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84,(36)
一位云南旅客,希望能在北京买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跑了七八家书店后,他彻底地泄气了。这本普通的工具书,在北京也已脱销多日了。“为了一本《中国体育年鉴》,我腿都跑细了。新书预告说八二年底出版,现在已是八四年五月啦”,一位老人无可奈何地摇着白发苍苍的脑袋。“同志,行行好吧,库房要有的话,给照顾一  相似文献   

2.
辛岩 《瞭望》1994,(47)
《湖畔》,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于中国诗坛的一颗新星,虽然就时间而言,它只是“五四”以后的第五本新诗集,然而就诗的艺术风格而言,却可与郭沫若的《女神》媲美。诗集自费印刷3000册。迅速销售一空。当年郭沫若、叶圣陶、郁达夫都曾写信向“湖畔诗人”表示祝贺。不少文学刊物发表了赞扬文章,朱自清对《湖畔》也曾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6,(10)
《德胜员工守则》掀起管理类图书销售新热潮新年伊始,一本在“手抄本”基础上涎生的的新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胜员工守则》,为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献上了大礼。这本书在掀起管理类图书销售新热潮的同时,也成了2006年图书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9日,《新民晚报》“博闻”版刊载的《第一枚国徽诞生记》说,1949年1月,东北第一机械厂党委书记奉命向一位翻沙工人布置了一项极为机密的“政治任务”:为十月一日中央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铸造国徽。文章写得活龙活现,笔者读后却疑窦丛生。首先,在“1949年1月”,谁也不可能向工厂布置为“十一”北京的开国大典,“为天安门城楼铸造国徽”的任务。因为这时,连中央也不知道新中国的国徽是什么样子。征求国徽设计图案的问题是1949年6月召开的新政协筹备会提出的,这次会议确定由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194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在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4)
《德胜员工守则》掀起管理类图书销售新热潮新年伊始,一本在“手抄本”基础上诞生的的新书——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胜员工守则》,为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献上了大礼。这本书在掀起管理类图书销售新热潮的同时,也成了2006年图书市场最大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卜束 《瞭望》1989,(49)
宫竹心是何许人?查新版《鲁迅全集》注释,仅知他笔名白羽,山东省东阿县人,生于1899年,病逝于1966年。早年曾与鲁迅交往。他曾任北京《国民晚报》、《世界日报》记者、编辑。先前曾在北京邮局工作,因爱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与鲁迅通信,深受影响;但后来又迫于生计,转变方向,成为三、四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家。当时在华北,  相似文献   

7.
刘征 《民主》2023,(3):29-30
<正>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点燃了我国民众冰雪运动的激情。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我国大陆地区观看人数约3.16亿人,与平昌冬奥会开幕式的全球观看人数大体相当;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达到3.46亿人,实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后遗产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的冰雪产业预计将达到万亿元,巨大的市场为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可以说,后冬奥时代,我国冰雪运动及产业发展潜力十足。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第3期《青年研究》发表了我的《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一文,在此,我继续谈谈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张化《试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是国内学者对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专题研究的首篇。文章以“文革”爆发划线,将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来考察。  相似文献   

9.
易名 《瞭望》1992,(25)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学术疑案之一,证见《瞭望》1991年49期陈晋先生《引诗证史》一文。文中引有毛泽东读《明史纪事本未》卷45批注:“吾疑赵风子、刘七远走,并未死也。”又云:“得毋象黄巢么?”  相似文献   

