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兵 《湘潮》2006,(7):46-47
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澳大利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这是中澳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提起中澳关系,谁都不会忘记惠特拉姆。破格礼遇,如约访华1972年12月21日,中国和澳大利亚驻法国大使各自代表本国政府,在巴黎签署了中澳建交公报。1973年5月1日,首任大使王国权经香港去澳赴任。5月  相似文献   

2.
丁咚 《廉政瞭望》2013,(15):64-65
不久前,澳大利亚前总理、国会议员陆克文先生成功上演“总理复仇记”,扳倒“宿敌”、总理吉拉德,重新当选执政工党党魁,并再次宣誓就任澳大利亚新总理。 陆克文先生中文讲得好,在外交界是出了名的,他能用流利的中文演讲。但上次任总理期间,他对华态度之强硬让不少中国人感到惊诧.因为围人总希望能说中国话的外国政耍应该对中国更友好。如今,陆克文先生“梅开二度”,他能为中澳关系带来些什么新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中 《湘潮》2012,(2):39-42
2011年4月,澳大利亚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应邀访华。她在为访华做准备的时候,看到一张澳工党元老惠特拉姆1973年访华时和邓小平的合影照片。这张照片引起了她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王昌义 《湘潮》2011,(5):37-40
1992年1月24日,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这个重大行动不仅结束了中以两国长达40多年没有外交关系的历史,而且使中国同中东这一敏感而重要地区的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卡特总统时期,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排除。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美建交是在邓小平的主导下完成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  相似文献   

6.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到北京。这时,建国问题已迫在眉睫,中共中央领导亟需同斯大林面谈以建立今后中苏两国的新型关系。特别是苏联能否立即承认新政府,对新中国能否在国际上立足至关重要。毛泽东本来准备亲自和斯大林面谈,因当时解放战争正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16):16-16
澳大利亚执政党工党日前举行党内选举,前总理陆克文击败现任工党主席、现任总理吉拉德,再次当选工党主席。按照法律,他将再次出任澳大利亚总理,而现任总理吉拉德也将在近日内辞去总理职务。分析人士指出,陆克文与吉拉德的权力交替并不存在任何重大的政治意义,因为双方都强烈支持与美国发展军事同盟关系,同时也都强烈支持加强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摆在新生人民政权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在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到1950年底,新中国已获得26个国家的承认,并通过互换公函或进行谈判,与其中18个国家实现建交。  相似文献   

9.
视野     
《党的建设》2009,(2):62-63
2009年中国大事瞭望2009年是我国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大事不断、任重道远。中美建交30周年 1978年7月,中关双方在北京开始建交谈判。经过近半年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从  相似文献   

10.
回顾2004年上半年我国丰富多彩的外交活动,国家领导人两次对欧洲的成功访问是其中夺目的亮点。5月上旬,正当欧洲春意盎然,欧盟大家庭喜迎新成员之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遍访了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爱尔兰等五国及欧盟总部,商定了促进中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合作更上一层楼的步骤,巩固与充实了双方间的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8月2日,为期两天的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落下帷幕。此次对话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意义不仅在于中美以开放的胸襟和务实的态度开创了一种新的沟通机制。而且在于双方求同存异、登高望远,坦陈各自战略关切和核心利益.寻找共同点的同时明确分歧点,谋求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从中美关系大局来看,战略对话机制为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2.
靳利娜 《实事求是》2014,(6):103-107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日益重视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方面的研究,对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相应的澳大利亚方面关于对中国的论述也是层出不穷。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研究进行回顾和评析,并提出了加强相关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佚名 《党员文摘》2009,(7):11-12
只有两句话的《中法联合公报》 格林威治时间1964年1月27日11时,北京与巴黎两地同时发表了一份仅有两句话的《中法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向来有敬惜字纸的传统,但是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化精英对传统的反思也有极端之时,譬如对于千年延续下来的汉字。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4月号发表文章《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认为:“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鲁迅更是提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就连素称稳健的胡适也坚信汉字必须废除。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新中国开国总理兼首任外交部长,他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也是伟大的外交家。他和毛泽东一起,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鞠躬尽瘁,奋力拼搏,作出了杰出贡献,为新中国赢得了极高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相似文献   

16.
瑞士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新任总理李克强出访的第一个欧洲国家?引起不少人的兴趣。翻开尘封的那段历史或许能解答这个疑问:早在1950年,瑞士就顶着美国压力,成为最早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并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7.
林晓光 《世纪桥》2004,(3):52-55
1949年8月,在中国人民革命走向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受中央委托组建新中国人民空军、后来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任司令员的刘亚楼率领一个小型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苏联,与苏联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举行了3次会谈,达成了苏方向中方提供飞机和教官,帮助建立航空学校,培养空、地勤人员的协议。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谈到中美关系,我们通常的评价是:两国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摩擦和合作并存就是正常的中美关系。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对华政策趋于务实,中美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合作的领域在扩大,摩擦的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合作共赢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9.
朱祥忠 《党史博览》2012,(12):16-21
2012年是新中国与阿根廷建交40周年。40年来,两国通过人员和贸易的交往,逐步增进了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而从民间到官方高层互访,两国关系一直在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阿关系有了较快的发展,各个领域友好合作日益扩大。2004年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阿关系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01,(10):F003-F003
中美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后,两国政府领导人继续就建交问题进行会谈。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了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政府必须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