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他提出了不少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其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他从思想、组织、作风这三方面对党的建设作了深刻的论述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为党的建设和发展作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优良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到进一步弘扬,对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作风建设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对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历经百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对如今党的建设有重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而党的理论建设问题、党的领导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党的宗旨建设问题、党的建设方法论问题以及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等,则构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创造了诸如"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路线"、"把作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等具有中国特点的经验。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学习和研究这些经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人类的昨天。不忘历史,历史地看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有尊重历史、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的优良传统。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反复强调学习和研究历史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干部素质以及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为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多种场合一再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上,他指出:理论学习要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陈云始终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指导,坚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建设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同时,他还强调要抓住党建工作的主要矛盾,有重点地建党。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利用矛盾,对党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党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科学化问题,在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管党、科学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立足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科学论断,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发展.他提出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目标,是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强调思想建设的同时注重党的制度建设;反腐败是加强党风建设、从严治党的重点;新时期正确处理与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确立及其科学依据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目标的确立: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确立和坚持正确的党的建设目标至关重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是党的建设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它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规定着党的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制定党的建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形成的党的建设总体新布局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主线、原则、要求、内容和目标,使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党的建设总体新布局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地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执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全面把握党的建设总体新布局的基本要求,对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继续抓好党的自身建设,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奋发学习,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思想方法搞对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并终身为之奋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人民谋利益;严守党的纪律,自觉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这些思想是他党建思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党建学说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中关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理论。陈云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思想,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维护党的纯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云对抵御执政风险问题的战略思考有其深刻的背景因素,是他总结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综合性认识的成果。陈云对抵御执政风险问题的战略思考包括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多方面。这种思考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对我们今天居安思危、拒腐防变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蕴含着深刻的科学理念对我们今天把握规律、安全执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体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今天排除干扰、奋勇前行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云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干部的"学习"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学习是共产党员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和责任;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中国历史、时事政治、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到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云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提倡勤俭节约、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坚决反对贪污腐败和浪费行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重视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党员和高级干部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强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些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宝库.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和陈云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他们的文化建设思想是集中体现领导集体智慧的理论精髓和思想结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们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和毛泽东社会主义文化观中的重要观点,又对其进行了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和发扬。回顾邓小平、陈云关于中国先进文化建设问题的探索,对现今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云领导艺术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执政能力建设系统阐述了陈云的领导理论,主要包括理论创新、联系群众、科学决策、求真务实、谋划全局、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陈云不论在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在完善执政党党风建设和提倡培养成千上万的年轻干部等方面,都展现出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远见识、磊落胸襟、求实精神和公道正直的优秀品德。这些也反映在他的一些批示和所处理的人民来信中。  相似文献   

18.
陈云作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不仅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还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以及对文艺的爱好和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意见、建议等,尤其是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的发展方向问题和应该注意的有关事项更有着十分独到的见解。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陈云关于文艺要体现"二为"方向的思想对于有效建设和谐文化、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云1935年到达莫斯科前,中共代表团和共产国际只能从报纸上获得长征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具有浪漫色彩,与实际情况有相当大的差距。考察陈云1935年在莫斯科遗存的三份讲述长征的文献,可以还原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长征的情况。陈云的汇报揭示了长征胜利的原因,介绍了党内争论、领导核心的改组、军事战略调整等等情况,指出了临时中央政治路线上的"左"倾错误,使共产国际对长征的认识发生转变,从而纠正了此前关于长征的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20.
陈云经济哲学思想是渗透在他的经济理论中的一系列哲学观点和方法,它与陈云哲学思想、陈云经济理论是密切相联系的交叉关系。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论,是陈云经济哲学思想的三大理论支点。本文以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为背景,论述了陈云关于国情、国力和综合平衡的思想,这对于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促进社会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