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社会保障措施的立法必要性;《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社会保障措施的立法模式及主要立法内容  相似文献   

2.
妇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妇女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始终将推进妇女事业作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高度重视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对于广大妇女来说,就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和根本保障,是最基本的权利,妇女就业关系妇女的发展、千家万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近年来,我们从本部门职能出发,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省委有关妇女…  相似文献   

3.
潘锦棠 《中国妇运》2002,(10):22-23
女性在当前的就业竞争中不及男性,作为初次分配的工资收入落后于男性,但女性有权通过政府公共政策的倾斜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收入再分配中得到经济收入的弥补。为防止不在业女性(包括失业妇女和家庭妇女)经济收入水平下降过快,男女经济收入水平差距过大,以及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贫困女性化的现象,国家应有所作为,保证女性正当权利和福利水平。国家有所作为不是阻止市场经济走回头路——市场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劫后余生的选择,而是要开辟各种就业渠道,使女性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市场公平竞争,使女性有公平的就业机会;健全女性社会保障,使女性有合理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2,(2):29-31
浙江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乡镇企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一,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上升到47%。去年上半年浙江私营企业数与前年相比增长22.38%,雇工增长49.54%。在浙江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并创造了大量的  相似文献   

5.
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伴随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经历了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两种不同的运作机制。体制的变革不仅对中国城市妇女的经济参与方式和社会经济地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改变和重新建构城市家庭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也是复杂和深远的。本文从就业权利的获得和保障、职业发展和性别隔离、同工同酬和按劳分配、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变化,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周平华  ;邓集文 《求索》2014,(8):42-45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老年妇女比例和数量快速增长。由于农村老年妇女患病率和伤残率高,收入保障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低,精神生活贫乏,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养老保障具有特殊性。安排财政专项预算,建立以农村老年妇女社会保障专项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补充、政府为主体的,真正统一规范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李秋芳 《中国妇运》2001,(11):16-19
我国面对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不仅城镇新生劳力和下岗失业人群在增加,而且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流动不畅的隐蔽性失业问题也凸现出来。“十五”计划期间,每年将有千万左右的新生劳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目前城镇已经存在的下岗失业劳动力有待消化,农村有上亿剩余劳力需要转移,总体上劳动力供给是持续过剩的。为此,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正式提出,“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以促进就业。我国在实践中推行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3,(3):81-83
今年5月,我国2002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事业和城市建设的统计公报,先后公布。本刊将其中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数据整理成稿,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及有效地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尽快地通过国家以法的形式出台,赋予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成员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2,(10):10-11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将下岗失业妇女的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下岗失业妇女的技能素质,为下岗失业妇女的求职就业创造条件。三年中,共培训各类下岗失业妇女15.9万人,其中有12万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再就业,培训就业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1,(4):24-26
为真实地了解我省城市妇女工作开展情况及妇女的需求,省妇联在广州等9个地市及省直单位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分层发放1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现将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城市妇女对妇女组织及工作的认知与认同(1)对妇女组织普遍了解。在“您知道您所在的街道或单位有妇女组织吗?”一栏中,回答“知道”的占被调查者的91%,其中文化程度较高者认知度较高。如行政人员的认知比例几乎为100%,但在少数专业人员、工人和无业者中对妇女组织认知却为0。这一结果,与当前传统领域的妇女组织比较健全,改革兼并行业妇女组织“萎缩…  相似文献   

12.
13.
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制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中国离婚率的提高,离婚女性人群也逐步扩大。许多妇女离婚后生活陷入困境,使离婚女性贫困化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虽然造成离婚妇女贫困化的原因是多元的,但现行《婚姻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在保护女性权益的制度设计上存在着诸多不足,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远未完善,这些都加剧了离婚妇女的贫困状况。只有修正现行法律保护离婚女性权益上的制度缺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缓和消除离婚女性的贫困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妇女就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2月,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世”对于中国步履艰难的妇女就业到底意味着什么?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妇女的经济参与和社会地位产生哪些影响?这是寻求发展的中国妇女十分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嘉 《人权》2005,(4):2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我国传统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即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危害受害人的身心健康,危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但妇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们受到的身心伤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对妻子施暴。鉴于我国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不完备和可操作性不强,应完善相关立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意识,执法部门分工合作,加大打击力度,建立长效维权机制,构建多层次社会防治体系。为预防和消除暴力侵害妇女现象,全社会应树立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国家应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力度。更为重要的是,防治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调配合,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一、城市弱势群体的范围与对象 (一)贫困群体。指城镇失业者、改革开放初期离退休人员。停产或半停产企业的职工,传统的“三无”人员(指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孤老残幼)。据统计测算,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贫困面为8%左右。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是妇女获得了就业和发展的权利,就业是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并发展自己的基本保障,也是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纵观我国妇女就业发展历程,妇女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杨燕 《创造》2004,(8):62-62,61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做好 赛中出成果,涌现了大批典型示范户和至 状况之下,一些子女又受到父母思想的影妇女工作,我到部门乡镇、村组走访调查, 富能手。 响,辍学、失学、早婚、早育的不良现从中引发了我对今后加强妇女工作的一些 《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完善 象又相继抬头,造成恶性循环。思考。 和实施,较大程度的扩大了“男女平等”的 农村妇女就医难,加上不少农村妇 现状及成效 知晓率,加大了妇女权益的保障力度。同时 女文化低,接受新知识慢,受传统的卫生 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离婚残疾妇女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与社会保障制度息息相关。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宪法司法保护已经走向世界化全球化。应借鉴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社会保障秩序,开放社会救济渠道,完善相应的司法救济途径,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