照业务工作完成比例及调研文章的撰写情况分配奖金。其主要内容是:1、实行效益工资制,上…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些地方纪委在处理基层信访案件中发现,因征地补偿款分配而引起农民上访事件呈上升势头,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征地补偿款分配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计算数字不准。文件规定,“征地补偿款按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计算”。在发放补偿款时,  相似文献   

7.
陈彦晶 《法学》2018,(12):52-64
《公司法》2013年修订时将注册资本制度从实缴制改成了认缴制,但除了明确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分红权、新增资本时的优先认缴权以实缴比例作为行使基准外,未明确其他股东权利的行使基准,引致争议。对此,在缺乏明确的章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可先将股东权利分为单独股东权和少数股东权、自益权和共益权。再将单独股东权细分为比例股东权和非比例股东权,少数股东权细分为按股份数计算和按表决权计算的少数股东权。股东权利同时具备单独股东权、自益权/共益权和非比例股东权性质的,应按认缴出资比例行使;同时具备单独股东权、自益权和比例股东权性质的,应按实缴出资比例行使;同时具备少数股东权、共益权和按股份比例计算性质的,应按认缴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的行使应采二层次判断,各股东均未实缴的按照认缴出资比例行使,部分股东实缴其余股东未实缴的,如果是按照章程的未实缴,则以认缴出资比例行使;如果是未按章程实缴,则以实缴出资比例行使。同时具备少数股东权、自益权/共益权和按表决权计算的股东权利随表决权规则而定。但司法解散请求权应有例外安排,各股东均未实缴的,可按认缴出资比例计算表决权加以判断;部分股东实缴、部分股东未实缴的,则以实缴出资比例计算的表决权作为行使基准,但认缴出资比例不足十分之一的股东不得提起司法解散之诉。  相似文献   

8.
我国于1994年开始进行国有资本收益制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实践来看,仍然存在收益分配范围过窄、收缴主体不明、比例过低等诸多问题,亟需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使国有资本收益制度在保障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者应当享有的权益、实现国民收入公平分配方面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清偿程序是指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满足所有申请人要求时,由法律规定的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分配的程序和原则。法院按顺序清偿第一顺序申请人后,财产有剩余的,再清偿第二顺序,以此类推。当被执行人的财产在某一顺序中清偿后,已没有剩余,后面的顺序就得不到清偿,不允许在各顺序之间搞平均分摊。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申请人要求的,应根据该顺序中申诉人债权的大小按比例分配。  相似文献   

10.
选举权平等作为一项原则,主要由选举法来保障;选举权平等作为一项实践,主要体现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名额分配方案之中。2010年修改 《选举法》,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同时对体现选举权平等的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原则进行了形式新颖且更为丰富的概括,即“三个平等”———“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2012年的代表名额分配方案是“三个平等”的技术性落实措施。本文以历次《选举法》和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方案为主线,分析选举权平等的实现路径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作如下修改:一、第六条第二款修改为: 用人单位每月按缴费基数0.5%的比例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个人不缴纳城镇生育保险费。二、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项修改为: 符合计划生育晚育条件的,增加一个月的生育生活津贴;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对保险人代位追偿权与被保险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竞合时的行使方式和程序方面并没有作明确规定。在这方面,当下的保险法理论和域外实务中大致采用两种做法:一种是不承认保险人代位权与被保险人求偿权的竞合关系,在被保险人获得足额补偿之前不允许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另一种是承认保险代位权与求偿权的竞合,但对代位追偿所得又分别实行包括"比例分配"和"被保险人优先分配"在内的4种分配方式。应当在肯定两种相列竞合的情况下,对于足额保险可采用比例分配的方式;在不足额保险中,比例分配规则的逻辑前提是保险合同中对不足额保险约定了比例分摊的条款,如果保险合同对不足额保险是采用"比例赔偿"之外的"第一危险赔偿"方法,则对追偿所得的分配就应当改而采用"被保险人优先"的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论合伙人债务的清偿顺序和比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合伙人的债务包括合伙的债务和合伙人个人的债务。合伙人债务的清偿顺序和比例是合伙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论述中用“单独财产”指合伙人个人所有的一切财产,以与“合伙财产”对称;“单独债务”、“单独债权人”等术语的使用也有此意。另外,本文只限于普通合伙。 一、清偿合伙债务的顺序和比例 合伙解散后,合伙人应依法对合伙财产进行清算,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和比例来清偿合伙债务、返还出资、分配剩余财产。(严格意义上说,“返还出资和分配剩余财产”不属于标题中清偿合伙债务的范围。)对此,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规定简略,英美法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来看,《预算法》是对政府收入和支出的权力进行约束的一部法律,是在公共财政这个钱袋子上扎了个口,钱的进与出都由这部法律及其实施细则加以规制。预算法修改之所以长路漫漫,盖因这部法律调整的法律关系、权力分配错综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利益,是预算法修改背后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现行《预算法》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共设立中央、省、市、县、乡等  相似文献   

15.
强制执行竞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制执行竞合诸形态强制执行竞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权利人基于不同的执行根据,同时或先后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义务人的同一财产,而相互请求之间产生排斥,不能使各个执行权利人的权利同时获得满足的一种状态。在破产程序中,由于以破产人的全部财产清偿债务为方法,此时无论债权人执行请求内容如何,依照其金额的多少按比例分配受偿,因而不产生多数执行权利人之间互相排斥的现象。在执行程序中,各执行权利人并非均以满足金钱请求为目的,例如,有的执行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而该物已被法院保全执行,此时,按比例分配则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16.
翻拍,是指利用相机对各种黑白、彩色照片、表格、文字材料等进行原比例或变比例(放大或缩小)的复制摄影技术。在我们的工作中,尤其是在检验鉴定和自侦案件中,经常运用这一技术对涉案的票据进行收集、固定和保全,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涉案票据往往字迹(包括阿拉伯数字)较小,使用常规照相方法很难按原比例拍摄下来,而对一些因放置时间长等原因引起的票据字痕较轻或被修改、涂改、变造的票据,仅仅依靠复印机进行复印又不能反映犯罪的细节特征,揭露犯罪的本质。使用照相机对原物证进行翻拍能弥补这一缺憾,为侦查、起诉和审判提供…  相似文献   

17.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的确立 ,是收入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该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阐述了其客观依据 ,分析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应树立的几个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8.
参与分配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蔚 《政法学刊》2001,18(3):14-17
参与分配是民事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现行有关执行立法对参与分配规定不够具体,有修改完善之必要。参与分配的构成要件、有权申请参与分配的债权人范围、参与分配原则等问题应予以研究和探讨,建议增设参与分配异议之诉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选举法,某行政区域的人大代表的名额为该级人大代表名额基数加上按照法定人口数增加的代表数.由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基数相同,不同地区同一级人大代表的名额最终取决于该行政区域的人口数.但是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增加代表数的"人口数",是指"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相似文献   

20.
投弃权票与未按表决器在法律上的意义是不同的,能否合并计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为民主进步程度的象征,电子表决器与选票的适用各有侧重,短期内不可能相互取代. 从最终结果来看,投弃权票与未按表决器是否分开计算,有时会对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目前,我国法律制度对于议决事项(含选举)是否通过是以赞成票所占的比例为标准,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以全体人数为基数来计算,一种是以到会人数为基数来计算,这两种情况下,投弃权票与未按表决器是否合并计算,都不会影响最终的表决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