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政府赴欧考察组。一到英国伦敦,即去海格特公墓瞻仰马克思墓,献上鲜花,无限敬仰。深入考察,发现问题,作了沉思。  相似文献   

2.
11月4日-7日,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雄率福建党史月刊编辑部人员组成的室考察组赴泉州、德化、永春、安溪、晋江考察调研三级联创情况  相似文献   

3.
韩锋 《江淮》2012,(9):18
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是组工干部求真务实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组工干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工作作风新的检验。坚持真理,敢讲真话,是组工干部讲党性的具体表现。党性总是与原则性联系在一起的。坚持真理、敢讲真话,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在对干部的推荐考察中,讲真话不仅体现个人的道德品质,更体现对党是否忠诚。应敢于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在关键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作为敢担当,要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敢作为敢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品格和素质,无论是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位,都应牢牢记住"为官避世平生耻"这句警言。然而,随着反"四风"、反腐败深入开展,党内出现了一些消极怠工的情绪,一些党员干部面对"为官不易",开始"守摊子""混日子",不作为,做起了"太平官",奉行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之道。究其原因,是明哲保身,怕干得多错得多,不干不错。然而,这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作为敢担当,要大胆工作,以敢抓敢管、尽职尽责、奋发有为为荣,以不负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耻。敢作为敢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品格和素质,无论是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位,都应牢牢记住"为官避世平生耻"这句警言。然而,随着反"四风"、反腐败深入开展,党内出现了一些消极怠工的情绪,一些党员干部面对"为官不易",开始"守摊子""混日子",不作为,做起了"太平官",奉行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为官之道。究其原因,是明哲保身,怕干得多错得多,不干不错。然而,这是错误的。这种占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探索新的历史时期干部培训的新路子,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组成考察组,于2001年6月,赴南方部分省市就党校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等进行了考察。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了经验,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发,大有收益。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07,(23):44-45
为开阔眼界,了解先进地区发展动向和趋势,汲取外地好经验好做法,宁夏区党委政策研究室组成学习考察组,于九月上中旬赴豫、鲁、苏、湘四省考察各地县域经济、现代农业、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情况。各地积极昂扬的发展氛围,拼搏向上、奋力争先的创业精神,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巨大的发展潜力给考察组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随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第38期处级班赴山东社会实践考察组到青岛市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调研时间虽短,但获益匪浅,进一步拓展了思维视野,坚定了改革信念,启发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0,(10):40-44
2010年4月17日至1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春光带领宣传文化系统有关人员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考察文化工作。通过实地观摩和座谈交流,考察组深切体会到内蒙古自治区在文物遗址保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对促进宁夏文化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0.
郭庆晨 《党课》2011,(9):125-126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任玉岭先生不忘参事的职责,常年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汇集民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建言和良策,被誉为“敢把呼声变政声”的好参事。任玉岭所以能够“敢把呼声变政声”,重要的在于知真情和讲真话。  相似文献   

11.
耿生茂 《当代贵州》2011,(29):34-35
“三敢”精神核心是“敢”。敢字当头。敢想敢干。发扬“三敢”精神,就是要知难而上,迎难而上。克难而上。敢搬“拦路虎”。敢打“攻坚战”,千方百计解决工作中的一切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2.
敢较真儿的姜书记辽宁省瓦房店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把“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被当地群众称为“敢较真儿”的好书记。炮台镇有一个习惯,凡是党委决策了的事,都要有跟踪检查,检查者就是这个镇的党委书记姜云胜。1996年秋天,镇政府向各村下...  相似文献   

13.
文之 《前线》2011,(9):33-34
近来,“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敢于创新”的“三敢”’精神成了全市上下,特别是领导干部之间热烈议论的重要话题。在这场广泛的议论中,有一种追问振聋发聩:我们为什么不敢担当、不敢碰硬、不敢创新?在现实生活中,“三不敢”的理由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上不想“三敢”,另一类是客观因素使人“三不敢”。  相似文献   

14.
正黄满喜现任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西那母庄三村(简称"西三村")党支部书记,20年前,毅然放弃自家经营多年的服装生意,当上了这个当时贫穷小村庄的村委会主任。20年来,黄满喜带领党员群众放眼长远、大胆尝试、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终于使西三村从冀东大地万千乡村中脱颖而出,先后获评"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文明生  相似文献   

15.
再看烟台比赤峰──参加内蒙古党校盟市厅局领导干部进修班赴山东省考察体会赤峰市常务副市长韩志然一、几点对比1991年夏,自治区党委组织首批盟市干部赴山东挂职学习时,赤峰市有15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到烟台市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挂职学习考察,我是其中之一,挂职学...  相似文献   

16.
何谓"三敢干部",即:敢花、敢贷、敢不还。一些领导干部抱着"有钱要花光,无钱就借贷,还钱靠下届"的施政动机,只求任上风光,不管身后负债,有些债务,几届政府都还不清。"三敢干部"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畸形的何谓-三敢干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自身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自身硬,既要勇于自我革新,还要敢碰硬。敢碰硬,显于外而生于内,从骨子里彰显对党忠诚的风骨;敢碰硬,也是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与党性修养。"敢碰硬"源于坚定的政治信仰。一名合格党员干  相似文献   

18.
林乎加率中国经济代表团,段云为顾问,先行考察日本 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4个代表团(组)到海外调研取经,其中包括4月10日至5月6日,以段云为组长、房维中为副组长的国家计委、外贸部赴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当时我任段云的秘书,参加了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对港澳的考察. 当时决定,段云和房维中、陈一平、肖秧三人先到日本,而后直接到香港.段云在离开北京之前对我说:现在"四小龙"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发展很快,我们到港澳考察,就是探究其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如何借鉴.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需要造就敢冒风险的人才姚先桥一、敢冒风险人才的概念特征什么是风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可能发生的危险。风险这个词我们常常将它用在地质勘探、江河漂流以及股票投资等领域。其实人才与风险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譬如: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要承担...  相似文献   

20.
叶再春 《前线》2010,(3):29-29
<正>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从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长江三角洲地区、粤闽两省学习考察到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市委、市政府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