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得造精神     
正如果说傅山的"得造花香"将申明亭古井流芳于世,那么王祥的得造精神则将龙之虾赋予新的内涵。未采访之前,怎么也难以置信,一个资深慈善工作者,竟然用八个月的时间画出别开生面的虾。一改人们对虾的品评就是与齐白石的虾像与不像的比较。带着疑问和好奇来到古都西安,在采访和目睹中撩开其神秘的面纱。王祥,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下过  相似文献   

2.
大雁塔     
正很多次路过西安,很多印象模糊了,唯有大雁塔,始终清晰。一没有送行的人群,只有灞桥杨柳依依,山川庄严温柔。所有成就一个世俗文人传世名声的故事,都始于那一次的悄然离去。身后是喧嚣暂歇的皇都,无尽的长路,无可预知的前途,只有星星在黑暗的天空格外明亮。一个孤独的旅人,为直探原典,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投身塞外的大荒,风节凛凛走向接踵来临的凶险和苦难。怀抱大乘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行愿,委命求法以惠利苍生。月黑与风高,火焰与雪水,美酒与膏粱,香艳与温柔,与一个执着的行者无  相似文献   

3.
梦庵     
"我以后是要到长安去的。"我碎碎的念道。我姓李,叫李长安,是个小女生,名字是爷爷起的。爷爷总眯着眼像洞悉了世间万物的老神仙,扶着长长的白胡子,徐徐的开口:"长安,长安,你的天命在那儿。"于是,小小的我有了小小的想念,我是要回长安的。"长安,长安!"央视天气预报播音员念到"西安"时,我像有感应,都会竖起耳朵。好了好了,它改名了,我知道,可我不介意,它还是我的都城。读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小路伴。开学的第一天下午放学,他就走到我桌前,声音怯怯、断断续续的说:"那个…长安…早上来时我看见你爸爸送你了,我家跟你住一条街……"我正奇怪一个从未谋面的生人喊我竟有这般亲昵  相似文献   

4.
陈宗权  谢红 《国际观察》2015,(3):95-108
国家形象塑造包括形象客体的"自塑"与形象主体的"他塑"过程。目前学界对形象"他塑"的忽视,使得国家形象的理论构建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形象"他塑"必然要追溯到形象的主体性生成问题。从形象生成的本源意义上讲,"国家形象"可以化约为一个社会心理学命题,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同范式使得简约化的"国家形象"研究成为可能,它可以为国家形象主体性生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在理论构建过程中需要一种自觉的"范式"意识,如此方能使得国家形象研究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通过理论硬核构建及范例应用等而确立社会认同视角的国家形象研究范式是可期的,未来研究的纲领可以围绕"范式"的确立来设计。  相似文献   

5.
望城有书香     
正在脑海中搭起一座陌生的城市,往往需要些许时日,几日寻访,看到的只可称得上是零散的片段。至于那里的人、那里的事,对我来说仍是一个模糊的边廓,但这并不妨碍我从细微之处去探摸这座城市的文化角落。我对望城所知不多,倒是微信中有个好友"金炼书舍",他是望城人。我对"金炼"君的了解,仅限于他喜好收藏签名本,其中貌似还有拙作。望城之行前,特地与"金炼"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阐释了人们对"韬光养晦"的理解和"韬光养晦"在西方语境下产生的影响,认为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进入21世纪后,以"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战略基础有其局限性,很可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招致更多误解.中国应明确地界定和表述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追求,以自信、开放的心态融入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7.
郑亚琼 《新青年》2015,(4):52-53
我们三个背起书包,一起在墨阳湖畔奔跑,乘着夕阳下和暖的微风,就像这青春长了翅膀。混混沌沌生活的我,此刻才体验到了真实,明白了友谊不是追随,而是尊重和分享。·1·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个像"陈寻"那样的男生,阳光帅气,学习拔尖,每到一处引得无数女生为之心潮澎湃。夏雨轩就是"陈寻"那样的男生,而我就是跟在夏雨轩后面那个不起眼的配角男生。对此,许小暖很不理解,问了我一个俗不可耐的问题:"你愿意当鸡头还是当凤尾?"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规劝我不要整天跟在夏雨轩这只"凤凰"后面充当凤尾,可是我仍  相似文献   

8.
士方 《海内与海外》2014,(6):69+68-69
正自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收藏名人亲笔签名的名片,至今已有藏品60余枚。香港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和香港著名作家金依签名的名片很有特色。作为武侠文学大师,梁羽生鼎鼎有名,但梁羽生是他的笔名,他的本名陈文统却知晓的人不多。因此我请他在"陈文统"三字旁签上"梁羽生",这张名片就意趣横生了。金依也是笔名,他本名张初,名片上角有红色"金依"印。我请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人,原本很普通,在工厂上班,每月拿400元的工资。但后来有人对他说他很像一位名人。他不信,自己一个机械修理工怎么会像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呢?他对这些并不理睬。可是,别人仍是不时地提醒他,说他的眉毛、脸蛋、走路的姿态,甚至说话的腔调也有些相像,要是发型改变一下,那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  相似文献   