10.
关于范文澜“失误”的辨析——向李新先生讨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第5期《百年潮》发表李新先生《范文澜的几个“失误”》一文,批评范老强调过的三个观点:1、古为今用;2、外行领导内行;3、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文章说范老这3个观点是错误的,是在“左”的路线影响下,在各种政治运动中不能不表态而提出来的。“这种表态,在今天看来,常常是错误的,因为那些运动本身就常常是错误的。”此话有理,搞“左”的运动显然是错误的,适应运动的要求提出的观点,势必受错误运动的影响,也有错误。有错误,就有必要来纠正。这是完全应当赞同的。但是,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种错误,应当怎样恰当地评…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五年春夏之交,忽然收到两本第九期《瞭望》周刊。扉页上有两行字:“谢怀丹同学留念·李锦蓉。一九八五年三月八日·北京。”翻开杂志一看,《莫斯科中山大学女生寻踪小记》十分醒目,上面还配有一幅照片。我连忙找来老花镜,一字字、一行行地读下  相似文献   

12.
何立波 《各界》2010,(9):6-9
对今天不少中青年读者而言,吴满有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可谓家喻户晓。他的名字在《毛选》、《邓选》中被多次提及,还写入了中共中央文件。边区农业战线的“吴满有运动”和工业战线的“赵占魁运动”,使两人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两面旗帜。吴满有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亲笔为他题词:“天下有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红色英雄”,却在1948年的解放战争中被国民党军队俘虏,国民党电台发表了他的“反共讲话”。  相似文献   

13.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进一步部署在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前两年,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在河北抚宁县搞试点,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搞了“粗线条”‘社教”,  相似文献   

14.
孙智玉  柴瑞桢 《学理论》2012,(24):30-31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于1873—1886年期间陆续写作的一部未完成的哲学著作,是一本学习科学哲学的重要著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中论述了辩证思维的重要性,指出辩证思维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思维形式,自然科学应该复归到“辩证的思维”;在《辩证逻辑和认识论,关于认识的界限》一文中也强调了“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合理的”.总的来说,辩证思维是辩证法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其实质在于辩证.  相似文献   

15.
《民国春秋》发表《罗家伦主持中央大学》一文,其中提到罗家伦“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份5月4日当天北京唯一的印刷品传单,首次提出了‘五四运动’一词”。这个说法与史实有出人。罗家伦的确是《宣言》的起草者,但并未在宣言中提及“五四运动”一词,该词首次出现于他的《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中。罗家伦1912年进上海新式学校复旦公学,初步接触新思想和新出版物,1917年入北京大学,主修外语和外国文学,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19年4月底,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5…  相似文献   

16.
1843年秋,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一文中,提出了“哲学共产主义”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在他的早期思想发展中是富有内容的,而且对其后来的思想发展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为了澄清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脉络,并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从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一、“哲学共产主义”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客体的特性,苏联学者P·B·加尔科文科提出:“客体在主体——客体的物质实践关系中是加入这种关系范围内的一定部分的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同时也是物质,作为客体的物质自己运动的表现。”(《主体一客体》《一九八三年主体和客体问题讨论会论文选》第303页)“不考虑客体功能中表现出的物质内在能动性这一点(即  相似文献   

18.
伏琛 《瞭望》1998,(Z1)
茅盾与︽蚀︾伏琛《蚀》即“《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茅盾曾说:“1925年到1927年,这期间,我和当时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有相当多的接触,同时我的工作岗位也使我经常能和基层组织与群众发生关系。”(见《茅盾选集·自序...  相似文献   

19.
1915年,袁世凯要复辟帝制,为了取得舆论的支持,派帝制分子。《亚细亚日报》.总编薛大可带30万元巨款去上海“运动报界”,同时还派人到广州去贿赂报纸和报人。当时,北京的《国华报》、《国权报》、上海的《大共和日报》、《时事新报》,长沙的《大公报》、广州的《华图报》都接受了袁世凯的贿赂。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我国学术界又传出一个喜讯——中国民俗学会正式成立了! “民俗”一词,早在我国《礼记》中就已出现。而“民俗”作为一门学科则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事;特别是英国学者汤姆斯创造的“FOLKLORE”一词被国际公认、使用后,民俗学在世界上就逐渐广泛地发展起来。我国民俗学运动的发端,则是“五四”运动前一九一八年北京大学的征集歌谣活动。在以后的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