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才武 《政策》2013,(4):62-65
湖北未来的10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个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的年代,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被赋予区域发展战略制高点的意义。湖北在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推进"五个湖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大省和领衔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优势,完善区域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俊刚  童建新  李伟 《政策》2003,(8):10-12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涵盖面广的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近年来,我省旅游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发展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湖北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完全形成产业优势,品牌结构和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要大力改善。因此,笔者认为,加快发展湖北旅游产业,必须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名牌。具体而言,要从"一江两山"的开发、武汉城市旅游圈的构建、湖北旅行社业的规范建设上着手,从而提升湖北旅游形象,促进湖北旅游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北星 《政策》2012,(5):57-59
区域发展需要经济"硬实力",同样需要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最关键的指标。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国家、地区的发展助力,更为国家、地区的发展铸魂。当前,湖北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推动湖北跨越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一年多来,"一元多层次"战略的实施重点主要在于谋篇布局,湖北发展多点发力、多元支撑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当前,面对"五局之势"、"六大机遇",湖北需要推进战略的精耕细作,不断完善、充实、展开"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一是提升战略目标。伴随"中国梦"圆梦进程的加快,湖北肩负着更大的全局使命,需要更高的目标追求。要努力复兴湖北在国家发展历史上的市场枢纽、产业枢纽、创新枢纽、文化枢纽地位,复  相似文献   

5.
湖北是以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源头的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建设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明湖北"的建设需要我们从五个方面在思想上厘清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玉堂  黄南珊 《政策》2011,(11):16-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激发荆楚儿女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阔步迈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构建湖北"战略支点"总目标、总任务的征程,加快实现湖北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战略,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是十堰加快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课题。湖北是文化大省,建设文化强省条件充分。而地处鄂西北的十堰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必须全力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武术文化产业、丰富提升汽车文化产业、精心培植"道茶"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十堰和湖北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增添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8.
冯桂林 《政策》2012,(9):45-47
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省委书记李鸿忠提出了"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努力建设文明湖北"的战略构想,深刻论述了先进文化引领与文明湖北的建设关系,并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高度,从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文明湖北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15,(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并身体力行推动抢救和保护文物工作。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加快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努力实现文化强省目标,为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抢抓国家强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做好"文化湖北"这篇大文章,实现文化强省,保护利用好全省  相似文献   

10.
陈连生 《政策》2011,(7):71-72
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湖北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向面上推开、向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当前,面对湖北文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热切期盼、"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认真研究文化省情,充分发挥湖北文化资源优势,做好"五个善于"工作,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努力推动湖北文化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廷贵 《政策》2012,(4):19-20
当阳是湖北历史文化名城,荆楚文化重镇。近几年来,当阳市不断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市)"、"中华诗词之乡"、"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书画)之乡"等荣誉称号。市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市图书馆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  相似文献   

13.
张俊飚  李平  李波 《理论月刊》2012,(1):127-130
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湖北农业发展中需要处理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现代农业产业是湖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四大支柱"之一。如何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关键在于发挥湖北农业科技优势,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湖北科技优势与竞争实力现状,系统阐述了湖北科技优势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速湖北农业科技优势转化的政策建议,以实现科技对湖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荆楚文化是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区域文化。只有发掘和依托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战略,理清湖北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构建内含荆楚文化精神特质的湖北现代文化产业,以荆楚文化精神打造湖北文化产业的特色和品牌,才能做大做强湖北文化产业,加速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北美术品市场"内产外销"和艺术经营者缺失的特点分析,揭示了市场不景气、艺术人才和艺术精品流失的后果;对美术家群体"良莠不齐"的状况分析,阐明了湖北蕴藏的巨大创作潜力;对艺术品消费滞后的情形分析,指出了作为"兴在百业之后,衰在百业之前"的美术品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的微观规制、行业的自律有序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王均豪 《世纪行》2011,(4):19-19
湖北要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需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包括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湖北一直有自己鲜明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远承荆楚文明之盛,近立辛亥首义之功,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人才济济,文化名人与科学家辈出。这些文化品质对于构建现代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共识,增强凝聚力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现代社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20,(1)
正省属高等学校是湖北高等学校的主体,为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湖北省属高校发展平稳,但仍相对不足,这是我省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一是存量发展的顶层外部助推机制有效供给不足,增强办学实力没有大动作、大突破。我省省属高校大多处于发展的爬坡期,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给予外部支持。但和其他发达省市比,湖北支持省属高校的发展缺乏规划,没有针对性;扶持政策碎片化,持续性不强;支持力度小,措施不到位。  相似文献   

18.
杜建国 《政策》2009,(10):44-46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湖北文化事业从小到大,文化产业从无到有,文化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城乡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荆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9.
钟馨 《理论月刊》2007,(12):75-78
全球化使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强劲,争取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必须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前,丰富的湖北文化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没能"走出去,"针对其不同原因,促进"湖北文化走出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更新观念、文化交流与宣传活动、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信息平台、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省情的时候,我们认为湖北不仅仅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而且还是文化大省。湖北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但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欲就怎样发展湖北文化产业作一些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