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11年年终盘点,南宁市喜获丰收,一年连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三个沉甸甸的国家级大奖。这是南宁市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品牌取得的骄人成绩,是南宁市的骄傲,也是广西的骄傲。回望来路,从1994年决定开始“创城”,一路走来,南宁市“创城”的建设者们感悟良多。  相似文献   

2.
《今日广西》2008,(12):42-45
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首府南宁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自治区党委、南宁市委决定南宁城市发展重点向南,开发建设五象新区,在更长一个时期再造一个新南宁。这给五象新区建设主战场的良庆区,这个南宁市最年轻的城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王雯 《今日广西》2008,(16):32-34
今年6月7日,奥运火炬“祥云”萦绕绿城南宁。“祥云”过处,绿意浓浓,沿路扁桃树、棕榈树、榕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人们不禁为这浓郁的南国风情所迷醉。圣火沿着南宁市的“森林通道”——民族大道一路前行,飘过名树博览园,降临富有现代气息的五象广场和极具东南亚风情的中国-东盟商务区,最后到达南宁的“绿肺”——青秀山毗邻的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青山抱城,碧水依城,绿树融城。南宁,向世界讲述着一个充满绿色和谐的城市故事。  相似文献   

4.
谢冬 《当代广西》2011,(23):34-34
“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目标,广西前程似锦。”出席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南宁市代表畅谈对党代会报告的感受和体会,并围绕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加快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代表们表示,要认真贯彻党代会精神,敢做善成谋发展,争当全区科学发展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南望 《当代广西》2004,(23):7-8
2004年,是南宁市“136”工程中“三年中变化”的决战年,也是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第一年。这一年,服务博览会的36项工程如期竣工;这一年,南宁的城市建设达到最高潮,总投资122.7亿元,近200个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6.
张玉波 《当代广西》2013,(21):41-42
2007年1月20日,南宁市首支党员“爱心小分队”在西乡塘区成立,6年多来,南宁市党员志愿者活动从自发零散到系统整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首府南宁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相似文献   

7.
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十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及2013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于9月3日-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园林工人用鲜花将南宁市内的广场、公园、街头装扮一新,喜迎盛会的到来。据悉,"两会一节"期间,南宁市共摆放360万盆花卉,62个造型各异的花卉景点将分布在会展中心、广西体育中心、民歌湖、华南城等10个重点区域和壮锦大道、五象大道、民族大道等14条重要道  相似文献   

8.
肖珊 《当代广西》2004,(5):13-14
阳春三月,美丽的朱槿花再次向人们绽放她迷人的风采。伴随着南博会会徽图案的揭晓,壮乡首府南宁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一浪高过一浪。3月1日上午,随着南宁市朝阳立交桥爆破的一声巨响,在离爆破现场不远的民族大道上,南宁市举行了朝阳—江滨立交桥改造暨竹溪—民族大道立交桥、南建—五一路立交桥工程项目开工仪式。这意味着为迎接首届南博会召开的配套工程建设大战拉开了大幕。  相似文献   

9.
广西体育中心位于南宁五象新区核心区的五象大道南侧,与青秀山风景区一江之隔,总占地1143亩,总建筑面积达19.8万平方米。该中心由一个可容纳6万观众的主体育场、一个可容纳1万观众的体育馆、一个3000座的游泳跳水馆、一个3000座的网球中心、新闻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是南宁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计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现代化体育设施。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起,南宁市以“十二大工程”为重点, 深入实施“干部教育年”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推进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该市首先围绕推进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开展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为主题的干部培训。 2002年“干部教育年”活动中,南宁市特别突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营这一主题,下大力气强化对城市管理建设人才的培训,邀请建设部领导、中国工程院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9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广场举行的“警民和谐保平安”现场观摩活动中,有一支和民警一起接受来自广西全区政法部门领导检阅的队伍━━南宁市专业治安巡防队,他们的擒敌拳表演博得代表们的阵阵掌声,从这支保安队伍整齐的步伐和技能高超的汇演中,人们看到了一支年轻而朝气蓬勃的辅警队伍。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当代广西》2012,(12):64-64
2012年5月29日下午,南宁市表彰了35位第三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吴木华榜上有名。在南宁市江南区鑫利华商厦的五楼,笔者拜访了商厦的开发商吴木华,一位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谦逊与儒雅的中年男子。“事业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打拼出来的”,回顾自己创业历程时吴木华说。  相似文献   

13.
黄传英 《当代广西》2009,(19):44-45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新形势下对首府南宁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加快推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今年8月,南宁市出台了《中共南宁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要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培育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7,(23):14-14
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市委、市政府一直努力于把南宁建设成为广西的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自“城乡清洁工程”全面实施以来,南宁市以此为契机,全面、广泛、深入地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一年来,首府南宁社会更加和谐,开放南宁、和谐南宁的形象进一步树立。城市魅力更加显现,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批客商到南宁观光、旅游、投资:今年10月,南宁市荣获了2007年“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国家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对南宁市政府及南宁市全体人民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居住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所取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相似文献   

15.
杨莉 《当代广西》2006,(1):33-33
安居才能乐业。稳定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2004年,南宁市全面实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六大工程”、“四大活动”,年底,市委、市政府又明确了建设“平安南宁”的实施步骤、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从2005 年起到2007年,用3年时间建设“平安南宁”。建设“平安南宁”的总体要求是: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化。据自治区统计局开展的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几年来,市民对社会治安的状况是满意的,满意率最高的2002年达到了98.16%。  相似文献   

16.
“精彩艺术人生,从广西艺术学校开始”。走进位于南宁市园湖南路的广西艺术学校,首先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条红底金字的大横幅。正如横幅所写,许多优秀艺术人才正是从这里开始走上灿烂的“星光大道”,登上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12,(4):16-17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3年复评一次。在2011年12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隆重表彰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获得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23个城市(区)当中,南宁市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8.
余燕鸣 《当代广西》2012,(12):26-26
5月29日上午,锣鼓喧天、雄狮腾跃,南宁至武鸣城市大道通车仪式隆重举行。南宁至武鸣城市大道是自治区、南宁市的重大项目之一,于2010年9月开工,总投资162241万元。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南宁至武鸣道路通行能力,增强南宁的辐射功能,改善武鸣投资环境,促进武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南宁市凭借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环境优势,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而蕴藏的巨大投资潜力,以及蓬勃的发展速度而被称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最具活力的城市”。日前,本刊记者就南宁市“十五”期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采访了南宁市市长林国强。  相似文献   

20.
南岸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23):35-35
近年来,随着南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宁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一些新建的社区、居民小区和居民密集区大都离农贸市场较远,市民上街买菜极不方便。自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南宁市把便民、利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细微处着手,以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为切人点,在小区居民相对集中,但离农贸市场较远的街道铺面建立了宽敞、干净、方便的便民菜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