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户口、收入来源、生活方式、社会互动等方面对宁夏银川市民乐村农民在失地前后进行了考察和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户口的转变,还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不仅仅是户口的转变,还存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思想意识的变迁等问题。解决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并不断壮大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利益、社会权益、政治权利及文化融洽、社会和谐等内容的综合性问题。失地农民无论是作为一种职业的"农民"还是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农民",要真正把角色转型为"市民",必须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既获得外在资格的市民化,又获得内在素质的市民化,实现自身在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市民化转型,才可能适应城市,成为合格的新市民。笔者主要对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该群体的社会保障,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步伐,而且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不容乐观,参保意识不强、社保政策不完善、资金筹集渠道不畅、就业难度大是影响该群体社会保障的主要因素。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保配套制度,畅通资金筹集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涛  施国庆 《求实》2006,(9):85-8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已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理论界对此也给予了大量的关注,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失地农民"离农"就业的诸多因素,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这一宏观背景下,失地农民承袭了原有城乡二元体制中形成的对农民身份各种不利的因素,进而造成失地农民"离农"就业的各种制约。这些因素对失地农民城市边缘化的地位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伴随着宁波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速度和广度大大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失地农民,被征地农民的群体扩大,转岗就业难、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土地被征用并没有让农民真正过上城市市民的生活.必须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市民化工作长效机制,为构建和谐宁波、平安宁波服务.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化的推进必然要占用大量耕地,产生失地农民。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因此,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失地农民,他们在市民化角色转换过程中面临生活水平下降、就业难等现实困境,遇到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等制度政策上的约束以及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等障碍,应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观念调整帮助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通过政府支持引导他们实现市民化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能否成功,城市化进程的目标能否实现,除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外,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否适应这种社会转型,是否顺应这种历史变迁,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文章揭示了失地农民心理适应问题的若干现象,分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原因,为帮助失地农民渡过心理适应困难期,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地无业农民的激增,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妥善安置失地失业农民,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政府在具体政策安排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要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未来出路,并将能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纳入各级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大规模与加速度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对低成本生活形成的刚性需求;社会分化的空间呈现及其结构化,城中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积淀及其结构化所形成的约束效应;城市流动人口公共需求与政府体制及机制滞后所形成的矛盾关系,以及这种矛盾关系转换的慢时耗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致使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具有暂时难以替代的功能。城中村空间改造与升级,必须在关注这一特定功能前提下,才能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新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农民收入,应以政府为主导,组合若干农村经济区域,改革区域内乡镇职能,引进大型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生,通过构建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宅基地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管理是当前农村改革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农村宅基地管理必须要有相应措施跟上,才能使其更具现实性和有效性,才能保证村民宅基地使用的科学化、合理化和集约化,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相似文献   

15.
要尽快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收入,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必须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6.
改善民生是中国发展升级的核心内涵。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关系到人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领导体制的认同。要使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获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从改革和创新制度入手,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当前农民市民化进程碰到观念、政策、制度、信息、素质等方面的障碍.采取转变观念,走出认识误区;调整政策,优化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等制度环境;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繁荣第三产业等措施,能够加快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加速农民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后税费时代"村级组织被边缘化的危险,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建立并推进效能进村新机制,不仅符合各方的现实需要,而且在村级组织管理效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充分发挥这一机制的作用,实践中还应解决好村级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村级干部素质不高、群众参与程度偏低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与奖惩体系四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以来是影响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状况,由此提出相应措施,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2003年到2007年,课题组连续五年对广安牌坊新村采取问卷与走访、专题调查与综合调查相结合方式,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将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该村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以期为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一个借鉴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M村自治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明确了权力主体的类型和责任机制;治理模式契合了国家与社会的转型趋势;不仅使组织形式更合理,而且增加了透明度。另外,由于多种因素的推动,M村公共利益得到了迅速强化、制度安排和规则被公众认同、政府的指导作用也得以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