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薛晨 《江淮法治》2013,(15):8-15
近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通过推进均衡保公平、深化改革增活力、规范管理提质量等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两基"成果,实现了"三个率先",义务教育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省义务教育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期盼,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8月1日下午,省十二届人  相似文献   

2.
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出台,是中国在义务教育公平方面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点,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推动力。当前,对于义务教育公平的实现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辅助"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我国教育财政投入执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执法措施:1、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法规体系;2、加强教育财政投入执法队伍建设;3、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各项投入法定指标;4、加强教育财政投入执法手段,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公平;5、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执法的监管与奖惩力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注重维护教育公平。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破解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问题,取得初步成效。以均衡发展为根本,切实缩小校  相似文献   

5.
姚国建 《政法论坛》2013,(4):136-144
社会权的保障依赖于国家的财政给付,包括财政给付的制度构建和资金给付。财政制度的价值选择、财政决策机制、财政收入分配取向以及财政给付责任在央地政府间的分配影响着公民社会权的实现水平。在我国,以效率为中心的财政制度导致对公平理念的忽视,财政决策的行政主导导致民主化不足,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社会权的保障水平低下,地方主导导致保障水平的地区化差异。为提升我国公民的社会权保障水平,应确立公平为财政制度的价值理念,变行政主导为立法主导,调整财政收入的分配取向,强化中央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05,(9):40-40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近日撰文说:据我观察,当前。中国教育领域的不公平有三大体现:一是资源配置不公。国家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投入甚少;二是义务教育城乡不公平,即城市学生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而占全国人口比例70%的农村人口却没有实现义务教育;三是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在高考制度上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7.
教育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保障教育公平。在这个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创新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政府的责任就越显得重要。政府之所以需要并能够在教育政策中承担责任,是由政府自身的性质、追求的目标以及教育产品的属性所共同决定的。本文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为对象,并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提出政府在义务教育政策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07,(12):56-56
沙河市教育局坚持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严格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支教制度等,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霄兵 《中国法律》2006,(4):22-24,80-83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案)》,是中国义务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新的《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对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保障中国义务教育在新世纪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健康公平的法律本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体制改革制度构建的宗旨在于实现健康公平,当前对于健康公平的法律本质予以解读显得尤为重要.应从实然性角度来理解健康公平,其是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的结合;健康公平体现为对公民健康权的公平保障、体现为社会法视域中的实质公平.同时,健康公平法律本质的实现要依赖于卫生服务筹资、提供、利用三个环节的公平性,也要借助法律制度从权利公平、程序公平两方面来予以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否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使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缺失。当胎儿遭受不法侵害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其对加害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显然违背了民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如果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应当充分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采取附解除条件的总括保护主义立法模式,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以强化对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1,32(12)
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系统庞杂、内涵丰富。检察机关服务城乡一体化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落脚点。当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在完善组织机构、履行检察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冯茜 《金陵法律评论》2005,(4):133-137,143
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对霍桑<红字>的矛盾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存在多种声音的叙述:第一,叙述者的声音;第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三,小说中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窝斯三位主人公声音的在场.由于多种声音的出现,读者在解读作品时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及<红字>中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附随义务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在于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