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破产,是所有企业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每个企业最不想面对的结局。新破产法引入了企业重整制度,其目的在于实现债务人企业、债权人、股东、职工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和最大化。这项制度对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健康、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避免社会的资源浪费和由于企业清算解体导致的经济组织经营困难、生产萎缩甚至连环破产,以及破产清算引起的工人失业、群体性矛盾冲突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企业破产重整案件审理实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破产法>确立了重整这一破产预防制度.重整制度有助于挽救那些虽已陷入债务困境但仍具有挽救价值与希望的企业,并可以更好地维护各方当事人权益.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破产重整程序被广泛适用并呈增加态势.  相似文献   

3.
法院在企业重整中的角色扮演呈现出“积极主动”的特征,分析法院的司法本质和企业重整的司法过程,在企业重整案件中法院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即在“司法裁判”之外还承担着较为显著的“管理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4.
刘宁 《中国律师》2009,(3):66-68
重整计划是破产重整程序的核心.能否得以顺利执行决定着重整的成功与失败。那么,经法院确认或强制批准的重整计划对谁具有约束力,重整计划能否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当重整人不能执行或不执行重整计划时又当如何救济?我国《企业破产法》对此规定尚不明确,从而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许多相关疑问难有定论。学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5.
重整计划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整计划是各国重整法律制度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重整各方当事人利益和重整目的的实现。本文通过对美、法、德、日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企业破产法》中重整计划有关规定的比较,对重整计划制定主体、重整计划制定原则和内容、重整计划表决和批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利弊分析,以期完善我国重整计划法律制度,使其在企业重整实践中更加合理、有效,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颁布施行的《企业破产法》中重大的制度创新之一。就是在破产清算、和解制度之外,全新构建了重整制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87条规定,在人民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后,重整程序终止,债务人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然而在重整计划执行阶段,异议债权确定后应如何处理.管理人如发现重整计划存在错误应怎样救济.管理人如何监督债务人执行重整计划等问题,我国《企业破产法》并没有相关规定或规定的过于原则.致使实务中面临许多问题与困惑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8.
丁林 《行政与法》2012,(10):126-129
正常经营状态下的企业,出资人利益是企业利益的核心,出资人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出资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出资人作为企业破产重整的相关利益主体,享有参与破产重整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出资人不再是企业的最终控制者,出资人在企业正常经营状态下所享有的权利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9.
汤海庆  施迎华 《法治研究》2011,(12):102-107
企业重整的司法实践复杂,各种问题始料不及,人民法院必须坚持能动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南望集团司法重整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没有战略投资者情况下实行“债转股”的重整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可执行性,法院准许部分建设工程款先行支付以及直接以裁定书的形式将重整企业的股东变更为选择债转股的债权人,都有效促成了企业司法重整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破产重整计划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破产制度由清算主义为主向重整主义为主转变。破产理念也由债务人利益保护为中心向债务人与债权人利益平衡保护为中心迈进。重整计划是破产重整制度的核心,也是破产重整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重整计划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破产重整计划制度存有一些缺陷,需要进行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因经营失败或其他原因出现清偿力不足及至破产退出市场,乃市场规制经济行为之必然结果。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关于银行破产的立法、实践及民众的金融风险意识均处缺失状态。本文拟就商业银行的破产标准、行政权与司法权冲突的救济、破产财产的分配等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构建和破产法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谈金融机构破产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破产法》仅对金融机构破产程序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如何具体实施,将有赖于一系列具体措施的支撑,如个人债权的清偿顺序及保障问题、破产管理人的选任问题和破产金融机构资产的变现问题、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等。对此,本文将就上述金融机构的破产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尝试提出规范我国金融机构破产机制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期货公司破产危害客户利益,可能破坏经济秩序、产生重大风险,立法应着重解决客户账户和客户资产处置问题,赋予监管机构必要的规则制定权、特殊情况下指定托管和接管权、听审和发表意见权。我国现行将证券公司破产处置规则适用于期货公司破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为期货公司破产制定专门规则。  相似文献   

14.
运用技术侦察措施能在侦查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又有侵犯公民权利的危险。为平衡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技术侦察措施予以法律规制。我国的技术侦察措施实际还游离于法律制约之外。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兼顾的需要还是从当前我国的现实环境因素分析,都有必要将我国的技术侦察措施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相似文献   

15.
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醉酒驾车对公共交通安全危害极大。根据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及法律规定,醉酒驾车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醉酒驾车肇事的应根据案件情况定罪。醉酒驾车肇事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一般系间接故意犯罪,量刑时要准确把握犯罪的社会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慎重适用死刑,我国刑法应增设危险驾驶罪。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的权利保护有着极深、极强的理念。它以递进的方式依次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民工是社会主体、任何个体权利平等、农民工的权利理应受到平等的保护;农民工是弱势主体,还应受到法律的特别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和谐理念指导之下农民工的权利更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张艳丽 《法学杂志》2007,28(3):71-74
破产可撤销行为构成要件是破产撤销权行使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新《企业破产法》为了规制破产欺诈行为,①保护破产债权人利益,在第31条和32条规定了破产管理人的撤销权和破产可撤销行为,②但是没有明确破产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如此规定不利于破产司法实践中法官和当事人对破产可撤销行为的认定.借鉴联合国《破产法立法指南草案》和国外立法经验,破产可撤销行为构成要件应采纳概括性一般构成要件和列举性具体构成条件相结合的立法体例;一般性构成要件包括:"行为损害了债权人利益"和"行为应当发生在法律规定的临界期内";至于"行为人主观恶意"只是部分可撤销行为构成条件;同时,对"行为人主观恶意"的判断应建立美国破产法"主观标准客观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商主体登记具有保护交易安全与提高交易效率的法律价值。一般认为,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是一对矛盾,是冲突的。但是,在商主体登记法律制度中,由于商事交易双方共同的法需要和具备同向相关的价值实现机制,交易安全与交易效率不仅不是冲突的、矛盾的,而且是和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为限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有必要对WTO《反倾销协议》进行修订。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后,理应结合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展模式反思的成果,探论后危机背景下《反倾销协议》修订的法理依据,梳理《反倾销协议》中脱离时代的理念,提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