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视窗     
《干部人事月报》2010,(1):57-57
朝鲜:借货币改革给职工涨薪百倍 朝鲜进行货币改革后,表示将用新币按原先数额支付企业员工的工资。这实际等于将员工薪水上调100倍,因为旧币兑换新币的比例为100比1,货币升值100倍。  相似文献   

2.
随着今年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员工要求涨薪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看来,用工成本增加已经无法避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如何在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来增加自身的盈利呢?  相似文献   

3.
继本田公司为平息中国零件工人罢工事件而加薪24%之后,富士康科技集团面对员工接连跳楼引发的舆论压力,于6月1日宣布整体加薪30%。5天之后,富士康表示将再次为深圳厂区的员工加薪,幅度最高达66%。  相似文献   

4.
当富士康迫于社会压力,为甩掉“血汗工厂”的恶名而宣布大幅加薪时,或许鲜有人会想到带来的后果会如此“严重”。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随后出现了员工要求加薪的呼声,在呼声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一直“单打独斗”的劳动者们,终于开始团结起来集体维权,要求加薪。这些事件使不少企业开始担心,尤其是那些代加工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似文献   

5.
“只要你们努力工作,就能获得加薪的机会!”这句老板口中激励员工最有力、最有用的话,如今在员工眼中,可能不那么受用了。近日,历时5个多月的“2009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评选榜单出炉,共有100家企业获得了此项殊荣。评选的结果也显示,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手段已从过去单一的加薪、晋升转变为内部招聘和转岗、心理干预、绩效考核、职业稳定性等更深层次的管理方式。并已上升为企业人才管理的首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可量化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者通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员工的工作动力在哪里?为什么酬薪激励似乎显得不那么管用,激励措施起不到实质性效果?我们认为,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才使得老板弄不清员工到底想要什么。事实上,就不同企业而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员工激励标准。而统一价值观念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对员工有效激励的关键一步。那么,问题接踵而来的是,潜在员工大脑里的价值标准如何统一?这种隐性的企业文化通过什么方法找寻?  相似文献   

7.
数字     
《人民公安》2013,(23):5-5
1万元审议中的《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近日引起社会关注。其中规定,老板无正当理由却始终不给员工加薪的.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有网友表示:“刚看到这条消息特别开心,可是一琢磨,加薪可能支出50万元.不加薪最高才罚1万元.我要是老板宁可接受罚款了事。”  相似文献   

8.
体面劳动离不开合理报酬,而体面劳动的实现也不能止于“加薪”,“体面劳动”必须成为企业价值观。近来。一些企业不约而同地给职工加薪,引起普遍关注。在呼吁和推动关爱生命、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大环境下,提高职工的劳动报酬,不仅是对职工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的一种缓解,同时也是对体面劳动理念与潮流的积极顺应。  相似文献   

9.
涨薪与加压     
最近,有则消息持续引人注目:到2010年6月初,中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平均涨幅10%以上,多家出口制造业标志性企业更是大幅提薪,部分企业涨薪幅度达66%。  相似文献   

10.
数字圈点     
《干部人事月报》2009,(17):49-49
7.8%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2009年上半年职场薪酬报告》。报告通过调查显示,上半年企业平均涨薪幅度为7.8%。  相似文献   

11.
独立后,面对经济困难和腐败严重,李光耀做的恰恰不是给公务员加薪,而是8年减薪。直到经济起飞和廉洁问题解决后,新加坡公务员才开始大规模加薪。  相似文献   

12.
《干部人事月报》2014,(1):88-89
2013年,是韩广福在物流公司供职的第五年,这五年是忙忙碌碌的五年、废寝忘食的五年,是常常没有休息日的五年。这五年,韩广福一直安心工作,从未想过离职。可是,韩广福这一年过得并不开心。前五年,老板每年都会给员工加薪,第二年,老板给韩广福加了1000元的月薪;第三年,老板又给他加了700元的月薪;第四年,虽说涨幅有所降低,但老板还是给他加了三百多元钱。韩广福本以为今年老板会继续给自己和同事们加薪,并且自己的薪水也有望变成5字开头。然而,这一年的“涨”声却并没有响起来,这让韩广福有些意外和沮丧。  相似文献   

13.
垄断企业给职工涨工资没有错,错就错在太多的企业不给职工涨工资. 包括石油、电信、电力在内的一批垄断行业国企都在计划上调工资.国家发改委人士称,这是企业内部的事务,外界不应过多干涉.(1月21日《新京报》)对此,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认为"垄断巨头涨薪不是家内事".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保障》2009,(8):F0002-F0002
美可食品有限公司有60%的员工为下岗再就业人员,特别是连锁门店营业员中90%为下岗大龄女工,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认真遵守《劳动合同法》,坚持不裁员、不减薪、增福利,积极鼓励员工开展产品创新,保证了企业健康发展和员工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5.
志灵 《就业与保障》2011,(11):45-45
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真正的出路是减负,而不是刻意打压已经不可逆转的涨薪潮。更何况,正如有专家所言.中国未来几年将面临劳动力价值重估的进程,能否以此形成经济转型的倒逼机制.带动中国经济再次起飞.提高工资水平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年岁末时,人人都愿意听到加薪的消息,而不愿意听到减薪的消息,但减薪却是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支付薪酬时经常遇到并要设法解决的一个难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才能让遭遇减薪的员工接受这一事实、争取员工对减薪事件的理解并为员工未来实现增薪奠定基础呢?要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减薪面谈。根据国内外企业成功减薪面谈的实践经验,减薪面谈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图片故事     
《干部人事月报》2011,(8):67-67
2.5%“智联招聘”发布2011年年中企业薪酬报告显示,上半年大陆地区企业平均薪酬增长为2.5‰不同行业间年收入排名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金融、高科技和房地产行业仍名列前三。从薪资增长幅度来看,金融、高科技行业和房地产的整体涨薪幅度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18.
薪酬行情     
《干部人事月报》2009,(16):79-79
调查显示:裁员趋缓 加薪是员工关注的重点;太和顾问:企业薪酬实际增长6.3%;上海行业性工资全面推行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后逐步打破了大锅饭,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开。但是,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对于以“特薪”为手段的激励制度,许多员工表示不满,进而影响组织和谐,结果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在特殊人才与组织和谐之间取得平衡,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公平、灵活、能上能下,促使特薪制度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1,(4):47-47
HR来信: 我公司有一员工,2007年参加工作,2010年4月份加入我们公司,2011年1月8日开始休病假,已连续休了10天病假。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定,员工可享受12天有薪病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