10.
荷兰琐记     
荷兰是我心仪已久的国家。少年时代,我曾生活在马来西亚马六甲,那里被荷兰占领过,留下不少荷兰人的印记。市中心有一条炮台街,华人称它为荷兰街。街上满是红色的古老建筑,特别是民居,屋顶呈高高的三角形,窗户比门大,建得小巧玲珑。街头广场上有一座呈四方形三层楼高的红色钟楼,钟楼下有一个中世纪情调的喷水池,是人们最喜欢拍照留影的地方。父母节假日带我们到市区游玩时,总喜欢到荷兰街徜佯,有时,给我们讲他们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生活时听来的荷兰风车、木鞋的故事。荷兰在我幼小心灵中便有了一种向往。40多年后,恰逢旅荷华侨总会成…  相似文献   

11.
栗花醉     
陈援 《海内与海外》2012,(10):64-65
一入河北迁安县境,打开了车窗,好一股淡淡的清香飘进了车厢。朋友不无自豪地说"这就是栗花的香气。"栗花香得很特殊。不像槐花香得浓郁,不像枣花香得诱人,也不像秋天的金桂那样甜香。栗花香得清淡,深吸一口气,似乎没有多香;不经意地闻了,似有一种庄稼的清香。这或许就是农家管栗子树叫"铁杆庄稼"的原因吧?扬花时在玉米、稻子、荞麦的大田里,不都能闻到这透出一股青气的香味吗?朋友说:"栗花香得有些怪,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界,对栗花香有不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正对老北京人来说,普通话是"官话",北京话是乡音。对没到过北京的人来说,不少人觉得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要说普通人会有误解,就是研究语言的学者,要把二者的关系说清楚,也要费不少气力。北京话和普通话的特殊关系把北京话和普通话混为一谈,当然是不对的。一些人把北京话称为"京片子",就是从直觉上把北京话与普通话作了区分。但北京话和普通话有着一种很特殊的关  相似文献   

13.
正出于对芍药的喜爱,唐宋文人墨客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宴会结束时的最后一杯酒,是最后辞行告别的碰杯;芍药花开于春末,也寓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最后的一个美人……由于芍药是草本花卉,没有坚硬的木质茎杆,就像弱柳扶风柔弱无骨的少女,故有"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指的是去年10月以来的一年。这一年,非洲总体来说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取得进步,但这种进步却是很缓慢的,又非常脆弱。进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许多非洲国家的政局连续保持稳定,即使有些国家举行总统、议会选举也是这样,不像过去那样造成社会动乱。前些年爆发内战和多国介入战争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国家形势趋向稳定的局面。大湖地区的刚果(金)、布隆迪、西非的塞拉利昂等国就是如此。刚果(金)的战争从1998年开始,结果东非、南部非洲有6个国家卷入战争,据统计,死亡和逃往邻国的难民总数超过300万,目前在联合国非统组织和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调解下,形势大大  相似文献   

15.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茹生于1923年,70岁演出最后一场告别舞台,84岁病逝于上海,在歌台上再也见不到她的身影了。有人写过"世上已无梅兰芳",说的是不会再有像梅兰芳那样的艺术大师,我说的也是在京剧舞台上再也难见像李玉茹那样技艺卓绝、声容并茂、"青衣花衫刀马旦三门抱"、"梅程荀尚一身兼"的演员了。苦练基本功李玉茹家境贫寒,10岁时考进北京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立下像"买身契"一样的合同。中华戏校半新半旧,练基本功和富连成科班一样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的内涵具有动态多维特征,以"综合安全"观点界定国家安全的内涵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国家形象"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运用"综合安全"视角来探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如何定位、如何建设的问题。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张重新思考"国家形象"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改进国际传播的手段和效果。对中国的"国家形象"建设本文也提出了基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远山 《新青年》2004,(11):36
那时候家里还不能上网! 有时就会去网吧打发 长夜的无聊* 有一天!在网吧泡了半个晚上!与一个不知躲身在世界哪个微茫角落的家伙闲聊了数小时!说不上很投机!但至少排遣了一个夜晚的寂寞!凭这一点我真的应该感谢他* 谁知出得门来!自行车却不见了*唉!这样的事儿!终于又发生了*不骗你!我当时心里竟一点儿都不急不恼!甚至都没有好好去寻找!就迈开大步走回家去了*并且一宿安睡无梦*你感到很奇怪是不是.丢了一辆自行车就像丢了一毛钱那么满不在乎!这份潇洒又是从何而来. 有人嘲笑我说! 用 "## 多元的车去换一场藏头缩脸的瞎聊! 是不是代价太大了…  相似文献   

18.
青春的歌舞     
回忆起我的歌舞生涯,就像小心翼翼地打开我的"百宝箱",很私人,很亲密,甚至很"香艳".想想自己就是这么一路歌舞走来的,一霎时觉得岁月鎏金、人生如梦,于是更添一分精进,铆足了劲头要把舞步迈得更洒脱、更飒爽.  相似文献   

19.
等下一辆车     
她是一个骄傲的女孩,因为她很美丽。或许现在的女孩子都这样,有了点漂亮的外表就觉得自己像个公主。  相似文献   

20.
正淳一先生本名程茂全,其父程俊良是专攻兴盛于宋朝和清朝两代"没骨"花鸟画的名家。他的娘舅家也是京城名流。其舅陈东湖先生早年因诗书画三绝而名誉京津。陈东湖先生的"没骨"与程俊良先生的"没骨",均有紫禁城如意馆"没骨"遗韵,曾是京城一道靓丽的风景。旧京的往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年鼎力协助金北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