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世纪后半期,中国社会到了转型的前夜,清廷创设新制:向西方派遣出使大臣,持节驻扎各国,在世界拓开邦交局面。受命出洋的使节们,成为最早亲睹海外的第一批人。从大西南僻壤走出的黎庶昌,开始到广阔的世界中寻找人生舞台,先后随郭嵩焘、陈兰彬出使英、法、德和西班牙等国。在公使馆里,他的身份是三等参赞。自1876年始,黎庶昌在欧洲度去五年的光阴。他说,使欧之期"惟交涉事少,时日甚觉宽闲,参赞更乏所事",出游就成为惬乎心意的选  相似文献   

2.
在晚清思想史上,郭嵩焘是最初主动了解西洋文化、向国人引介以西方古典学为代表的世界文明古国知识的士大夫之一。其出洋日记除记录公务交往、政治观察、访问参观,还写下了自己对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的零星见闻。这些零星见闻通过描述古埃及文字、古希腊先哲以及古罗马建筑,为国人开启了一个文化深厚、政教修明的"异域空间",并且最终成为消解中国士大夫自傲心理的精神溶剂。对于郭嵩焘本人来说,目睹古埃及、希腊、罗马遗迹以及欧洲现实,不仅使他摆脱"西学中源说",认识到西学源于希腊、罗马,而且转而认为中国教化自汉代以来已经式微,"欧洲各国独擅其胜,其视中国,亦犹三代盛时之视夷狄也"。郭嵩焘的思想转向预示着中国士大夫开启了痛苦的政教乃至精神反思。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被老百姓开除“县籍”的人——卖国贼陆宗舆。 陆宗舆是浙江省海宁县人.是北洋政府中的亲日派,他直接参加了签定《二十一条》等卖国条约的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任币制局总裁,与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并列为三大“国贼”,成为全国人民声讨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8月 2 4日 ,苏丹驻华公使易卜拉欣·卡利姆 (IbrahimKarim)博士应邀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访问 ,并就达尔富尔人道主义危机的由来等问题 ,与该所的学者进行了座谈。现将卡利姆公使所谈的观点摘要如下 :卡利姆认为 ,在达尔富尔确实存在着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它由冲突所引发。而在冲突的演进中 ,外部势力扮演了某种角色。这场冲突是在苏丹南部地区旷日持久的战争濒于解决之际突然爆发的。它显然是各种外部势力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分子煽动的结果。达尔富尔问题也因某种宣传和信息误导而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卡利姆指出 ,对于“苏丹解放…  相似文献   

5.
汉堡亚洲研究所(Das Institut fǖr Asienkunde Hamburg)是德国研究亚洲问题的最权威的研究机构,在欧洲也颇有声望。 简史 汉堡亚洲研究所是在原西德联邦议院和外交部的倡议下于1956年作为民法基金会形式建立的。研究所的首任所长是前德国驻华公使马丁·费舍尔(Mar-  相似文献   

6.
正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的刘瑞芬奉召回国,履广东巡抚之职,受命接替他的是薛福成。翌年一月,薛福成坐入法国公司的伊拉瓦第号轮船,出吴淞口,使西生涯由此开始。靠泊香港时,他特意选来的参赞黄遵宪"携一子一仆由嘉应州来登舟"。嘉应就是广东省的梅州。黄遵宪的故家在那里。他们一路历览西贡、新加坡、锡兰等南洋诸岛埠,行经亚丁湾,过红海,进苏伊士运河,入地中海。光绪十六年二月十  相似文献   

7.
4月24-26日,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办,题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与中德关系".德国驻华使馆新任公使利德尔、中国前驻德大使马灿荣、中央外办研究局局长史明德等出席了本届年会,国众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德国研究领域的近50名会员也一并与会.  相似文献   

8.
凌晨寂静的雨夜,丁辰站在十五路首发站的站牌下,微湿的刘海遮住眼里琉璃的光彩,他看向身边的女人。要一起撑伞吗?他问,语调温柔。女人妖娆地看了他一眼,答应了。他的眼里带着孩童般的狡黠。他们打着一把很大的蓝色格子伞走着。女人在旁边绕着头发问他,你真的只是想给我打伞啊。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沉默着。因为今天是他和女友分手一周年的纪念日,那天也是大雨,他  相似文献   

9.
4日 徐建国秘书长会见塞尔维亚驻华公使格里西奇。 6—16日应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和捷克捷中协会邀请。李成仁常务副会长率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德国和捷克。  相似文献   

10.
1832年詹姆斯·布坎南作为美国驻俄公使来到圣彼得堡,并首度主持、签署了与俄国的《商贸与航海条约》。此前十余年美俄两国处于相互戒备状态。此约是美俄关系史上的第一份官方贸易条约,并一直持续到1912年,长期规范着美俄贸易,也引领了美俄早期商务关系,影响了两国的早期外交关系,甚至也影响了此后美国对俄长期的外交政策。詹姆斯·布坎南为此发挥了特殊作用。本文依据历史文献揭示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进程及其演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的外祖父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别号觯斋主人,河北定兴县人。他精于古物鉴别,对瓷器尤有特识,因此得以在1915年至1916年初为袁世凯烧制了4万多件“洪宪御瓷”。这些瓷器,都是为袁世凯炮制“洪宪”帝制,在“登极大典”上增光添彩以及作为赠送各国驻京公使的礼品之用。那些瓷器,随着“洪宪”帝制的昙花一现,已成了稀世珍品了。外祖父原是个贫穷的农家孩子,1896年17岁时,到北京一家古玩铺当学徒。因他聪颖过人,很快便掌握了一套鉴别古玩瓷器的真伪、出产年代、价值等丰富知识以及烧制工艺技能。当时许多达官显贵及富家子弟都嗜爱古玩,常…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14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与孟加拉国驻华使馆联合举办了“南盟在中国-南亚关系中的作用”研讨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四国驻华大使和印度、尼泊尔等国驻华公使,以及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  相似文献   

