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政报》2008,(9):3-4
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管理,有效监控煤炭产量,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4号为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特制定《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从2012年7月13日起实施。主任张平2012年6月13日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汀,彤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数字     
《时事报告》2014,(7):7-7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挑战巨大 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占比为70%左右,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能源。但煤炭的长期大规模开发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我国53%的煤炭资源深埋在1000米以下的地底,褐煤和低变质程度烟煤占55%,优质煤炭资源逐年减少;二是满足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条件的科学产能仅占1/3,  相似文献   

5.
查晓然 《淮海论坛》2013,(3):25-25,24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在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煤炭开采对环境可能引起的破坏方式与程度,提出保护措施,控制其不利因素,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和协调经济之间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管金玲  谢鹍 《人民论坛》2013,(2):238-239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位居全国首位,煤炭是新疆的重要能源。文章介绍了新疆煤炭开发现状及发展规划,重点对新疆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加强交流与合作、合理确定煤炭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以及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创造》2006,(Z3)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壮大电力工业。发挥资源优势,创新电力开发模式,建立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水电;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适当发展火电。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和滇东、滇南、滇东北三大火电基地,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加快体制创新,实施矿电结合,促进高耗能产品发展。着力优化能源结构,能源开发向可再生能源为主方向转变,煤炭开发向高技术综合利用为主方向转变。大力发展大型水电,协调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主力火电,积极开发中小水电,加快开…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7,(20):7-8
第一条为了促进煤炭工业以及产煤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煤炭生产经营秩序,防止非法违法生产的煤炭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公告第1号《云南省煤炭经营监管实施细则(暂行)》已经2006年2月14日云南省煤炭工业局第二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6年3月26日起施行。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炭经营秩序管理,依法规范煤炭经营秩序,维护合法经营者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以下简称《煤炭法》)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煤炭经营监管办法》(25号令),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指“煤炭”,包括原煤、洗精煤、焦炭及煤炭制品。本细则所称煤炭…  相似文献   

10.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山东省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二○○七年二月二日山东省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促进我省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和合理有效开发,实现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国函〔2006〕10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煤炭…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6,(10):26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发展壮大电力工业.发挥资源优势,创新电力开发模式,建立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水电: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适当发展火电.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和滇东、滇南、滇东北三大火电基地,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   ……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6,(9):26-27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 发展壮大电力工业.发挥资源优势,创新电力开发模式,建立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水电: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适当发展火电.加快建设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大水电基地和滇东、滇南、滇东北三大火电基地,把云南建成以水电为主的全国优质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但经济发展价值主导和不同行政领域各自为战的行政体制造成了生态保护制度构建的现实困境。深生态学是20世纪重要的环境伦理学流派,这一流派坚持更为彻底的生态中心主义,运用总体主义方法论,以自我实现和生物中心主义平等性为最高准则,并在最高准则基础上构建起包括八条基本原则的深生态学平台。其理论对于我国水能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修正原本工具主义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法律制度,并指引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制度、生物保护制度的建设道路。我国在建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时,应当吸收深生态学理论的思想精华,形成从根本上发挥作用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我区煤炭资源,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我区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切实解决煤炭行业存在的小煤矿数量过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和就地转化率偏低等结构性矛盾和问题,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5.
内政发[2011]63号5月16日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对价格形成的作用,体现价格公平,实现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处理好资源所有者和开发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煤炭资源配置政策在特色产业培育、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中的引导作用,根据煤炭矿业权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  相似文献   

16.
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4月20日下午对关于修改煤炭法和建筑法个别条款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为了保持法律之间的协调衔接,对煤炭法第四十四条和建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作出修改是必要的。同时,有些常委委员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法律委员会于4月21日上午召开会议,逐条研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审议。...  相似文献   

17.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以第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意义重大。1996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建立了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海洋法律制度,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海洋法律文件。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具体实施《公约》规定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很有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对保障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维护  相似文献   

18.
资料卡片     
煤炭资源浪费触目惊心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主体能源,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粮食”。但由于我国目前煤炭回采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30%,很多小煤矿的回采率只有15%。目前我国有各类煤矿2.8万个,其中国有煤矿2000多个,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平均只有45%左右;乡镇和个体煤矿2.6万个,煤炭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35%,矿井回采率平均约15%~2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中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十分惊人。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及时遏制破坏和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刻不容缓。造成我国煤炭回采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煤炭资源的无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胡青江  罗强 《前沿》2013,(14):100-101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作为新疆的主体能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的战略地位,对新疆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的作用。笔者从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现状着手,分析了制约煤炭资源开发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再生水利用是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是再生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重要价值追求。从生态安全视角出发,再生水利用法律制度完善涉及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领域。完善再生水利用自然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应提升再生水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强化再生水风险评价制度;完善再生水利用经济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应确立再生水优先使用原则,将再生水水权纳入现行水权体系、明确再生水水权转让制度;完善再生水利用社会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应健全再生水水质标准制度,细化公众参与制度;从而实现再生水利用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生态安全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