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 《时事报告》2014,(5):29-29
习近平主席在3月底访问德国时提到:“我相信,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相似文献   

2.
非国有企业中的产业工人超过全国产业工人的半数,这应当是我们观察和思考非国有企业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应及时提出"非国有企业中的产业工人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一大主体和生力军"这个判断,以改变全社会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蓝波 《桂海论丛》2013,(2):121-124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践循环经济的国家,也是全球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成效主要表现在:构建起较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基本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考察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主要有:强化法律约束,制订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规范;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注重监督和服务并举,以规划为先导,重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技术体系建设等。作为中国"欠发达、后发展"的西部地区,应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抓手,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4.
应雄 《今日浙江》2016,(13):44-45
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德国制造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屹立不倒、愈加强大,保持了60多年的经济奇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浙江经济要强大,浙江制造务必首先强大;浙江制造要领先,创新驱动必须领先;实现“浙江经济升级版”,必须打造“浙江制造升级版”。  相似文献   

5.
张国艳 《人民论坛》2014,(10):254-256
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转变,也是我国快速发展、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解决民生问题,除了要对国内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理论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外,还需要借鉴国外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好的做法,文章从德国财政投入解决民生问题的视角出发,论述了其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德国的城市环境管理与维护 (一)冬季扫雪铲冰 德国地处欧洲北部,纬度高,冬季常年平均气温在-8℃至-1℃之间,所以雪天是德国常见的天气.在德国扫雪铲冰有两个处理主体:一是国有控股的垃圾处理公司,负责城市道路、商业区等公共区域内的积雪清扫,另一个就是商户和居民,负责大门前5米或门前便道上的积雪清扫.  相似文献   

7.
不少外国人奇怪,德国人制造出的机械为什么会那么结实耐用?德国加入欧共体后,人们从一次产品试验中发现了这个秘密。  相似文献   

8.
<正>从今年春天开始,关于中国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报道愈演愈烈,成了国际媒体的舆论焦点,并演化成一场所谓的"中国制造"危机。对"中国制造"危机的透视分析,不能排除美国于大选年所表现出的一贯的"政治风暴",不能排除欧美近年来一贯的市场保护主义的抬头,甚至不能排除西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6省市、12家汽车乘用车整车厂的新生代产业工人为调查对象,调研分析了他们的工作状况.调查显示,新生代产业工人在年龄、文化程度、政治素质、维权意识方面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同时,新生代产业工人的工作收入不高,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作前景渺茫,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低.对于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状况中体现的问题,应该从提高产业工人收入,完善工作场所的管理,吸纳一线工人参与管理三方面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睡眠是一种时空现象,能折射个体所在的整体性时空。为深入了解青年产业工人的睡眠状况,本文通过对重庆产业园区的田野观察和20位产业工人的深度访谈,根据青年产业工人不同睡眠节律,将他们划分为规律作息的安定者、拖延入睡的娱乐者、难以入眠的焦虑者、主动少睡的孤勇者,分别对应了接受与融入、挑战与反抗、隐忍与压抑、奋发与作为几种园区适应策略。这些适应策略是青年产业工人在陌生城市试图构建个体主体感、职业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的体现。青年产业工人形成了以工作为中心的生活节奏,睡眠成为日复一日流水线工作中的个体化时刻,在空间分割和时间压缩的时代时空、人际孤立和陌生无助的社会时空、劣势积累的个人时空的交互作用下,青年产业工人突围机会日益缩小,需要通过时空重塑来获得希望与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丁纯 《人民论坛》2013,(1):10-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分别经历了两轮严峻的经济和社会转型,前一轮是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到低速徘徊的阶段性转折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衰变、第二次科技革命、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嬗变等内外部冲击所进行的巨大转型和适应过程,后一轮则是经济全球化、老龄化压力和两德统一重负下的主动出击和断腕求生。德国的两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0年珠江三角洲产业工人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同时采用2006、2008年调查数据作纵向比较,得出一些结论,显示出珠江三角洲产业工人的新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飞跃推动了德国在公共风险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风险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德国在公共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法律、战略和技术三个层面。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方式、过程优化及技术创新是这当中的关键要素。本文将对这些新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并结合我国公共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可借鉴的依据。未来我国公共风险管理应当沿着法制化、系统化、科技化、精细化及职能化的道路不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需要塑造而且必须塑造一支可以和世界上最先进的产业工人相媲美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当前,我国劳动力(尤其是青年人)就业存在"离制造业"现象,产业工人成了全社会各阶层就业取向中的边缘地带甚至是最边缘的地带。这主要是因为产业工人的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太低。当前亟需彻底扭转全社会的就业偏好和就业去向,尽力把不愿意当产业工人的大学生激励成争先恐后去当产业工人的大学生。为此,要塑造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身份和品牌,使其成为社会消费甚至社会行为的引领者与示范者;要激励产业工人成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微观主体;要全面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培养"干中学"式高级数据分析师和产业分析师;要构建智能化新时代新型劳动关系,建立互联网灵活就业与共享员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打造全球分布式新型劳动力,打造包容性新型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引起世人瞩目,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它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承担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设置应用型专业,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元制"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对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心馨 《今日浙江》2014,(19):52-53
正《今日浙江》今年第16期刊发了浙江省省长李强的署名文章:《加快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文中提出,要推动制造模式创新。李强举例说,德国工业4.0其实质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依托信息技术发展服务型、网络型制造。借鉴德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变和升级的既定方略。笔者采访了德国工业界,独家对话《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实施建议》的两位起草者——德国信息技  相似文献   

17.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凤典  朱鸣 《理论月刊》2004,(7):98-100
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同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为我们改造、建设老工业基地服务。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导读:工会法是明确工会法律地位和工作职责的重要法律,是工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切实加强了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发挥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德国“慕尼黑锅炉事件”,引出了民主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行政机关只能依照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行事,执法机关既受制于具体法规又受制于基本法。“慕尼黑锅炉事件”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这些制约的重要性。同时,对警察权的制约,还可以通过独立的行政法院、刑法和民法制约;通过社会制约。  相似文献   

20.
金涛 《人民论坛》2011,(12):110-111
20世纪60年代,德国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推动了就业保障模式由消极型向积极型的转变。其中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包括:必须认识到现代社会失业问题的复杂性;有关就业保障的法律要具有前瞻性;法律自身要尽可能成熟、严密,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把解决失业问题的希望仅仅寄托在一部法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