13.
失而复得     
《新青年》2008,(11)
我丈夫一个人先从印度来到了悉尼,他在帕拉马塔区找了一个临时住处。他想先住下,然后等我和孩子从国外来的时候,再搬到一个好房子里去住。在他来到悉尼的一周后,星期天他出去办点事。下午回来后,他发现自己住的地方被盗了。一个装着他所有文件的小文件箱不见  相似文献   

14.
除夕夜那晚,中心广场有盛大的烟火晚会。她早早下了厨,又拉着他急急忙忙地出了门。“这么着急干吗啊?”他埋怨道。“去占位置呀,这么难得的烟火我可不能错过,快点快点!”她满心欢喜地想象着自己幸福地偎依在他温暖的怀里,享受一场无与伦比的烟火,忽的就笑了。  相似文献   

15.
国王的奖赏     
19世纪的印度。有一个喜欢对着家里的榕树静静幻想的小孩子。他看着那株古老的榕树,觉得它的每一道光与影都让他惊奇。他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些简单而美妙的句子,那些文字排列组合起来有意想不到的乐趣,他想把它写下来。父亲是位慈爱的长者。每天早晨和儿子一起散步,散步时给他讲许多有趣的事情,每一件都让他觉得奇妙非常。回家吃完早饭,父亲和他开始一天的学习。讲解经文,朗读外语,还有那些珍贵的诗篇。他格外喜欢那些诗,觉得它们巾蕴有无穷的乐趣,简直快要被迷住了。那些椿树下的幻想,字字句句地跳跃着,属于他的诗,鼓舞着一颗年幼而天…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回顾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 ,分别处在东半球和西半球 ,相距十分遥远。但自 1 9世纪初起双方一直存在着友好往来 ,交往的历史悠久。早在 1 81 0年 ,就有几百名湖北省茶农从澳门前往里约热内卢从事茶树种植。 1 880年 8月 1日 ,中国清朝政府与巴西政府在天津签订了《中国—巴西和好通商航海条约》,并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互派使节。1 90 9年 ,中国清朝政府派钦差大臣和公使前往里约热内卢 ,受到巴西总统的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巴关系得到了继续和快速发展。双边关系是从民间往来、首先是从经贸和文化往来开始的。 1 95 3年和 …  相似文献   

17.
意外的发现     
注视着书房墙上惟一的这幅画:画面上那干枯的柳枝,好似在抵御暮冬的风寒,身上还留着残雪———让你惊叹的是残雪下的柳枝上,竟悄悄地萌生着几个微泛绿意的苞芽!那呼之欲出的新形象上,又重叠出了当年的那一幕:那是9月的一天,我到自己班级去上课,课前提问时,我扫视在座的几十名学生,目光不经意地落到了后排的剑的脸上,他和我对视一下,就急速地闪开了。我似乎得到了什么启示,马上叫了他,可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他都是摇头,且目光总是在躲避什么,我随问随走来到他的座位旁,信手翻开他的笔记本。突然,我惊呆了:只见上面竟画着一幅画,我仔细端详,原来…  相似文献   

18.
关爱陌生人     
朋友聚会,席间,他讲起一件往事.某年,他乘中巴车回家过春节,雪纷纷扬扬地下着,道路变得湿滑难行.行至中途,雪越下越大,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雪花敲打着车窗,他心里有些隐隐的担扰.意外还是发生了,车沿着山路下坡时,翻到路边的深沟里.  相似文献   

19.
就是让个座     
一位女士跟我说,今天自己坐车生了一肚子气。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乘车上班时,见公车上人特别多,上去以后肯定没有座位,就站在站台上等下一辆。好不容易等来了下一辆,还是没座,一直等到第四辆,上面的人才稍少了一点儿,我找了个最靠边的座位坐下。车刚到下一站,上来一个老头儿。这老头儿上来以后先四处打量了半天,然后就站在我旁边不走了。我知道他那意思,他是专等着我给他让座呢!而他一却不知道我为这么一个座位浪费了多长时间,你要是不想站着那你就自己等呗,干吗光想沾别人的便宜?更让我生气的是,车一晃他就大声呻吟,嘴里还…  相似文献   

20.
他又一次朝山上推动巨石 一九五四年冬天,东京经历了一场从北海道边过来的寒流,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昨夜终于起了风,云散雪停,气温更加低了。 王克昌从地铁站里出来,一股冷风直扑额头。他寻找着丸物百货店的招牌。丸物公司是一家很大的百货公司,在京都、浅草、新宿都开有支店。当他找到这里的丸物支店时,望着马路对面这座漂亮气派的店堂和橱窗,他有些迟疑了,站在横穿马路的人行线这一端,心里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究竟该不该迈出这一步呢…… 他为了寻找门路微点生意,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