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行政决策参与不仅仅是一种民主理论,更是行政决策的本质要求。我国行政决策长期以来都是由政府主导、过程封闭的决策模式,从封闭决策到开放决策是社会现实的利益要求,行政决策的参与实质上是利益参与,既包括基于公共利益的决策参与,也包括基于私人利益的决策参与,还包括基于无涉利益的决策参与。行政决策参与不仅意味着精英决策时代的终结,而且还是决策理性和正当性的实现。行政决策参与依赖于法治基础,通过公开、开放的程序获取相关利益诉求,并听取相关专家的专业意见,以协商互动的方式形成决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行业竞争风险的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根据决策有用理论,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而“财务报告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在经济决策中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变动的信息”。应当认为,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财务报表的目标与会计的基本目的是一致的。这样,会计信息的质量通常也就是指财务报告的质量。鉴于此,本文拟从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改进的对策,以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周红梅 《青年论坛》2007,(4):124-126
会计信息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及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势必会引起社会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投资决策失误,使交易费用越来越高昂,最终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申永丰 《求索》2011,(6):67-69
公共决策的本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这种权威性配置是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来实现的。公共决策中利益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合法利益与不合法利益等几对基本范畴。利益诉求是公共决策全面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利益取向是公共决策均衡配置公共利益的基本依据,利益冲突是公共决策不断完善社会利益格局的内在动力,利益整合是公共决策有效增进公共利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姚秋英 《理论月刊》2010,(7):124-126
我国公司法用一般条款规定了公司社会责任以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但这种规定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要求公司经营者在决策时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可能导致经营者对谁都不负责。对于利益相关者利益保护的有效途径是相关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与完善的市场竞争、政府监管。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决策利益协调机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有能力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公共决策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配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优化公共决策的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理顺公民参与机制、健全利益监督约束机制等途径,形成和谐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信息在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营管理上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的变革中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进行分析,找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这一问题。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供会计信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对经济决策有用,而要让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质量。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用于体现特定会计主体价值状态及其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服务相关利害主体进行规划决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概述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与普通产品不同,会计信息的质量很难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量化的衡量。迄今为止,人们用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依然是: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可靠,是否相关,是否有用,是否合规,等等。  相似文献   

9.
试论政策执行中的政府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红 《桂海论丛》2004,20(3):47-49
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政府,客观上存在着与公共利益不同的自身利益。政府利益的存在及其冲突是导致政策执行偏差的重要原因。对政府利益进行合理的整合与规范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月平 《前沿》2009,(6):113-116
弱势群体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完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存在利益表达意识缺乏、利益表达渠道不健全、利益表达方式不合理等诸多缺陷,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得到很好的表达。对此,应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拓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注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知识精英的利益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益统合到利益分离——中国社会团体意见表达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团体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具有意见表达、进行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可以在辅助政府决策、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促进社会分化重组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社会团体的社会意见表达功能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缺失,目前在总体上仍然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利益统合关系,并由这一关系造成的社会团体仅限于服务政府这一功能定位片面化。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化要求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由利益统合向利益分离关系发展,社会团体由服务政府向服务社会转化。通过改革社会团体管理制度,提高组织专业化水平等途径,最终为在利益分离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团体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高校工作中如何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这两对矛盾。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教育评价这一高校内部治理环节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教师参与教育评价合理性的逻辑起点在于教育评价与教育治理两者的辩证统一。结合当前教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教师参与的缺位、错位和越位等突出的现实生态问题,教师参与教育评价具有充足的合理性与必要性。高校基层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趋势、深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等因素,共同构成了教师参与教育评价的内在动因,需要从体系构建、参与过程、评价结果使用、参与能力等方面为教师参与教育评价提供积极保障,从而助力和赋能教育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现代财务会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决策有用”,而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其决策有用性正日益受到人们质疑;同时,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企业规避风险的内在动力和投资者追求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外部力量催生了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广泛运用,资产减值准备应用得当,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能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风险预警。资产减值准备无论对企业自身发展还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理论依据出发,来探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以及风险预警等有关问题,以期…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表现在经济交易失真、会计核算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其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会计准则、政策存在局限性;外部监管不力,执法力度不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明晰企业产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界定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的根源、诱因、诉求及伦理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柱 《岭南学刊》2014,(1):105-109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利益主体以违法方式向政府部门表选利益诉求以及不满情绪,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我国群体性事件所以频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相关政府部门侧身利益之中、忽视某方利益并至其严重受损是直接诱因。群体性事件虽然影响严重,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解决之。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利益主体以违法方式向政府部门表达利益诉求以及不满情绪,并产生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我国群体性事件所以频发,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而相关政府部门侧身利益之中、忽视某方利益并至其严重受损是直接诱因。群体性事件虽然影响严重,构成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但在本质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解决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在征收范围、征收依据及税额确定等方面还不是非常完善,很多规定与增值税不很相符。现行的增值税会计从实质上属于财税合一的模式,该模式以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和扣税权利作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依据,会计核算过分依照税法的规定,而放弃了自身的要求与原则,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一旦失真,会造成国家和投资人的决策失误,从而干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一)会计核算资料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失真的问题主要出在原始凭证上。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失真除受到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存在仿造帐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会计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以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现象。(二)成本失真。主要是指采用不正当手段,增加或降低应计列之费用,人为地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  相似文献   

20.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凡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小至家庭,大至民族、国家,都必然存在着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二者概念内涵的界定莫衷一是,客观上使得学界对公私利益关系的研究也呈现出各说各话的尴尬。从哲学视野来厘清公私利益的各自内涵,应能对公私利益关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